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孟加拉總理謝赫哈希納(Sheikh Hasina)2014年1月6日在孟加拉國舉行的記者會上發表演說。(美聯社)
孟加拉國法院認定被推翻的前總理哈希納在去年一場由學生領導的起義中,下令發動致命鎮壓,因此於17日判處哈希納死刑,結束長達數月的審判。
孟加拉鐵娘子、總理哈希納(Sheikh Hasina)曾幫助孟加拉擺脫軍事統治,該國經濟在在她連續掌權的15年間獲得重生,但與此同時,她的政治對手遭到大規模逮捕,安全部隊也因涉及侵犯人權行為受到美國製裁。
路透社報導,2024年中,學生團體「學生反歧視運動」(Students Against Discrimination)帶領示威者,要求政府改革公務員職缺配額製度,但到了2024年7月,運動升級為要求哈希納下台,並與該國安全部隊發生衝突。動亂在8月5日達到高峰,當時群眾準備衝進她的官方住所前,哈希納被迫逃往鄰國印度首都新德裏。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根據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辦公室的數據,這場鎮壓行動可能造成多達1400人死亡;孟加拉法院聽取的證詞指出,另有多達2萬5000人受傷。哈希納麵臨的5項指控主要涉及煽動殺害示威者、下令將示威者絞死、下令動用致命武器、無人機和直升機鎮壓騷亂。
孟加拉法院11月17日認定,哈希納煽動並下令執法單位進行數百起法外處決,且未采取任何懲戒措施,犯下反人類罪,判處死刑。孟加拉臨時政府已正式提出引渡請求,但新德裏至今對此請求保持沉默。
尤努斯接掌政務 改革製度推不動
孟加拉目前由臨時政府執政,負責恢複穩定並籌備國會選舉。85歲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尤努斯(Muhammad Yunus)成為實質上的臨時總理。他表示,選舉將在2026年2月上旬舉行。
臨時政府承諾推動大幅的製度改革,例如讓無黨派的看守政府來監督選舉、讓國家機構去政治化、全麵改革選舉委員會,但進展仍然緩慢且零散;而更深層的改革則因政黨間對修憲、司法改革、以及推動兩院製國會等議題歧見巨大而停滯。政治分析人士指出,民眾期待與實際成果之間的落差正在擴大。
人民聯盟黨被禁選 哈希納之子威脅:明年選舉恐爆暴力
局勢更加緊繃的原因之一,是哈希納所屬政黨的人民聯盟黨(Awami League)能不能再參選的爭議。該政黨此前的注冊已被暫停,等同於禁止參選,雖然該黨高層因在抗議期間涉嫌侵犯人權而被起訴,但仍有許多人希望該政黨能參與選舉。哈希納的兒子16日表示,如果不解除人民聯盟黨的禁令,其支持者將阻止明年的選舉,語帶威脅地說,「我們的抗議隻會越來越強,我們會不惜一切代價。除非國際社會做些什麽,否則在選舉前,孟加拉國很可能會爆發暴力。」
如果缺乏廣泛的政治參與,選舉的正當性恐怕會受到質疑。批評者認為,尤努斯的政府偏袒新成立的「國民公民黨」(National Citizen Party,NCP),該黨是在2024年抗議運動中誕生的。這讓尤努斯領導的政府處於兩頭燒的狀態,一邊需要進行改革、另一邊又備受盡快大選的壓力。
暴民暴力261死 臨時政府被控重走威權老路
當地的執法問題仍是一大挑戰,該國政治暴力、暴民攻擊事件層出不窮。孟加拉非營利組織「法律調解中心(Ain O Salish Kendra, ASK)」統計,從2024年8月到2025年10月,暴民暴力已奪走至少261條人命。
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RW)警告,雖然部分威權做法已經結束,但臨時政府本身也采取了一些令人憂心的手段,其中包括任意拘留、大規模逮捕、以及具有政治動機的起訴,這些行動大多針對哈希納政黨的支持者。該組織也指出,羈押期間的酷刑與「特別權力法」(Special Powers Act)的沿用仍然存在,與過去的鎮壓手段如出一轍。臨時政府否認這些指控。
建國之父的長女當上總理 經濟成長卻走向一黨體製
哈希納是孟加拉建國之父拉曼(Sheikh Mujibur Rahman)的長女,自幼便被卷入政治,親眼見證孟加拉爾從巴基斯坦爭取自治的曆程。1975年軍事政變中,她的父母與3名兄弟遭到暗殺,哈希納與妹妹被迫流亡海外。1981年,她返回孟加拉國,接掌父親的人民聯盟黨,並在經曆多年的政治鬥爭後,她領導的政黨在1996年大選獲勝,首次出任總理。她任滿一屆後下台,直到2008年再度重掌政權,並由人民聯盟一路執政至去年被推翻。
在哈西娜執政期間,孟加拉國的經濟成長強勁,但人權組織警告,她與其政府正朝向一黨體製發展,包括利用網路安全法打壓網路言論自由,逮捕記者、藝術家與社運人士,並出現任意羈押與酷刑的相關案例。不過,哈希納屢屢挺過反對她統治的抗議浪潮,直到去年由Z世代主導的抗議才成功推翻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