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體驗能讓人解脫,概念不能讓人解脫的|《華藏世界》20230509
你的這個修行啊,你的這個修行,它是有一個轉換的過程。你在那一宗裏麵修行的時間太長了,灌輸了太多的這種概念和這種模式,就他們的那個智慧是以語言表達的,你知道嗎?
雪山教法的他們的那個智慧,是以語言表達的,而你又沒有見性,你就隻能用語言的概念邏輯來接受他們語言概念邏輯背後的證量。久而久之的話,你就會認為那個語言邏輯的那種概念和那種思維模式它就是證量了。那麽我今天講的是直接的證量,我是沒有那些語言模式的,所以這時候就需要你有一個轉化過程。
這個轉化過程第一步就是以你過去的知見,思維模式的認知所攜帶的證量來衡量我的證量,這第一步。當你衡量完了之後,知道這兩個證量是一樣的,一模一樣的,甚至於我的證量更廣大、更細膩的時候,這時候就是需要證量來說話,你要用你內在的心和證量相結合的那種感受、體驗,去忘記你曾經所學的那些東西,為什麽呢?就好像是你在冷的時候,你穿了個背心馬甲走在這個東北的零下40多度的這個寒冰天裏麵,你不穿件衣服你會被凍死的。
所以你穿了一件雪山宗派的一個棉襖,那件棉襖已經很破舊了,幾百年沒洗過了,汙垢得都油亮發垢了,都變成那個結板了,棉花都結成塊了,但是你沒辦法,你隻能穿它呀,穿它的目的不是它本身,穿它的目的是要體驗溫度,你知道嗎,是要抵禦外界的寒風,是要體驗穿到棉服之後的溫度。
好了,現在你遇到我了之後呢,我本身就是溫度,我本身是光明帶來的那種溫度,你先要體驗到我身上帶的這個溫度和你穿上棉服之後的這個溫度是不是一樣的,是不是都能帶來溫度。如果都能帶來溫度,你再去體驗這兩者溫度之間性質差別在哪裏。體驗完了之後的話,你就可以試著,把你的棉服脫下來,直接進到光明裏麵來。
因為我講的直接是讓人,就像是你這種有過宗教修行的人,可以直接信受的,就是我們講的自性的這種流淌嘛。自性流淌的話,祂可以通過任何語言說的,英語、法語、德語、中文,隻要我會,都可以說,可以通過任何概念來說。我可以通過修行的概念來說,我也可以通過生活的概念來說,我可以通過吃飯的概念來說,我也可以給你通過騎自行車的概念來說。因為法,祂是無相的,因為人的自性是無相的,知道吧,法是自性的表達,自性通過法義來呈現“祂”的圓滿。
所以你下一步啊,要做的事情就是試著開始海量學習我的教法了之後,再去試著用我的教法去對照你過去的那些東西,一層層地對照,一遍一遍地對照,直至確認我的教法,就是你所學的佛法之後,把過去的佛法就放下了。放下,我的教法當中沒有概念,我的教法當中是體驗,隻有體驗能讓人解脫,概念不能讓人解脫的。這個就是你的……當然你第一步還沒走完呢,這個就是你以後的修行道路。
你走到第三步,開始進入到光明,放下那個棉襖了之後,你就真正開始修行了。但是現在你需要有一個用棉襖和光明對比,然後用光明再去對比棉襖,第三步放下棉襖進入光明的過程。你現在還在第一步,好吧?但是我相信你能走進來,因為畢竟過去生,我們有過這樣的因緣。
這個老師講得東西都是真修實證,這個是一目了然的。
有老師指導真好,感恩分享!
是的,和您有同感,有老師指導真好!
仔細想來,確實是這樣的啊,喜歡!
Z這體驗太舒服了
感覺好有道理啊,說不出的喜歡
“我的教法當中是體驗,隻有體驗能讓人解脫,概念不能讓人解脫的。” 這就是有真實證量的成就者與隻會依文解字的學者的不同啊
是的,證量和知識,是性質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