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人是可以在人世間做事情的,把這條道路走下去,走圓滿|《智慧》01 20230121
我過去的修行呢,是受到我自己這個覺悟的製約的。所以我過去的修行的話是要脫離人間的修行,就關閉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一心隻在學法和這個內檢當中去不斷地淨化自己。
但是後來呢,現在我發現,就通過這兩年的時間啊,通過這兩三年的時間,我發現你的這個進步還是很大的。也就是說過去我認為修行者應該避開世間去修行,就是提純人的覺性啊,不再被身心意識的這種雜塵所帶動。現在呢,因為我自己修行突破到靈性這個地方來了,那麽我發現在靈性這個境界當中是可以做事的,在靈性的愛與寬恕的這個基礎之上,修行人是可以在人世間做事情的。
而且你做事情的行為動機本身就是在增強著靈性生命的愛與光明,所以你這條路是可以用的,不斷地在這種為眾生付出的過程當中錘煉自己的無私,淨化自己的心靈,拓展自己的心量,將善行善舉啊,將利益眾生的這種心態啊發揮到極致,極致的背後就是無私,無私就符合了靈性生命的愛,愛就是永恒的東西,那麽你就可以通過這個無私的心願,無私的體驗達到了那種愛的純潔,就你可以證入到靈性宇宙當中那種不朽的光明當中去。
靈性實際上就是幾個特點:第一個純潔。他為什麽純潔?因為他無私,他沒有自我的私心,所以他所做所想所存在所感受的一切都是光明的、溫暖的、利他的。
第二個就是愛。他為什麽會愛呢?因為靈性當中沒有個體生命,他看眾生都是他自己,靈性的愛是不分對象的,靈性就是愛,他不會因為你對他不好,他不愛你,他也不會因為你對他好,他對你的愛增長一分,靈性就是光明,就是愛。
所以說是你對別人付出的一切能達到靈性的高度,無論對方對你怎麽樣,你都是愛的動機和愛的內涵,你就是屬於不朽的生命,你就是神聖偉大的那個三界內終極的真理。
第三個的話,就說靈性的體驗,他是永恒,他不被時間所觸及的,那麽展現在人類這個地方,你如何去做呢?就說是在行使善心的過程當中,記著將祝福啊,將神的祝福帶給人們,因為神的祝福可以穿透時空,人世間三界六道之內唯一不變的就是佛陀的智慧和聖主的祝福這兩樣東西。
釋迦牟尼佛涅槃2600多年了,人們早都不認識祂是誰了,但是祂留下來的經典智慧——佛經,卻依舊世世代代相傳,為什麽呢?時空是不可以磨滅智慧,它磨滅不了。
同樣的,耶穌為什麽祂的愛、祂的意誌依舊貫穿到今天呢?因為聖主的祝福也可以穿透時間,因為靈性,靈性就是聖主在存在當中的生命,靈性當中的愛與光明,就是聖主在三界六道當中唯一的意誌。
聖主唯一的生命就是愛,聖主唯一的意誌就是寬恕,將寬恕與愛帶給眾生,這個就是一條熄滅煩惱障的最有效的道路。煩惱障熄滅了,你自然就證到了如來的智慧了。
如來跟聖主是一個,不是兩個啊,祂不是兩種情況,不是的,最終隻有一個,那個究竟的神聖。祂體現出來了,在眾生的心靈當中就是愛與寬恕,祂體現在眾生的意識分別當中,就是智慧,就是法界的智慧。這條道路是可行的,把這條道路走下去,走圓滿。
好了,另外的人。
感恩老師,我知道在生活中怎麽修行了,特別受益!
好震撼啊,在人世間將無私的心態發揮到極致,踐行愛與寬恕,並將愛與寬恕帶給別人,就能去天堂啊! 還要深入的學習了解。多謝
這位老師真是位大能,講的有佛法中正知見的理論,又有西方靈性和愛的內涵,兩種文化完美被他結合,毫不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