src="/data/radio/album/12/18/1218_120_120.jpg?rand=7513">
德國作家穆紫荊用滬語浸潤一段茶歇
總節目 4 總播放 1324 總點讚 0 總評論 0

滬語小故事《燭光一支》

2024-06-17 07:28:19 播放 83 評論 0
0:00

燭光一支

常聽見有人感歎說一到上海,就給人有錢不夠用的感覺。也有人說如此便能刺激自己去不斷努力地掙錢了。說這些話的人,基本上都是初上獨立生活軌道的年輕人。聽來不由令我感歎。因為我也曾讀到,有國內出來的小留學生,三年裏麵花天酒地揮霍了其父母為他準備留學八年的錢。想當年我們每人隻準兌換三十美金帶了上路,可謂是兩手空空地開始在花花世界裏生活。為何倒也能夠生活得心滿意足呢?

  上海的物資生活已經變得極其豐富。我到過的地方也不算很多,可是像上海那樣,國際上的飲食口味、建築風格以及衣著品牌都融會一堂,還是可以說是鳳毛麟角。物質如此豐富,給人們的引誘當然便也多了。引誘一多錢不夠的苦惱便也跟著增長。如我以前住的城市,前後左右的商店每周都有很多很吸引人的減價廣告,我每周都去買一些減價商品。自以為是在省錢,實際卻是在花錢。搬到鄉下以後,商店稀少,廣告便也減少。沒有那麽多眼花繚亂的引誘後,生活便立刻變得簡單而有序了。買食品是因為吃完了。買鞋子是因為穿破了。若非如此,便無須消費。由此來看,錢不夠隻是借口,想占便宜才是真因。

在我當年的學生宿舍裏,曾有一個南韓生。據說他晚上回到宿舍從不點燈,而是隻點一支蠟燭。無論是喝水洗臉還是和朋友在地毯上對坐而談,他都說小小的一支燭光夠也。

那時候我們從大陸來的學生,人人都要打工。而他家境富裕,寒假到瑞士或法國旅遊,暑假便回漢城,然而,他卻說不必點燈,燭光一支夠也。在早年的我眼裏,幾乎是個怪人。因為學生宿舍的電費都已包括在租金裏麵,他若節省,也是在為負責宿舍的基金會節省。而今回想,卻覺得有錢而能懂得節製用錢的,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便屬他這樣的才算出類拔萃。

錢是一個無底洞,賺沒盡頭,花也沒盡頭。沒錢的人想錢,有錢的人卻覺得錢不夠。以我的淺見,唯有知足者常樂。如同對付黑暗,也是燭光一支夠也。一個人,如果不挨餓,不受凍,出有作,進有息,所謂站起來頭上有蓋瓦,躺下去身下有眠床,日有所獲,夜無驚魂。如此人生便應堪稱滿足。

(選自穆紫荊散文集《又回伊甸》/ 德國華友出版社2012 / 此書可通過出版社購買或作者本人代購)

免責聲明:本節目內容為媒體或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文學城電台(海外電台)的觀點、立場以及投資建議。
評論
評論不支持HTML代碼
注意: 請不要在評論中留下不友好信息或者類似侮辱性的言辭。
快來發第一條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