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歲著名歌唱家米東風去世!與陸樹銘是結拜兄弟 死因讓人惋惜
代軍哥哥
2025-09-04 10:40:49
2025 年 9 月 3 日 21 時 25 分,我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歌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米東風因病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享年
66 歲。這位被譽為 "陝西歌劇王子"
的藝術家,用一生在舞台上塑造了張騫、司馬遷等不朽形象,卻最終未能戰勝胰腺疾病的侵襲。更令人唏噓的是,他與 "關羽"
飾演者陸樹銘這段跨越半生的結拜兄弟情,如今以生死相隔的方式畫上句點。
藝術史詩:從戰士歌手到歌劇裏程碑
米東風的藝術之路始於 17 歲的軍旅生涯。1977
年入伍後,他在蘭州軍區戰鬥歌舞團擔任演員,憑借在話劇《於無聲處》《深夜靜悄悄》和歌劇《慈母情》《軍營內外》中的出色表現,被部隊授予
"戰士歌手" 稱號。1979
年,他因一曲《再見吧,媽媽》打動蘭州軍區政委肖華,獲得更專業的藝術培養機會,從此開啟了歌唱生涯的全新征程。
1984 年調入陝西省歌舞劇院歌劇團後,米東風迎來了藝術創作的井噴期。他先後主演《芳草心》《秦俑暢想曲》《江姐》等多部經典歌劇,而
1992 年起主演的《張騫》《巫山神女》《司馬遷》三部大型原創歌劇,更是將其藝術成就推向巔峰。其中《張騫》被譽為
"中國歌劇史上劃時代的裏程碑",他憑借對絲綢之路開拓者張騫的完美詮釋,一舉斬獲第十屆中國戲劇 "梅花獎" 和第三屆
"文華表演獎"。
在 2006
年《張騫》的一次重要演出中,米東風在換場時不慎夾傷腳部,鮮血浸透靴子仍堅持完成演出,直到中場休息才露出滿是淤血的傷口。這種近乎執拗的敬業精神,正是他藝術生涯的生動寫照。從藝數十年間,他累計獲得三次
"文華表演獎"、兩次中國戲劇節 "優秀演員獎"、上海 "白玉蘭主角獎" 等諸多殊榮,更榮獲中國文聯 "德藝雙馨"
藝術家稱號,成為陝西聲樂界公認的領軍人物。
生死兄弟:與陸樹銘的《這壺老酒》情緣
在藝術成就之外,米東風與著名演員陸樹銘的結拜兄弟情同樣為人稱道。兩人不僅私交甚篤,更曾共同演唱經典歌曲《這壺老酒》,成為藝壇佳話。網友在得知米東風逝世消息後感歎:"他是陪伴他的兄弟陸樹銘去了,兩人生前就非常好"。
據知情人透露,米東風去年已察覺身體不適並帶病演出,他最後一次公開露麵是在 2024 年 2
月,為好友女兒的十八歲生辰獻唱《這壺老酒》。彼時他與陸樹銘的經典合唱仍縈繞耳畔,如今兩位藝術家卻相繼離世,令人扼腕。文化學者張龍回憶,米東風在生活中以
"豪爽熱忱" 著稱,是眾人信賴的 "好大哥",這種江湖義氣與藝術追求在他身上完美融合。
健康警示:胰腺疾病背後的生命無常
米東風的離世讓胰腺疾病這一 "沉默的殺手"
再次進入公眾視野。醫學資料顯示,胰腺疾病導致死亡的常見原因包括重症急性胰腺炎、胰腺癌、嚴重感染等,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可引發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晚期胰腺癌則常因侵犯周圍器官導致嚴重並發症。雖然米東風具體患病類型未被公開,但從其近年帶病演出的情況推測,可能經曆了較長時間的病痛折磨。
作為長期活躍在舞台上的藝術家,米東風的工作狀態或許間接增加了健康風險。歌劇表演需要極強的體力支撐和情感投入,長期高強度演出可能導致身體透支。醫學專家提醒,胰腺疾病早期症狀不明顯,中老年人尤其需要關注腹痛、消化不良等潛在信號,定期體檢對於早期發現和治療至關重要。
藝魂永駐:留給時代的文化遺產
米東風的逝世不僅是陝西文藝界的重大損失,更讓全國聲樂領域與歌劇舞台失去了一位兼具藝術高度與行業責任感的前輩。他留下的不僅是《張騫》《司馬遷》等經典劇目和《黃河船夫曲》等傳世歌聲,更有對民族聲樂與歌劇藝術的堅守與探索精神。
在培養後輩方麵,米東風同樣不遺餘力。他擔任西安音樂學院聲樂客座教授,主動為青年演員指導唱腔、分析角色,其學生中有多人在國際、國內賽事中獲獎。這種
"傳幫帶" 的奉獻精神,讓他的藝術生命得以在新一代從業者中延續。
米東風同誌的遺體告別儀式定於 2025 年 9 月 5 日早 8 時 40
分在西安殯儀館萬年廳舉行。正如文化學者張龍在悼詞中所寫:"公之音容雖隔塵壤,然《張騫》《司馬遷》之經典仍在氍毹流轉;其藝不朽,如終南翠柏經霜愈勁;其德長存,似渭水碧波曆久彌清。"
這位用歌聲丈量人生、用角色詮釋生命的藝術家,終將以藝術的形式永遠活在人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