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代班的小雲。
中午吃飯,張富貴坐下第一句話:“我看我這碗裏全是預製菜。”
這話一出,大家都開始吐槽西貝。
有說貴的,有說難吃的,為數不多的好評來自小雲本人:如果西貝出一個預製番茄料理包,我會買。
聽了感覺命真苦。
羅永浩和西貝幹架三天,總結下來,大概是西貝和咱普通人對預製菜的定義不太一樣。
咱覺得,凍品從冰箱裏拿出來,微波爐叮一下就能吃,這難道還不算預製嗎。
但西貝反而覺得,這是正常的好菜好飯。
西貝的借口挺多,其中有些也挺反直覺,比如說冷凍的蔬菜和肉類,可能比新鮮的還有營養價值。
一歲的寶寶,吃兩歲的西蘭花,一歲半的羊腿,你還跟我談營養價值?
我去搜了搜,還真沒想到,很多營養科普博主都說,沒錯。
對蔬菜來說,冷凍能幫助儲存維生素C,營養流失的速度比常溫存放更慢。
而肉類,屠宰以後快速分解分裝冰凍,再冷鏈運輸,才是防止變質的最佳方法。
那些現殺的熱鮮肉,運輸的時候可能就細菌繁殖了。
好吧,仔細想想,其實也很合理。
預製工藝本來就是科技進步的結果,什麽速凍鎖鮮、氣調保險、自動化灌裝……都是為了能保證食物進嘴的那一刻,是最新鮮的狀態。
這點沒得噴。
但問題在於,預製不要命,要命的是你西貝堅稱自己的菜都是現場做的啊。
上周五直播的時候,西貝可驕傲了,說開放後廚,給全國的網友記者都來參觀。
卯足了勁想贏得網友的聲援,打個翻身仗。
結果大家一看,灶台是電磁的,刀是用剪刀的,雞湯是沒有雞的,廚師是帶著手串的。
漏勺還能哐哐撈下水道。
並且冷櫃裏,放的可不隻有冷凍的蔬菜和肉。
還有蓧麵、肉夾饃、饢餅……連麵食都要預製。
雞鴨牛羊豬,看了都要捂著屁股跑。
大米小麥,看了也想多吸點農藥自殺。
西貝要營銷現做,其實就是在把大家對“現炒”的執念當韭菜來割。
咱中國人吃飯,除了營養,還要講求一個鍋氣。
熱炒的,和微波爐加熱的,那能一樣嗎。
就算是自己家裏炒了盤宮保雞丁,放幾天再熱熱,和剛出鍋就吃的口感真比不了一點。
老羅也說,要吃平民級別的鍋氣熱炒。
西貝當然心知肚明,否則也不會往這個方向營銷。
而且現切現做,是有溢價的。
但一邊聲稱明廚亮灶,一邊用著凍品,真有點太搞笑了。
除了顧客是現宰的,其餘都是預製的。
西貝不承認,他們說,我們不叫預製。
要是嚴格照相關部門對預製菜的定義,西貝確實能咬文嚼字。
根據這個定義,中央廚房不是預製菜。
經過洗淨、去皮、分切等簡單加工的未烹飪淨菜,也不是預製菜,而是食用農產品。
所以啊,西貝才有底氣那麽自信。
他們覺得,書上說不是,那就不是,你們顧客要覺得是,就等於沒讀過書。
但我是來吃飯的,不是來做閱讀理解的。
顧客對食物就三個要求,安全、口感、營養,你們後廚那些比我外甥女年紀都大的食材,瞅著哪個都難全部滿足。
還賣得那麽貴。
把閱讀理解玩明白的另有其人——西貝員工。
短短一句話,把西貝費勁心思裝好的鬆弛砸了個大半。
今天一上午,西貝又多了好幾條熱搜。
又是說停止開放後廚參觀的,又是發第二封致歉信的。
又是“華與華”公司被嘲笑領了西貝6000萬公關費,結果前線賈老板還在衝鋒呢,後方他們就率先對羅永浩投降了。
這就是你華子的兵法?
說句公道話,我要是西貝公關和華與華,麵對這樣一位老板,再多錢也不中用。
賈老板絕對想不到,他上躥下跳好幾天,反而幫助老鄉雞和薩莉亞的口碑直線上升。
老鄉雞是明確公開了預製和非預製的菜品占比。
薩莉亞則是因為人家真的便宜,而且對預製從沒藏著掖著。
雖然一度被吐槽後廚連一把刀都沒有,餐廳本質是個大微波爐。
但一個菜不到20,還要什麽自行車。
西貝那封致歉信我也看了,說要把中央廚房加工的菜品,轉移到門店加工,向胖東來學習。
等等,你們誰向誰學習還指不定呢。
還有網友說,要讓西貝去當上海中小學AB餐的供應商,用魔法打敗魔法。
上學吃這種菜,周末想改善夥食吃點西貝,結果又被西貝背刺。
可憐的小朋友們。
最後,關於餐飲安全,還想聊點有的沒的。
刷到好多評論說,把所有餐廳都做成透明後廚,所有食客一起監督,有用不?
我想說,就算透明後廚,咱不混餐飲業的普通人也看不出來名堂啊。
看到廚師拿出來一塊羊排,但誰知道這羊排到底從何而來、放了幾天?
2021年的時候,就有地方推行了一條“陽光廚房”舉措,要求外賣餐飲商家在平台頁麵視頻直播後廚。
結果,髒亂差依舊髒亂差,幽靈外賣還是幽靈外賣。
預製,可能隻是整個餐飲業問題的很小一部分。
就在網上吵的這幾天,《預製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草案已經通過審查,馬上就要進入公開意見征集階段了。
我相信,科學靠譜法律保障的預製菜標準製定出來,且嚴格執行。
即使是曾經讓所有家長抵製的“預製菜進校園”,都不會再遇到多少阻礙。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羅永浩和賈國龍雞同鴨講,西貝和網友對預製菜的理解都根本不在一個頻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