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節目 更多

最新更新

  • 雷頤,中國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員,著名史學。祖籍湖南長沙,出生於湖北武漢;1985 畢業,?獲曆史學碩士學位。1985年,到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至今,現研究員。
  • 【題目】晉軍的形成與早期發展 【主講人】蘇聖雄 台灣中研院近史所助研究員 【時間】2023年10月5日星期四10:00-10:30
  • 《世界曆史》是一部跨越國度、跨越時空、跨越民族,以人類社會發展史為題材的有聲紀錄片。它以豐富的視聽手段再現自遠古人類起源到萬隆會議的浩瀚曆史圖景,全麵地講述了人類社會發展過程,揭示了人類曆史發展趨勢及規律。
  • 《墓碑——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中國大饑荒紀實》,曆史著作,新華社退休高級記者楊繼繩著,內容主要涉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三年大饑荒,2008年12月由香港天地圖書出版,此後多次再版,持續熱銷。自由亞洲電台稱為“最暢銷的中國禁書”。 2012年英、法、德、日文譯本發行。楊繼繩因《墓碑》而獲得多項榮譽和稱讚。
  • 複旦樊樹誌教授《威權震主––張居正與萬曆皇帝》。樊樹誌教授詳細解讀萬曆首輔張居正與萬曆皇帝之間的微妙關係,破解張居正死後何以招致萬曆皇帝清算的曆史謎團。樊樹誌教授尤擅長在細節中呈現曆史人物的性格,抽絲剝繭,環環相扣,讀起來扣人心弦。作為政治人物的張居正,既是一個改革家,也是一個政客。以往人們出於對他的崇敬,諱言其政客的一麵,其實是大可不必的。否則就不可能複原一個真實的張居正。改革家和政客,是他的兩麵,忽視了其中任何一麵,對他的認識都是片麵的。曆史為我們提供了一麵鏡子,曆史人物的興衰起伏為我們理解現實提供很好的參照。樊樹誌教授讀史閱世,見解深刻,讓我們在對曆史人物的熟悉和同情之中獲得智性的陶冶。
  • 《古拉格群島》(Архипелаг Гулаг),全稱是《古拉格群島,1918—1956,文藝性調查初探》,是由蘇聯作家亞曆山大·索爾仁尼琴創作的長篇紀實文學。該書創作於1962年至1973年間,於1973年首次出版。全書分監獄工業、永恒的運動、勞動消滅營、靈魂與鐵絲網、苦役刑、流放、斯大林死後7部,既以“群島居民”的經曆為線索,又穿插了蘇聯勞改製度發展史中的大量資料,結構宏大,卷帙浩繁。《古拉格群島》中描述的自1917年起近四十年期間囚犯的各種人和事,實際上反映的是蘇聯“古拉格”成立之前和之後近四十年期間蘇聯境內勞改營、監獄和邊遠地區開發建設事情,以及對同“古拉格”息息相關的數百個人物命運的描寫。《古拉格群島》名稱的實際所指是——“作者把‘勞動改造營管理總局’管轄下的全蘇的勞改營比作由一個個孤立的、與世隔絕的‘勞改營孤島’所組成的‘群島’”,並通過七個部分,約一百四十萬字對“群島”的各種人和事進行了生動細致的描寫。
  • 伏爾泰(1694—1778),十八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泰鬥,被譽為“法蘭西思想之王”。《路易十四時代》是伏爾泰的三大曆史名著之一,記錄了路易十四時代法國的社會麵貌,在傳統曆史敘述的政治、軍事角度之外,對財政、貿易、宗教、哲學、文藝、科學皆有涉及,側重點在於這一時代中人類的精神文化所取得的成就而非路易十四本人。伏爾泰第一次把人類精神的進步擺到應有的地位上,可以說,本書是闡述人類文明的最初嚐試,開世界文化史的先河。這本書在法國文學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法國曆史學家米什萊和朗鬆認為:“每一章都是一篇明晰暢達和智慧滿溢的傑作。”
  • “理論的和善與行為的強暴形成對比,這是法國革命最奇怪的特征之一。” 出身貴族,法國曆史學家,社會學家托克維爾的最後著作,為我們揭示了最深刻的大革命真相。正如作者在前言裏所說,他的這本書不是為了講述這一段曆史,而是誌在思考,研究,透視這場大革命。
  • (本講座是秦暉教授2011在香港的講演)秦暉:抹去曆史或者篡改曆史的事情在很多國家都存在。在過去,可能是真的試圖塑造人們的記憶,但現在已經不太有這個可能。其實它也不想塑造什麽記憶,就是想讓大家把這些都忘記。他們其實也並不真正的指望大家能夠記住某些謊言,但是的確希望大家都能忘掉一些事實。
  • 複旦大學教授侯楊方:清朝疆域的變遷 海棠葉的形成。複旦的“網紅教授”告訴你一個真實的清朝。清朝是一個“網紅”朝代。 是眾多清宮劇捧紅了清朝。即使是少受曆史教育的孺子村夫,也津津樂道於清朝的種種正記野史: 康熙長壽的開掛人生,雍正奪嫡的曲折離奇,乾隆三任皇後的情感走向…… 但清朝也是個被誤解最多的朝代,這或多或少也是源於“清宮劇”的泛濫。 正如複旦的“網紅”教授侯楊方所批判的: 這是不能正麵事實,正麵原因,正麵自省的盧瑟、巨嬰心態。他們會將真實的、動人的曆史故事,扭曲簡化為黑白對立、忠奸分明的評書、戲劇、童話。
  • 作為後人的我們已經知道,雖然中國人成功地結束了帝製,但是“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中國社會卻並沒有因為這場鼎革得到人們想得到的東西,反而墮入了一種惡性循環的怪圈,乃至一百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不能不失望地感到,曆史在轉了一圈後似乎又回到了一種起點,我們中國人依然在夢想著自由,渴望著自由…… 那麽,到底是哪裏出了問題呢?已經具備了曆史視野的我們,是不是應該再仔細地回望一下那段烽煙彌漫的曆史,反思一下大清到底因何滅亡?而那場推翻清朝統治的辛亥革命又是如何取得意外之成功呢? 好的,帶著這些疑問,就正式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吧。
  • 《大唐興衰》主講人為唐史學家張國剛教授為。課程主要內容涉及隋唐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以現代思維總結古代國家治理模式、民生休戚的經驗教訓。通過老師導讀,同學們可深入經典文本內部,縱覽王朝興衰,汲取人生智慧。
  • ★為什麽中國走向大一統,歐洲發展出列國並立的局麵?★16世紀以來,麵對西方,中國為何無力招架?★中華文明的複興,機遇何在?史學大家許倬雲先生從全球大曆史的視角,以兩條主線分別勾勒出東西方文明發展的路線圖:兩者長期以來平行發展,也存在各自發展的“峰與穀”及轉折點;最終,中國形成大一統國家,歐洲走向了列國並立,直至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明清以來中國一落千丈,歐洲人則發現新大陸,開啟了以工業革命為基礎的現代文明。從此以後,在世界曆史的進程中,中國人隻能扮演追隨者的角色。本書從地理環境、社會製度、思想文化等方麵,以兩相對照的方式剖析了兩者的成敗因緣,並指明了中華文明複興可能麵臨的機遇與挑戰。
  • “反右運動”及“大躍進”等無疑與後來的“文革”有著必然的內在聯係,是1949年以後中國發展曆史中繞不開的課題。想回避是不可能的。華東師大教授韓鋼在香港科技大學所作的講座:反右運動的來龍去脈
  • 作者: 朱迪斯·M.本內特。“中世紀是歐洲曆史上一個災難性的時代。”這種過時而不可信的說法廣為流傳,時至今日,提及中世紀,人們腦海中浮現的依舊是“黑暗”“落後”這樣悲慘的印象。但實際上,中世紀並不是一個粗野可怕的時代,而是一個充滿變化,甚至是有著種種進步的時代。本書正是從不同的角度出發,遠望早期的社會動蕩、帝國分崩,俯瞰中期的人口增長、城市發展,近觀晚期的災難和裂變,力圖還原一個真實的中世紀。書中還添加了不少關於拜占庭的內容,形成了更為完整的中世紀發展曆史。作為一本美國高校入門歐洲中世紀史的教材型讀物,本書從中世紀歐洲的各種要素出發,融合了許多趣味性的曆史故事作為“補丁”,並努力建立要素之間的聯係。
  • 清朝此時沒有平等國家的觀念,在官方文獻中的“外國”有三個概念:一是朝貢國,二是互市國(貿易國),三是“化外”……茅海建教授2019年7月30日在上海交通大學“海洋視野下的東亞國際關係暑期班”的演講,8月20日至25日修改於橫琴,10月26日在“第三屆全國青年曆史教師暨名師工作室年會”再次演講。
  • 晚清清廷陷入權力與權威的雙重危機。新政改革無法擴大政治參與,最終引發革命。辛亥革命的複雜麵相在於民主與封建彼此糾纏。辛亥之後,中國不是以製度安排,而是通過權力攫取試圖重建秩序的統一。憲政之下,政治是一門我活你也活的妥協藝術,但在權力為中心的亂局中,政治卻變成你死我活的生死之爭。近代中國政治的根本症結在於隻有政治權力的角逐,而始終缺乏政治的權威,缺乏超越於意識形態和派係利益之上的製度性法理和公認的政治價值。辛亥革命創建了新的政治共同體,卻沒有同時創建共和政體賴以存在的正當性基礎——憲政。革命接踵而至,每次統一的結果,建立的都是獨斷權力的中央威權,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憲政和法治始終缺乏。
  • 大清帝國的龍旗落地,距今已近百年。這個中國曆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它的輝煌壯麗,它的黑暗腐朽,都已化作曆史的雲煙。按照我國的傳統,早該給它修一部正史,以蓋棺論定。然而,由於各種因素的製約,這一修史的條件,是否各方麵均告成熟,至今仍難定音。好在條件也是人創造的,許多條件的成熟也正是一個人的主觀努力的過程。清史的編纂,是一個盛舉。共襄盛舉的,清史學界自然責無旁貸,此外,還應有包括世界史在內的整個中國史學界。不僅如此,作為21世紀的宏偉學術成果,它還應該是跨學科綜合研究的結晶,體現新世紀對學術研究的時代要求。為此,本文試圖從世界曆史的角度,提出一些淺見,將大清帝國放進世界曆史的長河中去觀察。
  • 劉惠君,山西財經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發表文章《論近代經濟、政治法律及文化轉型》等數十篇;出版有《天國悲歌》等著作。
  • 大明王朝通過永樂大帝朱棣的努力,已經進入盛世。《明朝那些事兒-叁》中,朱棣的長子朱高熾經過政治鬥爭坐上了皇位,也就是明朝的仁宗皇帝,由此拉開了 “仁宣之治”的序幕。但“仁宣之治”前後卻不過隻有十一年的時間,之後的明朝便進入了動蕩時期。大宦官王振把持朝政,胡作非為,“土木堡之變”導致英宗被俘、二十萬精兵毀於一旦。幸得於謙力挽狂瀾,扶大廈之將傾。然而,即便是智勇道德如於謙,也難免被人迫害。這一切追本溯源,都是因何而起?土木堡之變,英宗為何對王振言聽計從?而王振明明是個自閹入宮的宦官,卻又怎麽成了皇帝的老師?千古名臣於謙,為何在關鍵時刻拋棄了英宗,轉而輔佐英宗的弟弟登基,這中間究竟是出於怎樣的考慮?本冊高潮迭起,曆經仁宗、宣宗、英宗、景宗、憲宗五朝,可謂在波瀾起伏的亂世中,英雄小醜紛紛登場,演出的連台好戲!
  • 二十世紀50年代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一個新時代的開端,“統一”,“改造”,“社會主義工業化”,“農業集體化”等都是構成50年代曆史的重要內容,也是那個時代的基本麵相,但是新國家究竟是通過什麽具體的方式和路徑實現它對全社會的“統合”的?這個問題長期以來在一些宏大的詞語下被高度簡略化了,本文所要探討的就是50年代新國家是怎樣進行社會“統合”,如何實現高度一體化的?
  • 百家講壇:正說清朝二十四臣之吳三桂。在真實的曆史上,吳三桂這樣一個傳奇的人物,究竟有著怎樣傳奇的家世和成長經曆,竟然在二十多歲的時候成為明朝駐守遼東的大將?
  • 明朝嘉靖皇帝給後世留下的印象並不深刻,然而明朝最著名的奸臣嚴嵩,最著名清官海瑞,最善戰的將領戚繼光,都生活在這個朝代。嘉靖皇帝這個從天上掉下來的皇位,就是打開嘉靖一朝往事的鑰匙。
  • 張國剛 清華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人文學院曆史係教授。《資治通鑒》是中國最大的編年體通史,由北宋政治家、學者司馬光主編,記載了從戰國到北宋成立之前1362年的曆史,涉及22個王朝,共300萬字。知道《資治通鑒》的人很多,但能夠仔細讀它的人很少,因為它篇幅大、頭緒多、文字繁。可是,從政治家到學問家,乃至文化名人,大家都認為,需要讀《資治通鑒》這樣的好書。
  • 回首百年中國,張學良是現代史上一個少有的是非人物。本性最適合做一個聲色犬馬的公子哥兒,可現實偏要壓他一肩的戎馬戰事和國恨家仇。在他名下鬧出的「瀋陽事變」和「西安事變」,改寫了中國曆史和世界曆史,而他身為這兩件大事的主角,生前若未能留下「第一手」的交代,殊屬可惜。本書以張學良一九九○年自述為主體,以史學名家唐德剛論張學良的數萬文字為輔。張氏的口述,隨興而談,隨意而至,流於細碎,卻趣味盎然,更往往於不經意間,透露出遍尋史書也不能得的真實;更兼唐氏的論說精闢而有洞明世事人情的味道。一邊是研究人物的「自白」,一邊是研究者的「審視」,兩相對映,使曆史變得更為真切而生動。
  • 清華大學的曆史係寶藏教授侯旭東漫談秦朝漢家的曆史,從耕織文化談到日常統治,從出土文書和曆史學家陳寅恪出發細談中國曆史的研究方法。
  • 《人類群星閃耀時》是由奧地利猶太裔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創作的一部曆史傳記文集。 此作品並非以曆史分析的口吻敘述,而是以浪漫化的文法,將曆史上著名的事件重新演繹。茨威格在本書序言中寫到:“在這本書中,我們將在不同時代和領域裏回顧那些宛若星辰般永遠散射光芒,普照暫時黑暗曆史夜晚的群星閃耀的時刻”。在1927年底,即茨威格生前發行的初版中收錄五篇文章,在1943年德文版又有七篇文章收錄在內。如果考慮到英文版1940年收錄的兩篇,則共有十四篇文章。其中描述俄國文化托爾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文章分別以詩歌和劇作形式描繪。
  • 張鳴著力於時事評論與曆史隨筆的寫作;其曆史隨筆的寫作,題材多為晚清及民國時期的中國曆史,也有幾篇是曆代政治人物及官場文化的描述與評論。其主要作品有《武夫治國夢》、《鄉土心路八十年》、《鄉村社會權力和文化結構的變遷》、《中國教育病了嗎?》等數種;還有曆史文化隨筆,有《直截了當的獨白》、《關於兩腳羊的故事》、《曆史的壞脾氣》、《曆史的底稿》等。其作品《辛亥:搖晃的中國》、《北洋裂變:軍閥與五四》、《曆史的怪現狀》、《曆史的壞脾氣》已經有繁體版在台灣發行。
  • 1913年3月20日,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在上海滬寧火車站遇刺,3月22日不治身亡,終年31歲。 今年3月22日,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尚小明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舉辦了新書《宋案重審》的沙龍活動。“宋教仁案”發生在政局複雜多變的上世紀初,是民國初年政治史上的重大事件,又對後來的政局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因此,“宋教仁案”一直是近代史繞不開的話題。從宋教仁被刺的那一刻起,對“宋教仁案”的研究就一直放在了誰是主謀的問題上。袁世凱、趙秉鈞謀殺宋教仁的說法也一直為大多數人認可。然而百年之後,尚小明在最新出版的《宋案重審》中卻指出,正是因為將“誰是主謀”作為研究“宋教仁案”的核心,才導致了百年來“宋案”研究最大的問題,錯將“宋案”等同於“刺宋案”,這樣的錯誤嚴重影響了後來研究者對“宋案”的解讀,而實際上,“宋案”案情遠比想象的複雜。
  • 本課以中國古代政治史、製度史演變的大勢為主要線索,使同學對中國古代史的發展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框架。本課同時關注中華民族形成、中國版圖形成等重大問題的曆史進程,並努力把握各個曆史階段在中國古代政治、製度、經濟、社會發展演變上的特色。在講授過程中,將曆史學的知識性與學術性相結合,盡量吸取學界較新研究成果,希望增強同學們對中國古代史的興趣並引發同學們的思考。
  • 本課以中國古代政治史、製度史演變的大勢為主要線索,使同學對中國古代史的發展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框架。本課同時關注中華民族形成、中國版圖形成等重大問題的曆史進程,並努力把握各個曆史階段在中國古代政治、製度、經濟、社會發展演變上的特色。在講授過程中,將曆史學的知識性與學術性相結合,盡量吸取學界較新研究成果,希望增強同學們對中國古代史的興趣並引發同學們的思考。
  • 本課以中國古代政治史、製度史演變的大勢為主要線索,使同學對中國古代史的發展有一個比較清晰的框架。本課同時關注中華民族形成、中國版圖形成等重大問題的曆史進程,並努力把握各個曆史階段在中國古代政治、製度、經濟、社會發展演變上的特色。在講授過程中,將曆史學的知識性與學術性相結合,盡量吸取學界較新研究成果,希望增強同學們對中國古代史的興趣並引發同學們的思考。
  • 卜偉華,1950年出生於江蘇如皋。童年在南京度過。1958年遷至北京。1963年考入清華附中。1969年到陝西延川縣插隊。1971至1975年,在沈陽軍區3262部隊當兵。複員後在北京工業學院工作。1977年考入北京師範學院曆史係。1982年畢業,到中央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工作。1988年,到中央黨史研究室工作。多年來,致力於文革史的研究和對文革資料的搜集、整理。2010年退休。
  • 《在淮河邊上講中國曆史》內容簡介:淮河,一條形容美麗、內涵豐富的河流,流淌著中華民族的曆史記憶。走在淮河邊上,作者思接千載,視通萬裏,為我們講述與淮河有關的人與事,用這些從中國曆史的軀體上抽出的絲線——明與暗、名與實、道與德、水與人、情與利、暴與亂、愛與怨、幻與變、詩與劍、藥與酒、狂與狷、儒與道、歌與城、靈與愛、石與鬼,織出了美妙、雋永、警世的篇章。
  • 《在北大聽到的24堂曆史課》共講了24堂曆史課,以始終執中國曆史研究之牛耳的各位北大曆史學家們的思路為指導,以普通讀者所喜歡的通俗易懂的方式為載體,將曆史重新打包,以最具時代氣息的方式呈現於讀者麵前。
  • 明朝的曆史長達277年,對這樣一個夾在兩個少數民族統治王朝(元朝和清朝)中間的漢族王朝的曆史,究竟應該如何表述和評價,曆來褒貶不一。作為長期研究明史的專家,作者認為明朝277年的曆史中,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許多突出的成就,特別是在晚明時期,更是呈現出由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的曙光。《明史十講》主要涉及了明史研究的方法和成就、朱元璋的曆史貢獻、明朝前期的曆史地位、明代的衛所製度、明代的經濟、張居正改革、明代的民族關係、明代的中外關係、明代的文化和明亡清興的曆史原因等。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 [首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