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腸癌晚期患者康複之路

大家好,我是丹丹,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個關於直腸癌晚期患者的康複之路。如果你身邊的親戚或朋友身患癌症,你親眼看著他(她)被病痛折磨,身體一天天消瘦,直到花光所有積蓄,也無能挽回他(她)的生命。今天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一個直腸癌患者的康複神跡。
44歲的張麗(化名)被醫院確診後,走上了抗癌之路。通常癌症手術後需要化療6次,但是因為她已經是癌症晚期並轉移了,她需要化療12次,可是第一次化療她就瘦了30多斤,極度痛苦。這樣糟糕的情況,她到底是怎麽好起來的呢?
張麗原本擁有一個完整幸福的家庭,有疼愛她的丈夫,還有即將參加高考的兒子。2022年年底,她突感身體不適,拉稀好幾個月。因為沒有其他不舒服,而且正值孩子高考集訓,也就沒有太在意,直到有一天她發現便血了,才去醫院做檢查。2023年1月31日,在濰坊市人民醫院,被確診為直腸惡性腫瘤,中分化腺癌,腫瘤麵積很大,手術時發現3/4的腸道已經堵塞了,腸周淋巴結內見癌轉移(4/22)。淋巴結內見癌轉移是什麽概念呢?三甲醫院熊英副主任醫師說:“是指浸潤的腫瘤細胞穿過淋巴管壁,隨淋巴液轉移到其他部位,並以此為中心生長出同樣的腫瘤。淋巴結轉移數4/22,一般是比較嚴重的。如果患者不進行幹預治療,當腫瘤細胞發生遠端轉移,累積多個器官和係統時,患者的生存質量會嚴重下降,生存時間也會縮短。”
她說:“當時那種無助、恐懼、求生的欲望,至今曆曆在目,記憶猶新。” 她老公瞞著她和母親說,這段時間自己什麽都不幹了,在家裏好好伺候她,讓她每天都開開心心的,言外之意是她命不久了。醫院告訴她,治療的唯一手段就是手術切除後再化療。醫生說必須化療,身體受不了了也得化療。正常癌症病人一般都是化療6次就可以了,但是因為她的癌細胞已經轉移了,轉移程度比較嚴重,所以需要化療12次才行。第一次化療時,醫院血常規檢查,她的白細胞在二點幾,指數不達標。於是隻有在胳膊上打升白針,促使骨髓快速釋放白細胞。她說:“當時的感覺用’生不如死來’形容,真的是一點兒也不過分啊。” 很快,化療的副作用在她身上一一發作。發燒、惡心、嘔吐,什麽也吃不下,還嚴重便秘,難受的滋味可想而知。她強忍著打完針,回家的路上,她就和老公說:“趕緊通知父母,兄弟過來看看我吧,不能再打第二次了,這一次就要命了。” 在醫院時,她身體就急劇惡化,瘦成了皮包骨頭,回家後的幾天什麽也吃不下,她說看到吃的就吐。家人目睹她痛苦的情形,不忍心看著她繼續受罪,於是一家人坐下來,共同討論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父親說,如果有副作用小點的沒有這麽難受,就繼續打針,不然就放棄。弟弟呢,是執意的堅持遵從醫院的治療方案,繼續化療。母親呢,是有信仰的人,隻有母親不希望她繼續化療受罪。老公呢,叫來婆婆給她做思想工作。婆婆說:“我還指望你給我們養老呢,孩子還這麽小”,希望她不管多大的苦也要堅持下來。她母親說,前幾年家裏有一個親戚,也是癌症晚期,家裏很富裕。當時直接去了美國,結果治療花了200萬也沒有治好,屍體運回來還花了20萬。她說:“醫學再發達,對於癌症晚期也沒有絲毫作用,隻有真理能救命。” 她告訴家人她的病情,老師說過:“不要怨天尤人,你今天患的任何疾病,都是你曾經心識的選擇,兌現在今天的業果。你麵對的身體死亡與癌症,是麵對的曾經的你自己。與疾病和平共處,以溫暖安寧的愛去擁抱自己的疾病,曾經做錯的心識選擇,在你今天的愛與寬恕中,得到了重新修複靈魂的機會,靈魂康複了,機體就會痊愈。” 婆婆看到她油鹽不進,就說:“既然那樣,你就依靠真理這棵大樹吧。”
為了治療便秘,在中醫院入住一周。可是醫生跟老公商量,打算偷偷給她打化療針。她記得老師說的,“化療隻會讓身體素質更差,其實全身心投入真理才是最好的治療。” 於是,第二天她就不顧老公和醫生的反對,就出院回家了。回家後,她一心撲在老師的音頻文章上,去寬恕和愛自己。中藥也沒吃,營養補品幾乎沒有。她說:“就是放棄了一切的治療,身體卻一天比一天好,真的好神奇。” 2024年10月,她體重也恢複如初,能正常的生活、工作,她再次去醫院檢查,指標基本都恢複正常了,癌症好了,康複了,她說:“說不出的激動,重度晚期的癌症徹底康複了,真是神跡呀。”
她說:老師說的這段話對我幫助很大,就是“那些身患癌症的人,癌症是你前世心識的選擇,不要恐懼、也不要抵抗,與過去自己的生命信息和平相處。對癌症說,我愛你,寬恕你、擁抱你。學會在內心與病痛共處,你隻是愛,癌症是苦,唯有愛可以融化苦痛。” 她的家人們都覺得是奇跡,一個癌症晚期的人,化療一次身體急劇惡化,瘦了30多斤,放棄化療,沒吃中藥的情況下,身體卻越來越好了。她說:“看到我的親身變化,家人們都挺開心,開始逐漸去了解這個奇跡背後的秘密。”
後麵那位老師講得太好了!告訴我們生病的根本原因,告訴我們麵對疾病應該用什麽樣的心態
太神奇了,那是一種什麽力量呢?
頂起
太神了吧
太驚喜了!
????
真是不可思議,讚
真是神奇啊,太了不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