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美國邁阿密聯邦法院迎來一樁引發國際關注的兒童權益保護案件——經過嚴密司法程序,聯邦陪審團正式裁定67歲馬來西亞籍男子Lay Ong在國際海域航行的遊輪上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罪名成立。這項判決不僅將可能使嫌犯麵臨終身監禁的嚴厲懲罰,更凸顯出國際社會在跨境兒童保護領域的司法協作進入新階段。

根據聯邦法院公布的庭審記錄,這起案件發生在航行於國際水域的某豪華遊輪上。
監控證據與證人證詞還原了事件經過:兩名年僅7歲和9歲的男童正在客艙門外走廊嬉戲時,Ong主動靠近並駐足觀察。在確認四周無人後,他先以看似友善的舉動撫摸7歲男童的頭部與下巴,隨即突然實施侵害——伸手用力掐捏男童生殖器,得逞後迅速逃離現場。
“這完全是對兒童安全空間的野蠻入侵。”參與案件調查的FBI探員在法庭作證時指出,“嫌犯利用遊輪這個相對封閉的環境,精心選擇缺乏成人監護的瞬間實施犯罪,其行為之卑劣令人發指。”
美國佛羅裏達州南區聯邦檢察官傑森·雷丁·奎諾內斯在判決後召開新聞發布會強調:“這起案件向所有潛在犯罪者傳遞明確信號——無論你身處公海還是他國領土,無論懸掛哪國國旗,隻要侵害兒童,終將麵臨美國司法體係的嚴懲。”
這位以打擊跨國犯罪著稱的檢察官特別指出,本案的成功起訴得益於美馬兩國在司法協作領域的深度合作。
陪審團經過長達三日的閉門審議,最終一致認定Ong構成“對未成年人實施嚴重性侵害”罪名。
根據美國《2016年兒童保護與性暴力預防法案》修正條款,此類犯罪最高可判處終身監禁。據悉,主審法官將於下月舉行量刑聽證,屆時將根據《美國量刑指南》中關於跨境性犯罪的特殊規定,結合罪犯心理評估報告及受害者家庭陳述作出最終判決。
FBI邁阿密分局特別探員布雷特·D·斯凱爾斯透露:“在接到遊輪公司報告後,我們立即啟動跨國調查機製,通過與馬來西亞皇家警察、國際刑警組織的緊密配合,成功在嫌犯離船前完成證據固定。”
起訴團隊負責人、助理聯邦檢察官伊拉娜·馬爾金指出,此案正是“兒童安全計劃”(Project Safe Childhood)跨國實踐的典範。
這個由美國司法部在2006年發起的國家級項目,通過整合聯邦調查局、國土安全部、移民與海關執法局等機構資源,構建起覆蓋線上線下的兒童保護網絡。
統計顯示,該項目啟動至今已牽頭起訴超過8000起跨境兒童性侵案件。
值得關注的是,本案對國際海事犯罪管轄權作出重要拓展。
海事法律專家詹姆斯·彼得森教授分析:“雖然案發遊輪注冊國為巴哈馬,但根據美國《2010年海事安全法案》延伸條款,當涉及未成年受害者且船舶停靠美國港口時,美國司法機關自動獲得管轄權。”這種“長臂管轄”原則的應用,為全球打擊航運業兒童犯罪樹立新判例。
目前,國際遊輪協會已就此案更新《成員公司安全準則》,要求所有航程必須配備經過專業培訓的兒童安全專員,並在客艙區域增設隱蔽式監控設備。多家知名遊輪公司更宣布將引入“兒童安全手環”係統,當未成年乘客單獨活動時自動觸發預警。
隨著量刑日期的臨近,這起案件引發的國際反響仍在持續。正如美國司法部兒童權益保護特別顧問梅琳達·沃森所言:“每個孩子都應在陽光下安全成長,當罪惡試圖跨越國界,正義之網必將收得更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