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為什麽美國與不生產稀土的日本簽訂稀土戰略協議?

為什麽美國與不生產稀土的日本簽訂稀土戰略協議?

文章來源: 法廣 於 2025-11-03 07:20:5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於當地時間10月28日在東京舉行首腦會談後,簽署了關於確保重要礦物及稀土(稀有土類)供應的協議文件。

為什麽美國與不生產稀土的日本簽訂稀土戰略協議?

Президент США Дональд Трамп via REUTERS - Vincent Thian

兩國領導人同意“支持對日美兩國國內產業極為重要的原材料及加工後的重要礦物和稀土的供應”。這一協議旨在通過日美合作來保障供應,動員政府與公共部門及民間產業,加強對相關資源的開采、加工與投資。

重要礦物特別是稀土被廣泛應用於從智能手機到電動汽車等各種產品,是現代製造業的關鍵基礎,應用於飛機、機器人、手機、空調、軍工等多種領域,是使用電力和磁力旋轉的電動機的核心材料。

目前,中國幾乎壟斷了全球的稀土資源,產量占全世界的69%,精煉能力占91%,並在與美國的貿易戰中將其作為戰略武器,使美國限製高技術等對華出口,遏製中國發展的對華戰略無法展開。9月中美馬德裏經貿會談後,美方持續新增出台一係列對華限製措施,將多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製實體清單和特別指定國民清單;通過穿透性規則擴大受管製企業範圍,影響中方數千家企業。為此中國在10月9日,發布了關於稀土等相關物項的出口管製措施,美國著了慌,特朗普跑到馬來西亞,與其說是參加APEC會議,不如說主要是去見習近平,雙方讓步,中國同意暫緩執行近期出台的部分關鍵礦產出口限製措施。

目前美國正嚐試通過與其他國家合作,以擺脫來自中國的稀土等供應受限的局麵。

美國與一些國家簽訂了稀土協定,此次亞洲之行就與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簽訂旨在加強以稀土為主的關鍵礦產供應鏈合作的協議,而一些與美國簽約的國家,現在確實可以生產稀土。

1、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與美國10月27日簽訂了一項價值約 85 億美元的關鍵礦產協議,包括稀土。 澳大利亞確實是擁有豐富稀土資源和礦山的國家,在其境內有稀土產業,有“生產/埋藏”稀土的資源,有現實的可操作性。

2.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有大量稀土資源或潛在資源。馬來西亞政府估計其擁有約160萬噸以上的非放射性稀土元素儲量, 其加工能力、開采技術或產業化程度正在發展,產量較高。

3、泰國

特朗普與馬來西亞簽署稀土諒解備忘錄(MOU)。泰國確有稀土元素出露點、地質潛力和生產能力。泰國位列全球稀土產量第6大國,去年,泰國的總產量接近1.3萬噸,較2023年增長261%,較2018年增13倍。

而日本本身並不生產稀土,但為什麽美國仍與其簽署了確保稀土等礦物的供應的協議呢?

日本雖然在現在不生產稀土,但近年日本提升了探測海底的技術,2011年發現太平洋近海10至70米厚的稀土泥,比中國稀土礦濃度高2至5倍;2013年又在東海的日本專屬經濟區(EEZ)的南鳥島附近海底發現高於中國稀土礦濃度20倍的稀土泥,這是一種新一代清潔資源。根據日本每日新聞社的《每日論壇》2011年8月11日報道,東京大學的研究團隊曾在英國《自然》雜誌的姊妹刊上發表論文,指出太平洋海底存在大量含稀土的泥層,其儲量相當於陸地的800倍。日本是世界第四大海洋國,迄今發現的海底400至600米的稀土泥,據稱可供日本千年需求。日本政府試算,開采海底千米以下的資源成本高於利益,但500米前後的海底資源即使使用現有技術仍有利可圖。

當時,日本媒體曾以“有望解決資源問題”進行大幅報道,但由於技術限製,要將海底資源商業化仍十分困難。日本計劃繼續在南鳥島周邊及包括EEZ以外的西北太平洋廣域進行調查,以掌握稀土泥與錳結核的分布和品位數據,為未來國際社會允許公海資源開發時,盡早獲取優質礦區做準備。

同時,日本還計劃利用此次調查采集的樣本進行選礦、冶煉、分離、精製及殘渣處理等實證實驗,構建由“海洋立國日本”主導的以海洋為起點的新型稀土與電池金屬供應鏈。美國可能看中日本雖然還沒有開發出來,但是充滿了潛力的稀土埋藏資源。

2010年9月下旬,中國的稀土出口出現停滯,理由被稱為“海關手續嚴格化”,但在此之前的9月7日,中國漁船曾在釣魚島附近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發生碰撞,日本方麵遲遲不釋放中方人員,引起了外交上的嚴重衝突。經過日方與中方的反複交涉,兩個月後出口停滯才得以解除,但此期間日本產業界為確保稀土供應四處奔走,市場價格也一度暴漲,引發混亂。這以後,日本采取如下措施對應這種危機:

① 海外資源的確保

• 與擁有重要稀有金屬的資源國在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振興等方麵加強合作。

• 通過獨立行政法人能源.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日本貿易保險(NEXI)、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的協作,提供風險資金支持。

• 對日本海域的海底熱液礦床等資源進行有計劃的開發與利用。

2011年,日本大型商社雙日公司與獨立行政法人能源.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共同出資成立了日澳稀土株式會社(JARE),並通過該公司向澳大利亞萊納斯公司(Lynas)投資約200億日元。通過這一舉措,使稀土年產最高9000噸,可滿足國內需求約三成的輕稀土供應得到了可預期的保障。

② 回收利用(循環利用)

• 開發重要稀有金屬的回收技術。

• 構建回收係統,或利用現有係統促進廢舊產品的回收。

• 推進便於回收的環保設計的引入。

③ 替代材料的開發

• 推進重要稀有金屬替代材料的研發等舉措。

• 利用納米技術等日本最先進技術加強相關研發工作。

• 整備產業合作體係與研發基地,切實推進研究。

④ 儲備(戰略儲備)

• 靈活地增加或釋放儲備量。

• 推進對有儲備必要的重要稀有金屬實施戰略儲備。

日本政府還投入約1000億日元的追加預算,通過JOGMEC進行海外礦山投資與國內產業支援。產業界則推進磁性材料技術革新與替代材料開發,使稀土消費量本身減少了一半。

這場2010年的中國對日稀土禁運危機促使日本製定了以“供應來源多樣化、替代技術研發、戰略儲備與資源回收”為核心的國家戰略,使對中國稀土的依存度從約90%降至約60%。

由於日本海底稀土的埋藏量展示的稀土生產的潛在能力及稀土的再利用、替代材料的開發和海外資源的確保的一條龍稀土“組合拳”戰略體係,使日本在稀土回收技術、部分高附加值特定稀土金屬生產技術上占優勢,同時將來也很可以會生產出大量的稀土,這使美國對日本在戰略物資的確保上的卓有成效的努力和成果刮目相看,日本不僅能成為關鍵技術與供應鏈安全的合作夥伴,也可能在未來成為新的稀土供應中心。對美國而言,與日本簽訂稀土協議,不隻是“確保資源”,更是“確保盟友的科技與戰略優勢”,以共同構築擺脫對中國依賴的全球稀土安全體係,因此與日本簽訂了確保重要礦物及稀土(稀有土類)供應的協議。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9)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習近平飲酒表情“痛苦”畫麵曝 韓國晚宴馬格利酒爆紅
如果登機牌上出現這4個令人畏懼的代碼 要小心了
驚天一擁!手放哪裡?網絡熱議萬斯擁抱柯克遺孀
上海老翁一屁股坐女乘客大腿 狂蹭偷摸 露詭異笑容
馬斯克大膽預言!5年內手機、App全麵消失




24小時討論排行

撞死3歲華裔幼童的無照司機重罪全免,家屬痛哭…
聯邦政府關門停擺之際,特朗普舉辦奢華萬聖節派對
俄軍猛攻烏東重鎮,烏克蘭招架不住了
川普再爆猛料:習近平親口保證 他任內絕不對台動武
鄭麗文說普京不是獨裁者 美共和黨大老:她可能做不久
全世界靜待美國最高法怎麽判,特朗普又改口說"不去了"
特朗普遭紮心3連問:普京為何不停火?他無視你嗎?…
美國財長怒嗆"中國難以被信賴":必須擺脫稀土依賴風險
紐約“紅潮”:33歲“社會主義市長”馬姆達尼的驚天逆襲
伏屍百萬,這個國家已經進入大屠殺模式
打臉“拋售美國” 三大因素 美債或創5年最強表現
川普受訪:習近平與普京同樣難纏 都不是好惹的
特朗普:習近平知道中國若侵台會有什麽“後果”
“了不起的特朗普”花天酒地,4200萬美國人卻正挨餓
三億遊客湧入中國壯麗的新疆,那裏還有他們未曾看到的一麵
紐約市長選戰~歐巴馬力挺"穆斯林新星",川普怒罵共產黨員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為什麽美國與不生產稀土的日本簽訂稀土戰略協議?

法廣 2025-11-03 07:20:57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於當地時間10月28日在東京舉行首腦會談後,簽署了關於確保重要礦物及稀土(稀有土類)供應的協議文件。

為什麽美國與不生產稀土的日本簽訂稀土戰略協議?

Президент США Дональд Трамп via REUTERS - Vincent Thian

兩國領導人同意“支持對日美兩國國內產業極為重要的原材料及加工後的重要礦物和稀土的供應”。這一協議旨在通過日美合作來保障供應,動員政府與公共部門及民間產業,加強對相關資源的開采、加工與投資。

重要礦物特別是稀土被廣泛應用於從智能手機到電動汽車等各種產品,是現代製造業的關鍵基礎,應用於飛機、機器人、手機、空調、軍工等多種領域,是使用電力和磁力旋轉的電動機的核心材料。

目前,中國幾乎壟斷了全球的稀土資源,產量占全世界的69%,精煉能力占91%,並在與美國的貿易戰中將其作為戰略武器,使美國限製高技術等對華出口,遏製中國發展的對華戰略無法展開。9月中美馬德裏經貿會談後,美方持續新增出台一係列對華限製措施,將多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製實體清單和特別指定國民清單;通過穿透性規則擴大受管製企業範圍,影響中方數千家企業。為此中國在10月9日,發布了關於稀土等相關物項的出口管製措施,美國著了慌,特朗普跑到馬來西亞,與其說是參加APEC會議,不如說主要是去見習近平,雙方讓步,中國同意暫緩執行近期出台的部分關鍵礦產出口限製措施。

目前美國正嚐試通過與其他國家合作,以擺脫來自中國的稀土等供應受限的局麵。

美國與一些國家簽訂了稀土協定,此次亞洲之行就與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簽訂旨在加強以稀土為主的關鍵礦產供應鏈合作的協議,而一些與美國簽約的國家,現在確實可以生產稀土。

1、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與美國10月27日簽訂了一項價值約 85 億美元的關鍵礦產協議,包括稀土。 澳大利亞確實是擁有豐富稀土資源和礦山的國家,在其境內有稀土產業,有“生產/埋藏”稀土的資源,有現實的可操作性。

2.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有大量稀土資源或潛在資源。馬來西亞政府估計其擁有約160萬噸以上的非放射性稀土元素儲量, 其加工能力、開采技術或產業化程度正在發展,產量較高。

3、泰國

特朗普與馬來西亞簽署稀土諒解備忘錄(MOU)。泰國確有稀土元素出露點、地質潛力和生產能力。泰國位列全球稀土產量第6大國,去年,泰國的總產量接近1.3萬噸,較2023年增長261%,較2018年增13倍。

而日本本身並不生產稀土,但為什麽美國仍與其簽署了確保稀土等礦物的供應的協議呢?

日本雖然在現在不生產稀土,但近年日本提升了探測海底的技術,2011年發現太平洋近海10至70米厚的稀土泥,比中國稀土礦濃度高2至5倍;2013年又在東海的日本專屬經濟區(EEZ)的南鳥島附近海底發現高於中國稀土礦濃度20倍的稀土泥,這是一種新一代清潔資源。根據日本每日新聞社的《每日論壇》2011年8月11日報道,東京大學的研究團隊曾在英國《自然》雜誌的姊妹刊上發表論文,指出太平洋海底存在大量含稀土的泥層,其儲量相當於陸地的800倍。日本是世界第四大海洋國,迄今發現的海底400至600米的稀土泥,據稱可供日本千年需求。日本政府試算,開采海底千米以下的資源成本高於利益,但500米前後的海底資源即使使用現有技術仍有利可圖。

當時,日本媒體曾以“有望解決資源問題”進行大幅報道,但由於技術限製,要將海底資源商業化仍十分困難。日本計劃繼續在南鳥島周邊及包括EEZ以外的西北太平洋廣域進行調查,以掌握稀土泥與錳結核的分布和品位數據,為未來國際社會允許公海資源開發時,盡早獲取優質礦區做準備。

同時,日本還計劃利用此次調查采集的樣本進行選礦、冶煉、分離、精製及殘渣處理等實證實驗,構建由“海洋立國日本”主導的以海洋為起點的新型稀土與電池金屬供應鏈。美國可能看中日本雖然還沒有開發出來,但是充滿了潛力的稀土埋藏資源。

2010年9月下旬,中國的稀土出口出現停滯,理由被稱為“海關手續嚴格化”,但在此之前的9月7日,中國漁船曾在釣魚島附近與日本海上保安廳巡邏船發生碰撞,日本方麵遲遲不釋放中方人員,引起了外交上的嚴重衝突。經過日方與中方的反複交涉,兩個月後出口停滯才得以解除,但此期間日本產業界為確保稀土供應四處奔走,市場價格也一度暴漲,引發混亂。這以後,日本采取如下措施對應這種危機:

① 海外資源的確保

• 與擁有重要稀有金屬的資源國在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振興等方麵加強合作。

• 通過獨立行政法人能源.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BIC)、日本貿易保險(NEXI)、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的協作,提供風險資金支持。

• 對日本海域的海底熱液礦床等資源進行有計劃的開發與利用。

2011年,日本大型商社雙日公司與獨立行政法人能源.金屬礦物資源機構(JOGMEC)共同出資成立了日澳稀土株式會社(JARE),並通過該公司向澳大利亞萊納斯公司(Lynas)投資約200億日元。通過這一舉措,使稀土年產最高9000噸,可滿足國內需求約三成的輕稀土供應得到了可預期的保障。

② 回收利用(循環利用)

• 開發重要稀有金屬的回收技術。

• 構建回收係統,或利用現有係統促進廢舊產品的回收。

• 推進便於回收的環保設計的引入。

③ 替代材料的開發

• 推進重要稀有金屬替代材料的研發等舉措。

• 利用納米技術等日本最先進技術加強相關研發工作。

• 整備產業合作體係與研發基地,切實推進研究。

④ 儲備(戰略儲備)

• 靈活地增加或釋放儲備量。

• 推進對有儲備必要的重要稀有金屬實施戰略儲備。

日本政府還投入約1000億日元的追加預算,通過JOGMEC進行海外礦山投資與國內產業支援。產業界則推進磁性材料技術革新與替代材料開發,使稀土消費量本身減少了一半。

這場2010年的中國對日稀土禁運危機促使日本製定了以“供應來源多樣化、替代技術研發、戰略儲備與資源回收”為核心的國家戰略,使對中國稀土的依存度從約90%降至約60%。

由於日本海底稀土的埋藏量展示的稀土生產的潛在能力及稀土的再利用、替代材料的開發和海外資源的確保的一條龍稀土“組合拳”戰略體係,使日本在稀土回收技術、部分高附加值特定稀土金屬生產技術上占優勢,同時將來也很可以會生產出大量的稀土,這使美國對日本在戰略物資的確保上的卓有成效的努力和成果刮目相看,日本不僅能成為關鍵技術與供應鏈安全的合作夥伴,也可能在未來成為新的稀土供應中心。對美國而言,與日本簽訂稀土協議,不隻是“確保資源”,更是“確保盟友的科技與戰略優勢”,以共同構築擺脫對中國依賴的全球稀土安全體係,因此與日本簽訂了確保重要礦物及稀土(稀有土類)供應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