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先生告訴揚子晚報記者,事故發生於8月28日下午3時許,自己正和同事一起結束工作在返程途中。當時同事駕駛麵包車,自己坐在副駕位置,“當時幹完活太累太困,就睡著了,身體半邊在裏、半邊在外。”駕駛人朱先生回憶,由於當天天氣很炎熱,自己駕駛時擦汗導致方向盤發生了偏移,隨即,麵包車與右側的半掛式貨車發生了碰擦。“撞擊的第一時間我也打回了方向盤,但可能袁先生的右胳膊甩了出去,被半掛的左後保險杠擠壓了。”當場,袁先生的右臂“斷”了成三截,僅剩幾公分些許皮膚組織相連。
下午5點36分,因附近醫院無法處理此類重傷,袁先生被緊急轉送至南京市第一醫院。醫院骨科(含手外科)立即啟動綠色通道。盡管已經下班,擁有豐富斷肢再植經驗的主治醫師吳磊也第一時間趕回醫院,投入搶救準備。
吳磊回憶,患者在急診完成初步攝片後,便被迅速送入手術室。他與正在該院進修的西寧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醫生段睿共同協作,在顯微鏡下精細吻合血管與神經、修複受損組織。“手術曆時約四小時,最終成功接通胳膊,恢複了肢體血運,顯著降低了術後肌肉壞死的風險。可以說,這條胳膊‘活’下來了。”
9月4日上午,揚子晚報記者在病房見到袁先生時,他精神狀態良好。在術後ICU團隊、護理團隊的密切監測下,他的斷臂正逐步恢複。專家表示,目前術後一周,患者橈動脈搏動非常有力,肢體遠端溫度正常,表明肢體血運良好、存活狀態穩定。不過,術後功能恢複情況因人而異,後期還需要接受一係列分期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