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c="/data/radio/album/12/18/1218_120_120.jpg?rand=7513">
德國作家穆紫荊用滬語浸潤一段茶歇
總節目 4 總播放 1263 總點讚 0 總評論 0

滬語小故事《好得不能再好》

2024-06-17 06:39:58 播放 479 評論 0
0:00

剛搬到小村時,所遇到的第一個人,是個老盲人。老盲人住在路口,當我第一次走過時,就被站在院子裏的他喚住了。隻見他戴了一付墨鏡,走向我時,是一路用手摸著院牆的。他告訴我,自己的眼睛雖然看不見,卻聽得出從這裏走過的每一個人。他問我:“住哪裏?從哪裏來?”甚至還問:“身高多少?”我說:“您要不要摸一下我的臉,這樣就可以知道我的模樣了。”他笑笑,卻沒有伸手。

以後,每每走過路口,常會看見他在院子裏忙,並大聲而快樂地向走過的人問好。而從他身邊所走過的人,有的家裏被撬,有的要接待客人,有的小孩正麵臨留級,又有的公司已倒閉失業在家。可謂人人都懷揣一本難念的經。仿佛隔夜的牢騷還沒有完全煙消雲散,今日出門卻已明擺著境況不會有大的改變。

因此,人見了人都少有聊天的興致。隻有這個老盲人,遇見誰和誰打招呼,其興致之高,神態之喜,很是令人羨慕。我走過老盲人的路口,通常是為了走向田野去享受那遼闊而寧靜的景致。那裏或霞光滿坡,或霧色籠罩,總有千般的姿態和理由來讓人感到心曠神怡。然而,老盲人卻是看不見這一切的,他似乎也不需要看見這一切,他在窗前曬被子也好,在院子裏擺木塊也好,他的問候聲傳到人的耳朵裏時永遠是快快樂樂地。

  一日,我停下腳步反問這老盲人:“您好嗎?”老盲人的臉上綻放了光芒說:“好得不能再好!”如此的確定和一番雄心,令我震動。不久我有幸又觀看了一場由四個台灣藝人所組成的海外僑胞慰問演出。出場的四個都是盲人,他們拉著報幕小姐的手一個牽著一個地上台,向大家介紹說:“我們雖然都是目中無人,然而我們的心中卻有快樂,今晚,將通過我們的歌聲把這快樂傳遞給大家。”當時我正為這四藝人身到歐洲卻看不見歐洲而惋惜,聽了這樣的話頓時汗顏無比。

  一雙眼睛,如果隻是看人看事,看到心中便無非都是塵埃。塵埃蒙心,生活裏的光便自暗了。生活不會無缺陷,人心不會自滿足。唯有多去看我們所已經擁有的,多數算我們所應當感恩的,我們的心中才會充滿陽光,這光會讓我們看到自己的手中原已所獲不菲,並且我們是已經好得不能再好。

(選自穆紫荊散文集《又回伊甸》/ 德國華友出版社2012 / 此書可通過出版社購買或作者本人代購

免責聲明:本節目內容為媒體或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文學城電台(海外電台)的觀點、立場以及投資建議。
評論
評論不支持HTML代碼
注意: 請不要在評論中留下不友好信息或者類似侮辱性的言辭。
快來發第一條評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