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荷蘭國會大選:向世界證明戰勝右翼浪潮並非不可能

荷蘭國會大選:向世界證明戰勝右翼浪潮並非不可能

文章來源: 騰訊新聞 於 2025-10-31 00:09:4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人稱“荷蘭特朗普”的維爾德斯兩年前帶領荷蘭極右翼的自由黨,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地取得選舉大勝。但如今,在經曆了兩年黨派內鬥和政治癱瘓之後,荷蘭選民希望在周三這場震撼性的選舉中翻開新的一頁。

根據荷蘭通訊社(ANP)10月30日公布的結果,在計票率達95%的民調中,羅布·耶滕領導的中間派政黨六六民主黨(D66)和自由黨並駕齊驅,預計在本次眾議院選舉中將各獲26個席位。權威市場研究公司易索普(IPSOS)早些時候發布的民調顯示,六六民主黨在議會150個席位中有望獲得27個席位,領先於自由黨的25個席位。

這也意味著,六六民主黨本次實現大勝,增加17席。而自由黨則遭遇挫敗,減少11席。

投票結束後,耶滕向揮舞著荷蘭國旗的支持者發表講話說,“我們成功了,數百萬荷蘭人選擇了積極的力量和麵向未來的政治”,“我們向荷蘭,也向全世界證明了戰勝民粹與極右翼勢力並非沒有可能”。

荷蘭國會大選:向世界證明戰勝右翼浪潮並非不可能

荷蘭六六民主黨領袖羅布·耶滕與支持者一起慶祝。 社交媒體

計票工作仍在進行中,荷蘭選舉委員會將於統計結束後正式公布選舉結果。但外界輿論普遍認為,此次選舉中,自由黨幾乎肯定會較上屆選舉減少十餘個席位,而此前所有主流政黨均已表態不會與自由黨合作組閣,這意味著六六民主黨實際已成最大贏家。

自由黨領袖維爾德斯在出口民調公布後不久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不甘,“我們本期望有不同的結果”,但依舊表示:“我們依然是荷蘭第二大、甚至可能是最大的政黨。”

“政客新聞網”歐洲版稱,自由黨和六六民主黨是死敵,在競選期間,耶滕將自己塑造成站在維爾德斯對立麵的人,維爾德斯則直言他“基本不同意耶滕所說的一切”。

英國路透社指出,截至30日晚還剩餘的選票不大可能對選舉結果產生顛覆性影響。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沒有任何政黨贏得絕對多數,所以荷蘭議員們的下一步是組建聯合政府。執政聯盟需要76個席位,至少需要4個政黨合作,這一過程非常艱難,可能持續數月。

得票最多的政黨通常會獲得優先組閣權,其領導人也最有希望成為荷蘭下一任首相。現在,這一點尚不明晰,但外媒普遍認為,耶滕是最有可能的人選,因為沒有主流黨派願意與維爾德斯合作。但若談判失敗,其他政黨也可能嚐試組建內閣,這意味著未來幾周充滿變數。



當地時間10月30日,自由黨領導人維爾德斯向記者發表講話。 視覺中國

路透社稱,因承諾解決住房短缺、投資教育、解決移民問題,耶滕的聲望近一個月內飆升,也贏得了一些原先屬意於右翼政黨的選民的支持。

美國《紐約時報》29日分析稱,對於過去兩周勢頭正盛的六六民主黨來說,這一選舉結果具有曆史意義,該黨成立59年來首次有望成為全國第一大政黨,預計在眾議院中增加18個席位。極右翼陣營的受挫也反映出歐洲政治日益兩極化的趨勢,整個歐洲的選民在移民、住房和治安等議題上分歧加深,這些議題也主導了荷蘭此次選舉。

該報認為,“這次選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對維爾德斯本人及其政黨的公投”。維爾德斯被稱為“荷蘭特朗普”,以反移民、反伊斯蘭立場聞名,因長期受到死亡威脅而生活在嚴密的保護之下。在2023年舉行的上屆選舉中,自由黨贏得最多的席位,震動了荷蘭政壇,維爾德斯也因此成為不可回避的政治力量。但由於其他政黨拒絕與他合作,他最終未能出任首相。

今年6月,因收緊難民政策和加強邊境管控的“十點計劃”未能獲得執政聯盟的支持,自由黨退出了由該黨和自由民主人民黨、農民黨、新社會契約黨四個政黨組成的執政聯盟。作為當時的荷蘭眾議院第一大黨,自由黨的突然退出致使首相斯霍夫領導的聯合政府辭職,內閣處於看守狀態。看守政府隨後決定於10月29日提前舉行眾議院選舉。

麵對選舉失利的局麵,維爾德斯29日晚告訴記者,他不後悔從執政聯盟中退出。但30日早上,隨著更多選票計入,自由黨與六六民主黨勢均力敵的局麵逐漸顯現,看到希望的維爾德斯在社交媒體上鬥誌昂揚地寫道,“隻要不是100%清楚,六六民主黨就無法占據領導地位,我們將盡一切努力阻止這種情況發生”。

不過,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領導力與組織變革教授揚卡·斯托克(Janka Stoker)表示,這次選舉中給維爾德斯投票相當於浪費選票,因為主要政黨在選前就已明確排除與自由黨組閣的可能,而在上屆選舉中,自由黨的右翼盟友曾首次鬆口願與他合作。

荷蘭萊頓大學研究國內政治的助理教授西蒙·奧特傑斯(Simon Otjes)分析稱,六六民主黨在本次競選中略微向右調整,有能力彌合左右分歧。但他也提醒說,即便一個中左翼政黨看似得票領先,也並不意味著民粹主義已被徹底擊敗。

《紐約時報》指出,盡管自由黨失去了席位,但該黨的大部分陣地似乎正在被其他極右翼政黨填補。出口民調顯示,JA21黨和民主論壇黨合計有望獲得11席,幾乎與自由黨失去的席位數量相當。

報道稱,荷蘭的政治格局仍然四分五裂,但這一結果值得關注,尤其是在歐洲多國籠罩在民粹主義陰雲的背景下。長期以來,維爾德斯的政黨因聚焦移民議題而吸引選民,但如今歐洲各國的中間派政黨也紛紛提出限製移民的新方案。經過多年政治動蕩,不少荷蘭選民似乎在尋求穩定。

另一方麵,左翼綠黨-工黨聯盟表現不佳,預計將失去5個席位。聯盟領導人蒂默曼斯在出口民調公布後宣布辭職,稱“對選舉結果深感失望”。

71歲的綠黨-工黨聯盟誌願者沃布克·範德科爾克(Wobke van der Kolk)說,“我們原本期望更多,但右翼依然相當強勢”。

“我希望這個國家重新正常運作,”48歲的阿姆斯特丹選民吉吉·範斯廷伯亨(Gigi van Steenbergen)坦言,“我以前從不關心政治,但現在它幾乎占據了我75%的思考。”

在海牙,選民們也表達了類似的願望。當地居民阿爾切·德羅斯(Aaltje de Roos)在中央車站給綠黨-工黨聯盟投票後說,“重要的是,我們要再次成為一個體麵、理性的國家”。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分析指出,作為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成員國之一,荷蘭的政治走向不僅影響國內局勢,也對歐洲乃至跨大西洋關係有著重要的影響。

荷蘭經濟是歐洲最開放、最依賴出口的經濟體之一,其政策取向與歐盟的貿易與監管框架密切相連。分析人士警告稱,若該國聯合組閣談判長期僵持,政治不確定性可能削弱投資者信心,並推遲其在能源轉型與財政改革等關鍵議題上的決策。

報道進一步稱,此次選舉結果還可能影響歐盟的移民政策、跨大西洋關係以及歐洲對烏克蘭問題的立場。極右翼勢力表現強勢也將加劇外界對歐洲大陸政治平衡轉變的擔憂,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政黨已在意大利、德國等多個歐洲國家不斷擴張勢力。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亞裔卡車司機被警察測試英語 對話全程錯位 警察被整懵
梅根終究沒有抵擋誘惑,“獨立女性”形象破碎成為笑話
荷蘭國會大選:向世界證明戰勝右翼浪潮並非不可能
特朗普稱將下令美航母改回蒸汽彈射,專家解析
手機時代被拋棄的諾基亞,為何被黃仁勳重新撿起?




24小時討論排行

佛州叫停大學H-1B簽證,全美移民圈嘩然!
習近平“巨字小抄”被拍到 川習會低頭念稿 上麵寫著....
1.8米的習近平與1.9米的川普一般高?外界議論紛紛
楊振寧:三四十年之後,大家一定會認為這是羅曼史
美國巨頭敗退新能源:電動血裁1750人 氫燃料也放棄了
穀歌前CEO:當年李鴻章訪美被震 如今外國人來華受驚
紐約市長選舉:曼達尼領先10個百分點 差距縮小中…
貶為庶人!英王剝奪安德魯全部頭銜 並逐出王室居所
川普談笑風生拍他背 習近平拘謹僵硬 不敢說話…
又一位!頂級芯片和機器人專家從瑞典回到中國
大褲襠溝、擦屁股嶺…為什麽東北地名這麽直白?
衛星拍下“土壤被染紅”,蘇丹為何又發生殺戮悲劇?
5歲女童被砸身亡,為何找不出責任方?
白酒信仰徹底崩了:五糧液利潤下滑65%
刷到一個又一個假視頻後,我不敢相信互聯網了
一場拉鋸式馬拉鬆 川普政府將重新審視對中關係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荷蘭國會大選:向世界證明戰勝右翼浪潮並非不可能

騰訊新聞 2025-10-31 00:09:48

人稱“荷蘭特朗普”的維爾德斯兩年前帶領荷蘭極右翼的自由黨,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地取得選舉大勝。但如今,在經曆了兩年黨派內鬥和政治癱瘓之後,荷蘭選民希望在周三這場震撼性的選舉中翻開新的一頁。

根據荷蘭通訊社(ANP)10月30日公布的結果,在計票率達95%的民調中,羅布·耶滕領導的中間派政黨六六民主黨(D66)和自由黨並駕齊驅,預計在本次眾議院選舉中將各獲26個席位。權威市場研究公司易索普(IPSOS)早些時候發布的民調顯示,六六民主黨在議會150個席位中有望獲得27個席位,領先於自由黨的25個席位。

這也意味著,六六民主黨本次實現大勝,增加17席。而自由黨則遭遇挫敗,減少11席。

投票結束後,耶滕向揮舞著荷蘭國旗的支持者發表講話說,“我們成功了,數百萬荷蘭人選擇了積極的力量和麵向未來的政治”,“我們向荷蘭,也向全世界證明了戰勝民粹與極右翼勢力並非沒有可能”。

荷蘭國會大選:向世界證明戰勝右翼浪潮並非不可能

荷蘭六六民主黨領袖羅布·耶滕與支持者一起慶祝。 社交媒體

計票工作仍在進行中,荷蘭選舉委員會將於統計結束後正式公布選舉結果。但外界輿論普遍認為,此次選舉中,自由黨幾乎肯定會較上屆選舉減少十餘個席位,而此前所有主流政黨均已表態不會與自由黨合作組閣,這意味著六六民主黨實際已成最大贏家。

自由黨領袖維爾德斯在出口民調公布後不久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不甘,“我們本期望有不同的結果”,但依舊表示:“我們依然是荷蘭第二大、甚至可能是最大的政黨。”

“政客新聞網”歐洲版稱,自由黨和六六民主黨是死敵,在競選期間,耶滕將自己塑造成站在維爾德斯對立麵的人,維爾德斯則直言他“基本不同意耶滕所說的一切”。

英國路透社指出,截至30日晚還剩餘的選票不大可能對選舉結果產生顛覆性影響。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沒有任何政黨贏得絕對多數,所以荷蘭議員們的下一步是組建聯合政府。執政聯盟需要76個席位,至少需要4個政黨合作,這一過程非常艱難,可能持續數月。

得票最多的政黨通常會獲得優先組閣權,其領導人也最有希望成為荷蘭下一任首相。現在,這一點尚不明晰,但外媒普遍認為,耶滕是最有可能的人選,因為沒有主流黨派願意與維爾德斯合作。但若談判失敗,其他政黨也可能嚐試組建內閣,這意味著未來幾周充滿變數。



當地時間10月30日,自由黨領導人維爾德斯向記者發表講話。 視覺中國

路透社稱,因承諾解決住房短缺、投資教育、解決移民問題,耶滕的聲望近一個月內飆升,也贏得了一些原先屬意於右翼政黨的選民的支持。

美國《紐約時報》29日分析稱,對於過去兩周勢頭正盛的六六民主黨來說,這一選舉結果具有曆史意義,該黨成立59年來首次有望成為全國第一大政黨,預計在眾議院中增加18個席位。極右翼陣營的受挫也反映出歐洲政治日益兩極化的趨勢,整個歐洲的選民在移民、住房和治安等議題上分歧加深,這些議題也主導了荷蘭此次選舉。

該報認為,“這次選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對維爾德斯本人及其政黨的公投”。維爾德斯被稱為“荷蘭特朗普”,以反移民、反伊斯蘭立場聞名,因長期受到死亡威脅而生活在嚴密的保護之下。在2023年舉行的上屆選舉中,自由黨贏得最多的席位,震動了荷蘭政壇,維爾德斯也因此成為不可回避的政治力量。但由於其他政黨拒絕與他合作,他最終未能出任首相。

今年6月,因收緊難民政策和加強邊境管控的“十點計劃”未能獲得執政聯盟的支持,自由黨退出了由該黨和自由民主人民黨、農民黨、新社會契約黨四個政黨組成的執政聯盟。作為當時的荷蘭眾議院第一大黨,自由黨的突然退出致使首相斯霍夫領導的聯合政府辭職,內閣處於看守狀態。看守政府隨後決定於10月29日提前舉行眾議院選舉。

麵對選舉失利的局麵,維爾德斯29日晚告訴記者,他不後悔從執政聯盟中退出。但30日早上,隨著更多選票計入,自由黨與六六民主黨勢均力敵的局麵逐漸顯現,看到希望的維爾德斯在社交媒體上鬥誌昂揚地寫道,“隻要不是100%清楚,六六民主黨就無法占據領導地位,我們將盡一切努力阻止這種情況發生”。

不過,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領導力與組織變革教授揚卡·斯托克(Janka Stoker)表示,這次選舉中給維爾德斯投票相當於浪費選票,因為主要政黨在選前就已明確排除與自由黨組閣的可能,而在上屆選舉中,自由黨的右翼盟友曾首次鬆口願與他合作。

荷蘭萊頓大學研究國內政治的助理教授西蒙·奧特傑斯(Simon Otjes)分析稱,六六民主黨在本次競選中略微向右調整,有能力彌合左右分歧。但他也提醒說,即便一個中左翼政黨看似得票領先,也並不意味著民粹主義已被徹底擊敗。

《紐約時報》指出,盡管自由黨失去了席位,但該黨的大部分陣地似乎正在被其他極右翼政黨填補。出口民調顯示,JA21黨和民主論壇黨合計有望獲得11席,幾乎與自由黨失去的席位數量相當。

報道稱,荷蘭的政治格局仍然四分五裂,但這一結果值得關注,尤其是在歐洲多國籠罩在民粹主義陰雲的背景下。長期以來,維爾德斯的政黨因聚焦移民議題而吸引選民,但如今歐洲各國的中間派政黨也紛紛提出限製移民的新方案。經過多年政治動蕩,不少荷蘭選民似乎在尋求穩定。

另一方麵,左翼綠黨-工黨聯盟表現不佳,預計將失去5個席位。聯盟領導人蒂默曼斯在出口民調公布後宣布辭職,稱“對選舉結果深感失望”。

71歲的綠黨-工黨聯盟誌願者沃布克·範德科爾克(Wobke van der Kolk)說,“我們原本期望更多,但右翼依然相當強勢”。

“我希望這個國家重新正常運作,”48歲的阿姆斯特丹選民吉吉·範斯廷伯亨(Gigi van Steenbergen)坦言,“我以前從不關心政治,但現在它幾乎占據了我75%的思考。”

在海牙,選民們也表達了類似的願望。當地居民阿爾切·德羅斯(Aaltje de Roos)在中央車站給綠黨-工黨聯盟投票後說,“重要的是,我們要再次成為一個體麵、理性的國家”。

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分析指出,作為歐盟和北約的創始成員國之一,荷蘭的政治走向不僅影響國內局勢,也對歐洲乃至跨大西洋關係有著重要的影響。

荷蘭經濟是歐洲最開放、最依賴出口的經濟體之一,其政策取向與歐盟的貿易與監管框架密切相連。分析人士警告稱,若該國聯合組閣談判長期僵持,政治不確定性可能削弱投資者信心,並推遲其在能源轉型與財政改革等關鍵議題上的決策。

報道進一步稱,此次選舉結果還可能影響歐盟的移民政策、跨大西洋關係以及歐洲對烏克蘭問題的立場。極右翼勢力表現強勢也將加劇外界對歐洲大陸政治平衡轉變的擔憂,民粹主義與民族主義政黨已在意大利、德國等多個歐洲國家不斷擴張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