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
國家統一實施的免保育教育費政策覆蓋所有幼兒園大班兒童,預計今年秋季學期惠及約1200萬人。
免保育教育費補助資金由央地財政共擔,對中西部地區予以傾斜,今年秋季學期有望減少家庭支出約200億元。
中央財政需要承擔的年保育教育費補助資金將於近日下達。
8月7日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請財政部副部長郭婷婷和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逐步推行免費學前教育政策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免保育教育費政策覆蓋所有幼兒園大班兒童
財政部副部長郭婷婷表示,國家統一實施的免保育教育費政策覆蓋所有幼兒園大班兒童,預計今年秋季學期將惠及約1200萬人。
免保育教育費政策將適時完善
綜合考慮我國國情,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從幼兒園大班開始免保育教育費,確保政策可持續。後續將適時研究完善政策措施,讓更多孩子享受到政策紅利。
免保育教育費補助資金由央地財政共擔
免保育教育費補助資金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擔,中央財政拿大頭,對中西部地區予以傾斜。各地統籌安排中央補助資金和自有財力,確保及時足額撥付資金,保障這項惠民政策順利實施。
免保育教育費補助資金對中西部地區予以傾斜
免保育教育費補助資金由中央與地方共同分擔,中央財政拿大頭,對中西部地區予以傾斜。各地統籌安排中央補助資金和自有財力,確保及時足額撥付資金,保障這項惠民政策順利實施。
免保育教育費政策今年秋季學期有望減少家庭支出約200億元
保育教育費占家庭學前教育總支出的比例較高,免除費用後,家庭的教育支出將有效降低。僅今年秋季一個學期,全國財政將增加支出約200億元,相應減少家庭支出200億元。
保育教育費按照什麽標準免?財政部詳解
國辦《意見》明確,按照地方有關部門製定的公辦園保育教育費收費標準執行,也就是說:對公辦園兒童原來收多少,現在就免多少;對在教育部門批準設立的民辦園就讀的適齡兒童,參照民辦園所在地的同類型公辦園免除水平,相應減免保育教育費。比如,某個民辦園經批準的保育教育費收費標準是每人每月800元,所在地同類型公辦園的保育教育費收費標準為500元;政策實施後,公辦園大班兒童就不用再交保育教育費了,民辦園大班兒童隻需交差額部分,也就是300元。
繼續通過現有資金渠道 支持地方健全學前教育投入機製
學前教育法對地方政府健全學前教育機製作了具體規定,近期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對此再次做了強調。考慮到持續加大投入力度是推動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的重要支撐,國辦的《意見》再次對相關規定進行了重申,要求各省要認真落實學前教育法,堅持保基本、保普惠,進一步健全學前教育投入機製,製定並落實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相關生均財政補助標準,提升辦園質量和水平。下一步,我們將會同教育部加強對地方工作指導,同時繼續通過現有資金渠道,支持地方健全學前教育投入機製。
中央財政需要承擔的年保育教育費補助資金將於近日下達
財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長許留慶表示,財政部已經安排了中央財政需要承擔的年保育教育費補助資金,將於近日下達。同時,指導地方抓緊製定細化工作的措施,指導各省結合地方實際,分類細化省域內免保育教育費財政補助標準,盡快製定具體實施方案,其中部分地區此前已經實施學前教育資助的,要做好政策銜接。
2013年至2024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學前教育轉移支付資金達2209億元
2013年至2024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學前教育轉移支付的資金達到2209億元,帶動各方不斷加大投入力度。
適時研究建立統一的家庭經濟困難兒童等群體資助政策
教育部財務司司長劉玉光表示,從2011年起,各地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補助的原則,逐步建立起以政府資助為主,幼兒園和社會資助為輔的學前教育資助體係。教育部將指導各地綜合考慮人口變化、地方財力狀況等因素,進一步完善家庭經濟困難等群體的資助政策與免保育教育費政策形成合力,做好兜底保障。財政部、教育部兩部門將適時研究建立統一的家庭經濟困難兒童等群體的資助政策。
嚴格把握幼兒園設立條件 加強幼兒園辦學資質審核
2024年我國學前教育毛入園率92%,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教育部會同財政部等相關部門將進一步推動各地規範辦學,規範辦園行為,提升辦園質量。嚴格把握幼兒園設立條件,加強幼兒園辦學資質審核,加強過程監管,通過動態監管、信息備案、公開公示等方式,守牢規範辦園的底線和師生安全的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