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最高檢、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司法救助助力推進鄉村全麵振興典型案例。封麵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江蘇發生的一起故意殺人案中,被害人遭其丈夫毆打後拋入河中,家中留下僅有3歲且智力殘障的孩子及父母。檢察機關經審查後認為符合司法救助情形,三級檢察機關共同向受害者親屬發放司法救助金。
案例顯示,2024年6月26日,呂某文因生活瑣事毆打其婆婆高某華。當晚11時許,呂某文丈夫李某幫知道後,與胞兄李某國一起毆打呂某文致其昏迷,隨後兩人用電動三輪車將其運送至某大橋處並拋入河中,致呂某文溺亡。
2025年5月21日,江蘇省連雲港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分別判處被告人李某幫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李某國有期徒刑十二年、剝奪政治權利二年。
江蘇省灌雲縣人民檢察院刑事檢察部門在辦理李某幫、李某國故意殺人審查逮捕案過程中,發現被害人呂某文的兒子李某滿係智力殘障人士,父親呂某金、母親張某玲生活困難,可能符合國家司法救助條件,將本案救助線索移送控告申訴檢察部門審查辦理。
灌雲縣檢察院通過“線上篩查+線下走訪+協助調查”方式全麵開展調查核實工作,查明:李某滿、呂某金、張某玲均係農村地區生活困難當事人。李某滿年幼,智力殘疾二級,案發後,因李某幫被羈押,呂某文死亡,李某滿與其祖母高某華共同生活,高某華年事已高(69歲),無勞動能力,祖孫倆主要經濟來源為年收入0.5萬元的土地租金等。呂某金、張某玲係被害人呂某文的父母,戶籍地和實際居住地均為安徽省濉溪縣某村,其中呂某金58歲,在濉溪縣某企業從事門衛工作,年收入低;張某玲57歲,患高血壓且智力屬殘疾邊緣水平,無法正常工作,家庭生活經濟來源主要為呂某金打工收入。被告人李某國係智力殘疾,低保戶,無賠償能力。李某滿、呂某金、張某玲的生活陷入困境。
灌雲縣檢察院經審查認為,李某滿、張某玲、呂某金因案造成生活困難,符合《人民檢察院開展國家司法救助工作細則》第七條第三項應當予以救助的情形,且李某滿係農村地區殘疾未成年人,是最高人民檢察院、農業農村部聯合開展司法救助專項活動明確的重點救助對象。為加大救助力度,該院提請江蘇省連雲港市人民檢察院、江蘇省人民檢察院進行聯合救助,三級檢察機關共同向李某滿、張某玲、呂某金發放司法救助金。
為進一步助力鄉村振興,灌雲縣檢察院、農業農村局根據其與該縣20個部門共同建立的司法救助幫扶銜接機製,開展多元救助綜合幫扶工作:
● 縣農業農村局將被救助人家庭列入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對象管理,動態跟蹤幫扶需求;
●
與被救助人李某滿所在的鎮政府、村委會共同商定監護權事宜,研究製定司法救助金監管使用計劃,村委會依法指定李某滿叔祖父李某為監護人,鎮政府民政辦保管司法救助金,監護人申請使用超過一定額度的司法救助金時由三方共同審核發放,確保專款專用;
● 協調縣民政局及時將被救助人李某滿認定為父母監護缺失的困境兒童,每月發放補貼直至成年;
● 協調縣殘聯為被救助人李某滿免費提供“一對一”的語言康複訓練,縣康複醫院安排專人負責其日常生活照料和上下學接送;
●
協調縣婦聯將被救助人李某滿納入江蘇省婦聯“一戶一策”關愛計劃項目,定期提供居家照護服務,引入心理谘詢師開展情緒疏導,修複心理創傷;
●
依托江蘇省灌雲縣人民檢察院設立的司法救助“勞模工作室”,由全國勞動模範、“甘薯大王”劉敏捷免費為被救助人李某滿的監護人李某提供種薯育苗及技術指導,助力發展種植產業,增加收入;
●
通過安徽省濉溪縣人民檢察院協調當地民政部門,將被救助人張某玲、呂某金納入低保邊緣家庭管理,享受醫療、務工等惠民政策,鎮村幹部多次入戶走訪慰問,提供心理疏導關懷。
司法救助案件辦結後,江蘇省三級檢察機關開展救助回訪,了解到被救助人李某滿經語言康複訓練,已從最初不會說話到現在能說出基本詞匯,其與祖母高某華的日常生活起居有專人負責,其監護人李某經全國勞動模範的技術指導,通過種植經濟作物增加年收入。被救助人張某玲、呂某金在當地黨委政府、基層組織的幫扶下,因案造成的心理創傷得到較好修複,家庭生活步入正軌。
據悉,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各級檢察機關共救助農村地區因案致困當事人9.5萬人,發放司法救助金9.8億元,有效防止了一批農村地區當事人因案返貧致貧。
“各級檢察機關要以此次案例發布為契機,持續鞏固‘一體化’‘一盤棋’推進司法救助工作格局,加強與農業農村部門的溝通聯係,落實好專項活動各項工作要求,建立健全司法救助服務鄉村振興工作平台及協同多元救助機製,增強助力推進鄉村全麵振興工作合力。”最高檢控告申訴檢察廳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