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個網絡視頻顯示,內蒙古阿爾山地區出現滿天飛蟲,像下雨一樣,還有遊客被嚇得直呼“再也不來了”。9月23日,極目新聞記者獲悉,這是當地一種叫“小咬”的蟲子,每年秋季都會有一個星期左右的活躍期,無毒也不咬人。
滿天飛蟲(視頻截圖)
22日傍晚,一名遊客在阿爾山市區的一家酒店外,被滿天飛蟲“襲擊”,蟲子打在身上像下雨一樣,第一次遇到這種場景,不知所措,趕緊把衝鋒衣拉鏈拉緊,衣領裹住脖子、帽子裹住頭,並快速躲進室內。還有一名遊客在夕陽西下的旅遊公路上騎自行車,胸前的衣服和褲子都沾滿了蟲子,他一邊騎車一邊聲音顫抖地說:“再也不來了。”
視頻截圖
阿爾山當地的一位居民王女士告訴極目新聞記者,22日下午6時許,她也遇到了大量蟲子,路邊停靠的車輛,前後擋風玻璃基本都被蟲子覆蓋。這種蟲子,當地人俗稱“小咬”,是蚜蟲的一種,秋末會長出翅膀,但並不咬人,當地人已經習慣,屬於常見現象。
視頻截圖
王女士介紹,每年秋天,“小咬”就會有一個星期左右的活躍期,主要受氣溫影響。前段時間雨水充沛,這幾天比較暖和,“小咬”就集中出現了,市區比野外暖和,人也比較多,所以給人一種“下蟲子”的感覺。
一名阿爾山當地導遊介紹,每年9月中下旬,內蒙古呼倫貝爾、阿爾山、滿洲裏、G331中蒙邊境線等地方都會出現這種季節性的常見的“小咬”,遊客不用擔心,因為它們並不咬人,也沒有毒性,但量非常大,遠看像烏雲,走近爬得滿身都是,主要是感覺“煩人”。
滿天飛蟲(視頻截圖)
該導遊建議,遊客在著裝方麵盡量穿深色衣服,避免淺色衣服尤其是淺黃色衣服,戴好帽子和口罩,出門前噴點驅蚊水,自駕遊客要給車子安裝防蟲網,避免蟲子過多影響視覺。但遊客也不用太過擔心,這種蟲子隻是季節性遷徙,持續時間不長,天冷後就會自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