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周五宣布,他正式撤回對眾議員瑪喬麗·泰勒·格林的支持,稱她“古怪”且“瘋癲”。而格林則反駁說,川普試圖拿她開刀,以阻止公布愛潑斯坦相關的文件。
此前,格林在多個方麵批評川普,導致兩人關係日漸疏遠。隨著愛潑斯坦醜聞再次成為焦點,矛盾最終演變成一場混亂的攻擊。
川普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我撤回對‘國會女議員’瑪喬麗·泰勒·格林的支持”,稱她已經“走向極左”。
他還補充道:“她跟很多人說,她很生氣我不再接她的電話了,但是我有219位國會議員、53位美國參議員、24位內閣成員,還有近200個國家,以及其他正常的生活要過,我不可能每天都接一個瘋子的電話。”
格林近幾周公開警告,川普過於關注外交政策,而沒有在國內大力推行其內政議程——她曾多次在CNN和ABC等媒體上表達這一觀點。格林於2021年進入國會,此前一直是川普的堅定支持者。
格林在社交媒體帖子中回應了川普,寫道:“他當然要狠狠地攻擊我,以此殺雞儆猴,嚇唬其他共和黨人,讓他們在下周投票決定是否公布愛潑斯坦檔案之前不敢掉以輕心。”
迅速崛起的MAGA領軍人物
瑪喬麗·泰勒·格林生於1974年,是美國佐治亞州第14選區聯邦眾議員,被媒體稱為“美國政壇最極端、最具爭議性的人物之一”。2021年首次當選國會議員後,她迅速成為共和黨內部MAGA陣營的旗幟性人物。
格林出生於佐治亞州小城米利奇維爾,佐治亞大學商科畢業。婚後接手家族建築公司,後與丈夫共同經營連鎖健身房CrossFit。她2010年代後期因觀看YouTube陰謀論視頻而“覺醒”,開始活躍於社交媒體,公開宣揚“9·11是內部策劃”“加州山火是猶太人太空激光引發”等驚人言論。2020年,她以MAGA口號橫掃佐治亞州共和黨初選,擊敗傳統建製派,正式踏入國會。
進入國會後,格林保持高調:佩戴“Stop the Steal”口罩、支持“佩洛西與舒默應該被槍決”言論。2021年2月,眾議院剝奪她所有委員會的職務——這是近代國會史上極為罕見的懲罰性舉動。她卻把這當作勳章,稱自己“被解放,可以更自由地為川普和美國人民戰鬥”。
2022與2024年連任後,格林影響力不降反升,她多次以“動議罷免議長”威脅黨內溫和派,推動極右議程:反對援烏、要求削減FBI預算、調查“深層政府”、力挺川普2024大選爭議。2025年初,她公開表示川普應宣布全國緊急狀態,用軍隊解決移民問題,再度引發轟動。
格林的個人風格極具辨識度:金色長發、緊身運動服、頻繁直播、說話像機關槍。她自稱“基督徒戰士”,卻因多次婚外情傳聞與保守派價值觀衝突。離婚後,她與新男友——保守派媒體人布賴恩·格倫——高調秀恩愛,進一步坐實“行為與信仰脫節”的批評。
在共和黨內部,有人視她為“真正的鬥士”,有人暗地裏叫她“政治炸彈”。

為何走向決裂
多年來,格林一直是川普最忠實的追隨者之一。然而近幾個月來,格林的言行令朋友和對手都感到意外。從醫療保健到加沙問題,再到愛潑斯坦的檔案,她在諸多議題上都與共和黨人立場相左,反而贏得了民主黨人意想不到的支持。這種獨立自主的作風引發了人們對她動機和未來抱負的種種猜測。
格林長期以來一直樂於扮演極右翼煽動者的角色。她曾帶領眾人探訪在國會暴亂後被捕的暴徒,呼籲彈劾拜登,並在去年的國情谘文演講中,戴著MAGA帽子與拜登對峙,並在他演講期間進行嘲諷。
但自從川普重返白宮以來,她在內政和外交政策上都越來越特立獨行。她批評白宮計劃向烏克蘭輸送價值“數十億美元”的武器,並打破了共和黨長期以來對以色列的支持,將在加沙的戰爭描述為“種族滅絕”。
她是僅有的四位簽署請願書的共和黨人之一,請願書要求公開與愛潑斯坦有關的檔案,而川普曾多次稱這些檔案是“騙局”。在與民主黨眾議員羅·卡納共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她堅稱:“真相必須大白於天下。而政府掌握著真相。”
在近期的聯邦政府停擺期間,格林一直是眾議院議長約翰遜立場的批評者之一,認為共和黨人應該留在華盛頓,而不是無限期休會,而且他們有能力結束僵局。
她還與民主黨人站在一起,推動繼續擴大疫情期間《平價醫療法案》的保費補貼,以幫助美國人支付即將到來的保險費率上漲。
據彭博社分析,格林無疑有資格競選美國參議員,挑戰民主黨候選人喬恩·奧索夫,或者競選空缺的州長席位。但據報道,白宮甚至川普本人,都敦促她競選眾議員連任。
格林明白了許多雄心勃勃的女性在她之前就已經明白的道理:不要指望忠誠會帶來晉升。她決定必須開辟屬於自己的道路。她猛烈抨擊“白宮幕僚”,發表了一篇公開信,抨擊她所在州的共和黨“老男孩俱樂部”製度,並宣布,她不會在任何一場選舉中支持共和黨候選人。
這是一場關於MAGA運動含義的爭論。格林否認自己背叛了本黨。她告訴《國會山報》:“我今天和競選國會議員時完全一樣。”事實上,她在國會的投票記錄仍然與川普的立場高度一致。但她聲稱,她與選民站在一起對抗精英階層,是忠於自己的民粹主義根基。
埃默裏大學的吉萊斯皮評論道:“瑪喬麗·泰勒·格林引發的爭議,實際上打破了共和黨已成鐵板一塊的敘事。沒錯,川普確實鞏固了權力,MAGA及其主導的共和黨聯盟整體意識形態無疑在向右傾斜,我們也看到政客們隨之調整立場。
但即便整體趨向保守,共和黨內仍存在異質性,因此你會看到有人偏離黨的主流路線。問題在於:共和黨人究竟會在何時、何種條件下徹底擺脫川普議程的束縛,並形成持續一周以上的實質性反對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