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抽象經濟”爆改年輕人消費

“抽象經濟”爆改年輕人消費

文章來源: 吳曉波頻道 於 2025-08-31 02:15:5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抽象文化可能會逐漸式微,但新世代們總會創造新的文化形式來表達自我,市場也總會試圖將這些文化轉化為經濟活力。”

文 / 巴九靈

“每次跳操堅持不住了,我就假裝自己是教練。”

“英語學不動了,直接把小紅書設成英文版。”

社交媒體上,這類聽起來像段子、做起來卻高效的“怪異小竅門”,正在獲得俘獲年輕人的芳心——學習、減肥、家務、旅行、社交,都有網友分享的“邪修妙招”。

所謂“邪修”,原本是指仙俠小說裏偏離正統、走旁門左道的修煉方式,如今被網友用來形容這些不按套路、全靠自創,又真實有效的生活訣竅。

數據顯示,社交平台是“邪修”迷因爆發的核心陣地:抖音相關搜索詞下互動熱度超過1.9億;小紅書上,“邪修”詞條共計獲得7.3億瀏覽量、120.3萬討論量;微信指數顯示,“邪修”一詞自2025年突然爆發,風靡於整個夏天。

圖源:小紅書、微信指數

實際上,這股“萬物皆可邪修”熱潮,是年輕人身邊泛濫的“抽象文化”的生動注腳。從一種內容玩梗,到創新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再到對抽象產品的消費和追捧,“抽象”已然成為年輕群體的新生活方式。

從抽象文化說起

抽象文化的源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左右的網絡直播平台。彼時,一位遊戲主播的口頭禪“真是太抽象了”,及其創建的“抽象工作室”意外走紅。

他們打破傳統直播規範,以反常規、無厘頭和解構權威的表演方式,吸引了大批年輕觀眾。這個時期可以稱為“前抽象時代”,僅限於小眾直播圈子的內部梗,精神是“嘴臭”和“娛樂至死”。

而這兩年火熱的抽象風潮,剔除了早年的攻擊性和審醜性,逐漸演變成年輕人表達態度的新方式——不追求邏輯、不講究常理,用諧音梗、反諷、表情包等方式表達對現實的無奈與調侃。

比如“接下來的工作計劃:等放假”“薪盡自然涼”“生活把我打趴,嘿嘿,趴著好舒服”……這些“胡言亂語”的文案,把焦慮生活翻譯成一種戲謔的自嘲,精準擊中了年輕人的喜好。

圖源:小紅書

中國社會科學院2023年青年研究報告指出,抽象文化實際上是對傳統意義係統失效的一種回應。麵對社會現實和時代變化,年輕人選擇用幽默、反叛的方式解構嚴肅,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意義世界。

小紅書甚至將“抽象”評為2024年度關鍵詞,意味著“抽象”不僅成為年輕世代的主流社交文化,更成為這代人群體認同的標識。

這也吸引了不少品牌借勢營銷,想與年輕人“玩在一起”。不論是麥當勞、瑞幸咖啡等“弄潮兒”,還是騰訊會議、科大訊飛等“穩重卦”品牌,用諧音工牌梗收攬熱度與關注,又推動了抽象文化的更廣泛傳播和二次創作。

到了今天,抽象又從文化、精神層麵的流行,滲透到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和消費選擇,“抽象經濟”應運而生,諸如抽象演唱會、抽象擺件、抽象服飾等。

從抽象文化到抽象經濟

要說代表性的“抽象經濟”業態,莫過於抽象周邊商品的興起。

為了把上班調成度假模式,年輕人先是在工位貼上海浪畫報,給座椅套上“風水寶座”靠墊,再搭配三五個“壞心情急救箱”“我超愛上班的”抽象擺件,最後把保溫杯裏的養生茶換成解暑小甜水。

根據洞見研報調查數據,京東推出的“打工人發瘋裝備庫”,整合了降噪耳機、桌麵拳擊靶等200多個品類產品,配合“買解壓神器送情緒急救指南”活動,3個月內相關品類銷量增長了120%。

類似的,器官造型的玩偶、荒誕風格的文創產品等也成為熱銷的抽象商品。電商平台上,精神科出院留念帆布袋累積銷量已經超過200萬,購買者多為18—25歲的年輕群體。

各大醫院還借勢抽象文創,成功晉升“科學界的雍和宮”,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前往打卡和消費。器官版jellycat,哪裏不行買哪裏,帶回去擺在床頭圖個吉利。最搶手的腦子器官毛絨玩具,還被打工人擺在工位上,成了他們的職場護身符。

圖源:小紅書

可以說,這些產品通過將抽象文化符號的實體化,滿足了年輕人的情感表達和身份認同需求。不過,這股熱潮遠不止於文創周邊。

不同於傳統講究唱功、舞美的明星演唱會,某網紅的抽象演唱會融合了荒誕表演、互動梗和沉浸式體驗,門票價格從99元到666元不等,從河南商丘到北京杭州場場售罄,顯示出抽象文化強大的商業變現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抽象經濟還催生了新型職業機會。招聘網站上,除了傳統的“內容策劃師”“社交媒體運營”等職位外,還出現了“抽象劇情編導”“抽象演員”等新興崗位。

圖源:招聘軟件

某文化傳媒公司的招聘信息顯示,熟悉抽象文化的創意人才月薪遠高於傳統文案崗位。這些職位要求應聘者不僅熟悉網絡流行文化,還要具備將抽象元素轉化為商業價值的能力。

誠然,會玩“抽象”已然成為品牌當下吸引年輕人的重要能力。

有的品牌獨自整活,用抽象驅動新品研發。見手青味酸奶、labubu抽象娃衣、越醜越抽象的盲盒擺件等,產品自身就是“梗”,觸發社交傳播。

有的品牌跨界聯名,把商業合作變成用戶能親自下場的娛樂事件。比如瑞幸和多鄰國的抽象婚禮,網友不僅在評論區上演婚禮輕喜劇,還把購買聯名新品戲稱為“隨份子”。

還有的品牌集體造梗,低成本吸引人氣。最近,看一個商場的熱鬧與否和緊跟潮流,年輕人的判斷標準是它們的大屏——“肯優麥瑞蜜”因“Can you marry me”的諧音,成為這次抽象玩梗的關鍵詞。

圖源:小紅書

借助“抽象文化”的營銷,品牌靠的不再是過去的“正經推銷”,而是一次次低成本的情緒參與方式,讓消費者在“花小錢買樂子”的同時,完成與品牌的記憶綁定。

以無意義抵抗無意義

曆史上,也有類似現象。

1960年代的美國,越戰陰影籠罩、種族衝突加劇、社會信任崩塌,許多年輕人開始形成反戰爭、反主流的思想,轉而追求愛與和平、精神解放。

他們留起長發、穿花襯衫、聽搖滾樂,在嬉皮公社中群居度日,流行起手工串珠、紮染T恤——這些看似荒誕、無用的東西,成了他們“拒絕意義”“對抗秩序”的象征。

一些品牌從中看到了機會。1967年,為了支持嬉皮士的藝術活動“愛之夏”,大眾汽車特別推出了限量版Love Bug甲殼蟲車型,價格親民、造型個性,迅速在嬉皮士中風靡。

1970年,大眾賣出了57萬輛甲殼蟲汽車,其中80%都被嬉皮士們繪上各式塗鴉。僅僅兩年後,大眾甲殼蟲成功取代了福特T型車,成為全球總產量最大的單一大眾車型。

古董甲殼蟲汽車穿梭城市街頭

嬉皮士文化、嬉皮士美學還深刻影響了一係列品牌。喬布斯將自己定義為嬉皮士,其推崇的反主流、反權威、返璞歸真的理念,正體現在蘋果產品幹淨、簡潔、無冗餘的設計風格中;拉夫勞倫的同名服裝品牌,在“愛之夏”運動爆發的同年,推出了寬大且色彩鮮豔的領帶……

回過頭來看,嬉皮士文化看似反叛、荒誕的精神與審美,深刻影響了當時的商業形態,直到今天,這股文化仍然滲透在現代生活與創意產業中。

日本1990年代的經濟低迷期,也出現了類似的“無厘頭文化”興盛。漫才(日本喜劇形式)、搞笑綜藝和荒誕漫畫大行其道,這些娛樂文化內容成為當時經濟低穀中的一抹亮色。

日本車站內的漫畫牆

回到今天,觀察這些文化流行的時代與國家,幾乎都逃不出經濟下行、階層固化、年輕人迷茫的大環境——當“努力”的杠杆失靈、當“意義”的敘事破產,年輕一代往往不再執著於“成功”,轉而用一種輕盈、荒誕的方式來回應世界。

抽象文化與抽象經濟的興起,既反映了當代青年的精神困境與創造性應對,也體現了市場對文化資源的強大吸納能力。在這個意義上,抽象不僅是一種文化實踐,也是一麵鏡子,照出我們這個時代的矛盾與活力。

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代際的更替,抽象文化可能會逐漸式微,被新的文化形式所取代,但不變的是:新世代們總會創造新的文化形式來表達自我,市場也總會試圖將這些文化轉化為經濟活力。

參考資料:

1.《“發瘋”不是“真瘋”:商業新賽道的行業透視》,洞見研報,2025.7.24

2.《消費行業專題報告:情緒價值消費時代》,國泰君安證券,2024.4.1

3.《“垮掉”的嬉皮士文化,竟成了偉大品牌的孵化器|小趨勢觀察眼》,頂尖文案TOPYS,2022.10.25

4.《搞抽象,怎麽成為了一種時代精神?》,青年誌Youthology,2024.9.26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宣布對這大國免簽!機票瞬時搜索量飆漲
勤勞才有飯吃!美新規生效:240萬人一夜丟福利
韓議長與金正恩握手對話 韓媒:金正恩隻回一個字
洪秀柱現身天安門城樓!站王岐山張高麗身後
楊蘭蘭再添兩項“嚴重”指控 最高恐麵臨7年監禁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習近平沒提美國幫助中國獲自由 感到驚訝
中國民眾如何看待93閱兵:中國排麵,憶苦思甜,調侃鄰國
93閱兵觀察:從新武器看中國軍事力量的五大訊號
特朗普承認自己看了中國閱兵:美麗、印象深刻
北京閱兵唯一“嬌點” 女民兵方隊如挑選女模(視頻)
千名衛生部員工聯名促小肯尼迪辭職 指其危害公共健康
日本前首相鳩山出席"抗日閱兵",日網氣炸怒噴賣國賊
閱兵重點不是核武?CNN:雷射防空武器最是關鍵
"習近平,普京,金正恩三人曆史性同框",網友怎麽說
環時:射程覆蓋全球究竟意味著什麽?背後深意
習普私聊器官移植是“故意流出”?對外傳遞1信號!
川普發文:向正密謀反美的普京金正恩致最真誠慰問
鍾南山參加閱兵 戴"勳章"搶眼 講述日軍轟炸經曆
習普金同框佔據國際版麵 學者:北京才不怕被視為同路人
美軍擊沉委國運毒船 川普公布畫麵:殲11恐怖分子
普京:川普說中俄朝”密謀反美“是幽默 這沒人說他壞話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抽象經濟”爆改年輕人消費

吳曉波頻道 2025-08-31 02:15:56



“抽象文化可能會逐漸式微,但新世代們總會創造新的文化形式來表達自我,市場也總會試圖將這些文化轉化為經濟活力。”

文 / 巴九靈

“每次跳操堅持不住了,我就假裝自己是教練。”

“英語學不動了,直接把小紅書設成英文版。”

社交媒體上,這類聽起來像段子、做起來卻高效的“怪異小竅門”,正在獲得俘獲年輕人的芳心——學習、減肥、家務、旅行、社交,都有網友分享的“邪修妙招”。

所謂“邪修”,原本是指仙俠小說裏偏離正統、走旁門左道的修煉方式,如今被網友用來形容這些不按套路、全靠自創,又真實有效的生活訣竅。

數據顯示,社交平台是“邪修”迷因爆發的核心陣地:抖音相關搜索詞下互動熱度超過1.9億;小紅書上,“邪修”詞條共計獲得7.3億瀏覽量、120.3萬討論量;微信指數顯示,“邪修”一詞自2025年突然爆發,風靡於整個夏天。

圖源:小紅書、微信指數

實際上,這股“萬物皆可邪修”熱潮,是年輕人身邊泛濫的“抽象文化”的生動注腳。從一種內容玩梗,到創新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再到對抽象產品的消費和追捧,“抽象”已然成為年輕群體的新生活方式。

從抽象文化說起

抽象文化的源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左右的網絡直播平台。彼時,一位遊戲主播的口頭禪“真是太抽象了”,及其創建的“抽象工作室”意外走紅。

他們打破傳統直播規範,以反常規、無厘頭和解構權威的表演方式,吸引了大批年輕觀眾。這個時期可以稱為“前抽象時代”,僅限於小眾直播圈子的內部梗,精神是“嘴臭”和“娛樂至死”。

而這兩年火熱的抽象風潮,剔除了早年的攻擊性和審醜性,逐漸演變成年輕人表達態度的新方式——不追求邏輯、不講究常理,用諧音梗、反諷、表情包等方式表達對現實的無奈與調侃。

比如“接下來的工作計劃:等放假”“薪盡自然涼”“生活把我打趴,嘿嘿,趴著好舒服”……這些“胡言亂語”的文案,把焦慮生活翻譯成一種戲謔的自嘲,精準擊中了年輕人的喜好。

圖源:小紅書

中國社會科學院2023年青年研究報告指出,抽象文化實際上是對傳統意義係統失效的一種回應。麵對社會現實和時代變化,年輕人選擇用幽默、反叛的方式解構嚴肅,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意義世界。

小紅書甚至將“抽象”評為2024年度關鍵詞,意味著“抽象”不僅成為年輕世代的主流社交文化,更成為這代人群體認同的標識。

這也吸引了不少品牌借勢營銷,想與年輕人“玩在一起”。不論是麥當勞、瑞幸咖啡等“弄潮兒”,還是騰訊會議、科大訊飛等“穩重卦”品牌,用諧音工牌梗收攬熱度與關注,又推動了抽象文化的更廣泛傳播和二次創作。

到了今天,抽象又從文化、精神層麵的流行,滲透到年輕人的日常生活和消費選擇,“抽象經濟”應運而生,諸如抽象演唱會、抽象擺件、抽象服飾等。

從抽象文化到抽象經濟

要說代表性的“抽象經濟”業態,莫過於抽象周邊商品的興起。

為了把上班調成度假模式,年輕人先是在工位貼上海浪畫報,給座椅套上“風水寶座”靠墊,再搭配三五個“壞心情急救箱”“我超愛上班的”抽象擺件,最後把保溫杯裏的養生茶換成解暑小甜水。

根據洞見研報調查數據,京東推出的“打工人發瘋裝備庫”,整合了降噪耳機、桌麵拳擊靶等200多個品類產品,配合“買解壓神器送情緒急救指南”活動,3個月內相關品類銷量增長了120%。

類似的,器官造型的玩偶、荒誕風格的文創產品等也成為熱銷的抽象商品。電商平台上,精神科出院留念帆布袋累積銷量已經超過200萬,購買者多為18—25歲的年輕群體。

各大醫院還借勢抽象文創,成功晉升“科學界的雍和宮”,吸引了大批年輕人前往打卡和消費。器官版jellycat,哪裏不行買哪裏,帶回去擺在床頭圖個吉利。最搶手的腦子器官毛絨玩具,還被打工人擺在工位上,成了他們的職場護身符。

圖源:小紅書

可以說,這些產品通過將抽象文化符號的實體化,滿足了年輕人的情感表達和身份認同需求。不過,這股熱潮遠不止於文創周邊。

不同於傳統講究唱功、舞美的明星演唱會,某網紅的抽象演唱會融合了荒誕表演、互動梗和沉浸式體驗,門票價格從99元到666元不等,從河南商丘到北京杭州場場售罄,顯示出抽象文化強大的商業變現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抽象經濟還催生了新型職業機會。招聘網站上,除了傳統的“內容策劃師”“社交媒體運營”等職位外,還出現了“抽象劇情編導”“抽象演員”等新興崗位。

圖源:招聘軟件

某文化傳媒公司的招聘信息顯示,熟悉抽象文化的創意人才月薪遠高於傳統文案崗位。這些職位要求應聘者不僅熟悉網絡流行文化,還要具備將抽象元素轉化為商業價值的能力。

誠然,會玩“抽象”已然成為品牌當下吸引年輕人的重要能力。

有的品牌獨自整活,用抽象驅動新品研發。見手青味酸奶、labubu抽象娃衣、越醜越抽象的盲盒擺件等,產品自身就是“梗”,觸發社交傳播。

有的品牌跨界聯名,把商業合作變成用戶能親自下場的娛樂事件。比如瑞幸和多鄰國的抽象婚禮,網友不僅在評論區上演婚禮輕喜劇,還把購買聯名新品戲稱為“隨份子”。

還有的品牌集體造梗,低成本吸引人氣。最近,看一個商場的熱鬧與否和緊跟潮流,年輕人的判斷標準是它們的大屏——“肯優麥瑞蜜”因“Can you marry me”的諧音,成為這次抽象玩梗的關鍵詞。

圖源:小紅書

借助“抽象文化”的營銷,品牌靠的不再是過去的“正經推銷”,而是一次次低成本的情緒參與方式,讓消費者在“花小錢買樂子”的同時,完成與品牌的記憶綁定。

以無意義抵抗無意義

曆史上,也有類似現象。

1960年代的美國,越戰陰影籠罩、種族衝突加劇、社會信任崩塌,許多年輕人開始形成反戰爭、反主流的思想,轉而追求愛與和平、精神解放。

他們留起長發、穿花襯衫、聽搖滾樂,在嬉皮公社中群居度日,流行起手工串珠、紮染T恤——這些看似荒誕、無用的東西,成了他們“拒絕意義”“對抗秩序”的象征。

一些品牌從中看到了機會。1967年,為了支持嬉皮士的藝術活動“愛之夏”,大眾汽車特別推出了限量版Love Bug甲殼蟲車型,價格親民、造型個性,迅速在嬉皮士中風靡。

1970年,大眾賣出了57萬輛甲殼蟲汽車,其中80%都被嬉皮士們繪上各式塗鴉。僅僅兩年後,大眾甲殼蟲成功取代了福特T型車,成為全球總產量最大的單一大眾車型。

古董甲殼蟲汽車穿梭城市街頭

嬉皮士文化、嬉皮士美學還深刻影響了一係列品牌。喬布斯將自己定義為嬉皮士,其推崇的反主流、反權威、返璞歸真的理念,正體現在蘋果產品幹淨、簡潔、無冗餘的設計風格中;拉夫勞倫的同名服裝品牌,在“愛之夏”運動爆發的同年,推出了寬大且色彩鮮豔的領帶……

回過頭來看,嬉皮士文化看似反叛、荒誕的精神與審美,深刻影響了當時的商業形態,直到今天,這股文化仍然滲透在現代生活與創意產業中。

日本1990年代的經濟低迷期,也出現了類似的“無厘頭文化”興盛。漫才(日本喜劇形式)、搞笑綜藝和荒誕漫畫大行其道,這些娛樂文化內容成為當時經濟低穀中的一抹亮色。

日本車站內的漫畫牆

回到今天,觀察這些文化流行的時代與國家,幾乎都逃不出經濟下行、階層固化、年輕人迷茫的大環境——當“努力”的杠杆失靈、當“意義”的敘事破產,年輕一代往往不再執著於“成功”,轉而用一種輕盈、荒誕的方式來回應世界。

抽象文化與抽象經濟的興起,既反映了當代青年的精神困境與創造性應對,也體現了市場對文化資源的強大吸納能力。在這個意義上,抽象不僅是一種文化實踐,也是一麵鏡子,照出我們這個時代的矛盾與活力。

未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代際的更替,抽象文化可能會逐漸式微,被新的文化形式所取代,但不變的是:新世代們總會創造新的文化形式來表達自我,市場也總會試圖將這些文化轉化為經濟活力。

參考資料:

1.《“發瘋”不是“真瘋”:商業新賽道的行業透視》,洞見研報,2025.7.24

2.《消費行業專題報告:情緒價值消費時代》,國泰君安證券,2024.4.1

3.《“垮掉”的嬉皮士文化,竟成了偉大品牌的孵化器|小趨勢觀察眼》,頂尖文案TOPYS,2022.10.25

4.《搞抽象,怎麽成為了一種時代精神?》,青年誌Youthology,2024.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