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新聞將繼續按照細化分類呈現,文末「工勞推薦」推介優質平台、深度文章、報告等,讀者可根據興趣點擊閱讀。本期推薦部分不僅有上期“山姆派送員”新聞相關的係列文章,還推薦了展現女騎手生活的《跑外賣》一書。
11月寒意漸濃,不僅體現在氣象上,也體現在勞動領域。海外勞工的困境並非近日剛剛形成,但隨著國內經濟的凋敝,對勞動保障的破壞終究是連同勞動一起,越來越多地出口到了海外。就國內而言,從一些新聞裏能夠見到某種趨勢:打工人的常態工作環境正越來越惡劣,以至於從常識的邊框溢出,又撐大了這個邊框。譬如山西某酒店招聘要求的“經受過社會毒打”,幾乎可以作為一種概括,用來容納基因歧視等各種類型的歧視、過分細致的勞動規範、強製要求的權利讓渡等等。“打”依舊,“毒”卻愈發厲害。失業保險的收不抵支從另一方麵反映了勞資力量對比的失衡,久治不愈的失業問題嚴重影響勞動者的議價能力,而經濟下行時期政策為保收入更傾斜資方,使傾向優化勞動環境的聲音更難發揮實效。
以下為各行業的勞動者新聞簡訊。

01 工廠工地
中國企業出海欠薪引發工人罷工
11月5日,一段幾內亞西芒杜鐵礦項目罷工的視頻引發廣泛關注。視頻顯示,山西建投拖欠中國工人三個月工資,工人集體罷工堵路維權。據悉,中國國企在14個國家的海外工程普遍存在工資拖欠問題,涉及中鐵、中建、中電建、中石油等“一帶一路”核心企業,欠薪時間從數月到半年不等。“一帶一路”曾被中國政府視為國家戰略,但近年來多個海外工程爛尾或停滯,意大利、菲律賓等國相繼退出合作。海外中國工人則成為受害者,既拿不到工資,又被限製發聲,一旦維權便麵臨威脅和強製刪帖。

溫州鞋廠工人被迫帶病上班,不堪重負跳樓身亡
11月3日,浙江溫州中國鞋都產業園區三期,一名雅朵鞋業有限公司的工人從六樓跳下身亡。據死者家屬透露,其長期患病卻難以獲準請假,工廠要求帶病工作或自費請人替班。事發後家屬連續三日在廠門口討說法,但企業拒絕溝通與賠償。此事引發工人群體廣泛關注,揭露了溫州乃至全國製造業中普遍存在的超長工時、休息極少、病假受限等問題。其他工人也指出,類似現象嚴重且常被忽視。
02 生活服務業
一小時上崗無培訓,北京商場外包保潔員誤操作致同事身亡
11月初,有報道稱,在北京石景山區大悅城商場內,一名新入職保潔員在操作清潔車時,誤將同事撞入電梯井,導致其當場死亡。據悉,該保潔員係勞務派遣,於5月1日7時到公司應聘,8時即上崗作業,無崗前培訓和特種車輛駕駛資質。經協商,商場向死者家屬賠償140萬元,該保潔員個人賠償8萬元,但卻因涉嫌刑事犯罪被提起公訴,且可能因“沒有救治被撞同事”而影響量刑。商場與勞務公司嚴重的不規範用工是事故的根源,卻從刑事責任中隱身。

山西一酒店招聘前台,要求“缺錢、抗壓抗罵”
11月上旬,山西省喜芮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一則酒店前台招聘信息引發爭議。在招聘網站上,該酒店的前台任職要求第一條為“經曆過社會毒打,知道找工作不容易,缺錢,抗壓抗罵”,並括號強調“重中之重,看清楚再聊”。此舉可見企業對服從性的刻意要求,依托於當今勞動力市場中勞動者的普遍弱勢,這種要求愈發明目張膽。
專送騎手因未繳社保而生病無法報銷,公司賠償31.4萬餘元
11月10日,外賣騎手白某起訴公司未繳社保致其生病無法報銷一案獲二審判決:法院維持原判,認定公司與白某存在勞動關係,需賠償白某醫保報銷額31.4萬餘元。白某雖與湖北某公司簽訂外賣配送協議,但法院認定實際用工主體是常州另一公司:白某接受該公司管理,薪資結構、工資發放等均表明事實用工關係,名義合同無法規避用工責任。
03 交通運輸
江蘇一快遞員因送錯快遞遇害
11月13日,有報道稱,蘇州一30歲郵政快遞員小李於10月17日晚間派件過程中不幸遇害。事發時,小李將一件快遞誤投至收件地址附近,發現後多次致電收件人試圖說明情況並溝通處理方式。收件人知情後,情緒激動趕到現場,雙方發生口角。爭執中,收件人丈夫突然持刀行凶,快遞員經搶救無效當場宣告死亡。小李係中國郵政正式雇員,負責蘇州某片區配送工作。家屬表示目前正與當地郵政網點溝通善後事宜,警方尚未公布更多信息。
04 白領
河北一女子被告知無法在京退休,將社保中心告上法庭並敗訴
11月5日,河北一女子收到維持原判的二審判決書,這意味著她仍無法在北京退休。據悉,該女士於2001年被“無限期放假”後進京打工,2009年起在京繳納養老保險,並於2021年按朝陽社保中心指引辦理轉移,準備在京退休,2024年卻被告知不符合在京退休條件。一審法院認定,朝陽社保中心於2021年為給她建立正式賬戶而非臨時賬戶屬違規行為,故其在京退休資格無效,絕口不提社保中心應為此付出何種補償。而該女子在完成社保轉移後,無論在京還是在原籍地均不可退休,進退維穀。這種特殊情況,也同當初國企改製留下的政策混亂密不可分,隻不過代價壓在了勞動者的人生上。

圖為該女子收到的不符合退休條件告知單
江蘇昆山某公司要求入職者簽署“放棄考研承諾書”
11月初,網傳“江蘇昆山某公司招聘要求入職者簽署‘放棄考研承諾書’”。隨後,蘇州市網聯辟謠平台回應:涉事崗位並非昆山企業,企業在外省,但“放棄考研承諾書”的說法確有其事。公司負責人稱此前曾遇到員工“入職培養數月後開學離崗”,因此在招聘中加注“需簽承諾書”,目前該崗位在平台已被舉報下線。
05 教育醫療
廈門幼師因“地貧”基因遭解聘涉嫌基因歧視,當事人將繼續申訴
10月31日,廈門幼師被舉報攜帶“地貧”基因遭解聘申訴結果公布,人社局維持解聘決定。自2024年8月以來,該幼師一直被舉報“患有地中海貧血、隱瞞病史”,因此於2025年6月被幼兒園解聘。然而,當事人雖在產檢中被查出為β型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者,但入職前的3次體檢均顯示不貧血、體檢合格。11月中旬,公務員體檢標準調整,明確地貧基因攜帶者若血紅蛋白高於90g/L,可視為合格。得知標準調整後,當事人再次向人社局提出繼續申訴。此前,廈門亦有多名女性因產檢查出“地貧”基因被拒聘。

圖為中國基因歧視第一案的相關行為藝術
四川一私立學校拖欠教師工資,挪用數千萬學費填補房地產虧損
11月初,四川嶽池縣師達實驗學校被曝長期拖欠工資、僅繳納1個月社保且未繳納公積金。該校隸屬某房地產集團,其房地產項目出現巨額虧損,自2024年以來,集團不僅持續拖欠教職工薪酬,還將秋季學期收取的數千萬學費挪用填補房地產貸款賬目。盡管教師多次仲裁、起訴維權,省教育廳亦介入溝通,但教職工工資仍遭拖欠。當地教育局亦表示,由於該學校為企業投資的民辦學校,教育局幹預作用有限。
06 政策法規
失業保險再度入不敷出
11月初,人社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5年9月,全國失業保險支出218.1億元,同比增18.99%,連續19個月保持兩位數增幅;前9月支出1546億元,已兩次“收不抵支”。類似缺口在2019—2021年、2022年下半年就多次出現。一邊是就業承壓下申領增加,另一邊是人社部長期降費率、穩崗返還、為企業減負,導致基金收入和結餘被削薄。當失業險更多被用來托底企業,而不是托底失業勞動者時,最後被逼著讓步的依然是被製度性忽視的打工人。

前9月,失業保險基金收入是1527億元,低於支出的1546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