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美國向廣島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如何改變了日本?

美國向廣島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如何改變了日本?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 於 2025-08-06 22:20:11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目前全球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有九個,這種武器能在瞬間摧毀和輻射人類定居地。但核武器隻被使用過兩次,那是在80年前,當時隻有一個國家掌握這種剛起步的毀滅性技術。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西部城市廣島投下一枚原子彈,人們認為這個極端行動加速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投降。一架名為“埃諾拉·蓋伊”的美國轟炸機投下了這枚重達約4.4噸的原子彈,原子彈在距離地麵600多米的空中引爆,形成巨大的蘑菇雲,以高達4000攝氏度的高溫將這座城市烤焦。到當年年底,原子彈爆炸及其核輻射影響奪走了約14萬人的生命。

三天後,另一架美國轟炸機在日本西南部城市長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彈,造成那裏的7萬人死亡。這兩座城市被摧毀數天後,日本宣布投降,結束了其長達數十年的殘暴征服戰爭。但這兩次轟炸也宣告了一個更可怕時代的到來,這是一個人類的創新可能引發規模空前的死亡和破壞的時代。

1945年8月9日,美國在日本港口城市長崎投下原子彈後,爆炸產生的煙霧上升到1.8萬多米的高空。United States Air Force

被夷為平地的廣島在重建過程中,也將自己奉獻給了和平事業。原子彈爆炸的幸存者們一直致力於推動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但80年過去了,這個夢想已在逐漸渺茫。日本的三個鄰國——俄羅斯、中國、朝鮮——都是擁核國家,而日本依靠美國為其提供核保護傘。隨著太平洋地區緊張局勢的加劇,以及核毀滅親曆記憶的逐漸消退,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懷疑國家不惜任何代價維護和平的承諾。

日本為什麽在“二戰”後全力推行和平主義?

是美國人強迫它那樣做的。大日本帝國武裝力量殘暴地入侵了亞洲大部分地區,偷襲了珍珠港,而且日本軍國主義者願意為帝國犧牲一代年輕士兵的性命,這些原因使獲勝的美國堅定地認為,再也不能讓日本發動戰爭。

日本的所謂“和平憲法”是美國人起草的,美國曾占領日本近七年。該憲法規定日本“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其第九條一直被解讀為日本永遠不得擁有具備進攻能力的軍隊。

作為對日本放棄戰爭的回報,美國承諾在日本受到攻擊時提供防衛。美日安全條約讓日本成了核威懾理論的受益者,該理論認為,對核報複的懼怕能阻止先發製人的核打擊。

那為什麽日本有軍隊呢?

考慮到憲法中的這些限製,日本的軍隊叫自衛隊。日本自衛隊不能在國際衝突中參與戰鬥。但憲法並不阻止日本擴充軍備,以應對來自中國等亞洲鄰國的潛在威脅。但反過來,由於日本的“二戰”行為,中國等鄰國也對日本的重新武裝感到擔憂。如果國防預算持續增長的話,日本將很快躋身於世界上軍費開支最高的國家行列。所有這些現代化裝備理論上僅用於防禦目的,但日本國內關於本國全球軍事地位的爭論已變得日益激烈。

 日本民眾如何看待本國重整軍備?

雖然許多老一輩擔心日本對和平主義的承諾正在減弱,但年輕的日本人普遍更為樂觀。支持軍事擴張者表示,不應該永遠強迫日本采取被動防禦姿態,尤其是在太平洋地區的安全威脅日益加劇的時候。(除了超級大國在東亞地區的角逐,日本也與中國、俄羅斯,以及朝鮮和韓國有領土爭端。)這些人擔心美國也許不會總為日本提供安全保障,尤其是在特朗普總統領導下,他批評日本過度依賴美國軍事基地的存在。

隨著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的親曆記憶逐漸消失,大多數日本人現已不太了解那些灼熱證言,那些證言曾支持了日本的和平主義和不擁核立場。以修改憲法第九條為目的的“日本會議”是一個極端民族主義的政治團體,它在執政的自民黨議員中獲得了顯著支持。修憲曾經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現在已成為一個政治話題。

核武器問題呢?

代表原子彈受害者的組織“日本被團協”去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該組織為實現一個無核武世界所做的努力。但日本從未簽署過《禁止核武器條約》。2023年,時任日本首相的岸田文雄在廣島(岸田文雄的家族來自廣島)為七國集團峰會作東時,支持了一項暗示核威懾可能帶來某種形式和平的峰會聲明。

岸田文雄的立場反映了日本國內不斷增長的一種情緒:雖然核武器很危險,徹底消除核武器是一個崇高的理想,但現實世界也需要威懾力和強勁的防禦能力。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7)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全網瘋傳王鶴棣27分鍾私人通話錄音!法律怎麽說?
網友偶遇劉強東:在夜市用塑料碗和鄉親們喝酒
沙利文:4年白幹 當初拉來遏華的盟友現在罵美國
莫迪抵天津 印僑民熱烈歡迎 觀賞中國藝術家歌舞
售價55500元 LV龍蝦造型手袋引發熱議 網友吐槽




24小時討論排行

普丁專訪痛批日本恢複軍國主義,強調中俄"合作抗日"
澤連斯基最新發聲:俄軍集結多達10萬人,準備進攻
官方披露珍貴檔案 蘇聯援華抗日絕密行動曝光
特朗普政府的“Gay天團”,在白宮內構建了一個權力網絡
行程披露!普京在華停留如此之久,實屬罕見
日媒揭談判代表取消赴美行程原因:美要日買大米
中資老板毒死富士山樹木案宣判:獲刑1年
美新國防戰略草案 萬斯言論扮關鍵 點名台灣戰略要角
可怕!華裔妻子在離婚聽證會前夜硫酸潑向白人丈夫
“並非針對魯迅”,投訴魯迅夾煙牆畫當事人致歉
普京訪華前夕,莫斯科隨處可見中國影響力的印記
哈瑪斯證實:軍事領導人慘遭以軍擊斃,痛批以色列"暴君"
盧卡申科:我很快就要成為白俄羅斯的“中國人”了
習莫普天津會晤:金磚國家被特朗普越挫越旺?
反對川普!芝加哥非裔市長"簽行政命命":抵製鎮壓移民
“複活”離體豬頭,專訪器官醫學開拓者何曉順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美國向廣島長崎投下的原子彈如何改變了日本?

紐約時報 2025-08-06 22:20:11

目前全球擁有核武器的國家有九個,這種武器能在瞬間摧毀和輻射人類定居地。但核武器隻被使用過兩次,那是在80年前,當時隻有一個國家掌握這種剛起步的毀滅性技術。

1945年8月6日,美國在日本西部城市廣島投下一枚原子彈,人們認為這個極端行動加速了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投降。一架名為“埃諾拉·蓋伊”的美國轟炸機投下了這枚重達約4.4噸的原子彈,原子彈在距離地麵600多米的空中引爆,形成巨大的蘑菇雲,以高達4000攝氏度的高溫將這座城市烤焦。到當年年底,原子彈爆炸及其核輻射影響奪走了約14萬人的生命。

三天後,另一架美國轟炸機在日本西南部城市長崎投下了第二枚原子彈,造成那裏的7萬人死亡。這兩座城市被摧毀數天後,日本宣布投降,結束了其長達數十年的殘暴征服戰爭。但這兩次轟炸也宣告了一個更可怕時代的到來,這是一個人類的創新可能引發規模空前的死亡和破壞的時代。

1945年8月9日,美國在日本港口城市長崎投下原子彈後,爆炸產生的煙霧上升到1.8萬多米的高空。United States Air Force

被夷為平地的廣島在重建過程中,也將自己奉獻給了和平事業。原子彈爆炸的幸存者們一直致力於推動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但80年過去了,這個夢想已在逐漸渺茫。日本的三個鄰國——俄羅斯、中國、朝鮮——都是擁核國家,而日本依靠美國為其提供核保護傘。隨著太平洋地區緊張局勢的加劇,以及核毀滅親曆記憶的逐漸消退,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懷疑國家不惜任何代價維護和平的承諾。

日本為什麽在“二戰”後全力推行和平主義?

是美國人強迫它那樣做的。大日本帝國武裝力量殘暴地入侵了亞洲大部分地區,偷襲了珍珠港,而且日本軍國主義者願意為帝國犧牲一代年輕士兵的性命,這些原因使獲勝的美國堅定地認為,再也不能讓日本發動戰爭。

日本的所謂“和平憲法”是美國人起草的,美國曾占領日本近七年。該憲法規定日本“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其第九條一直被解讀為日本永遠不得擁有具備進攻能力的軍隊。

作為對日本放棄戰爭的回報,美國承諾在日本受到攻擊時提供防衛。美日安全條約讓日本成了核威懾理論的受益者,該理論認為,對核報複的懼怕能阻止先發製人的核打擊。

那為什麽日本有軍隊呢?

考慮到憲法中的這些限製,日本的軍隊叫自衛隊。日本自衛隊不能在國際衝突中參與戰鬥。但憲法並不阻止日本擴充軍備,以應對來自中國等亞洲鄰國的潛在威脅。但反過來,由於日本的“二戰”行為,中國等鄰國也對日本的重新武裝感到擔憂。如果國防預算持續增長的話,日本將很快躋身於世界上軍費開支最高的國家行列。所有這些現代化裝備理論上僅用於防禦目的,但日本國內關於本國全球軍事地位的爭論已變得日益激烈。

 日本民眾如何看待本國重整軍備?

雖然許多老一輩擔心日本對和平主義的承諾正在減弱,但年輕的日本人普遍更為樂觀。支持軍事擴張者表示,不應該永遠強迫日本采取被動防禦姿態,尤其是在太平洋地區的安全威脅日益加劇的時候。(除了超級大國在東亞地區的角逐,日本也與中國、俄羅斯,以及朝鮮和韓國有領土爭端。)這些人擔心美國也許不會總為日本提供安全保障,尤其是在特朗普總統領導下,他批評日本過度依賴美國軍事基地的存在。

隨著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的親曆記憶逐漸消失,大多數日本人現已不太了解那些灼熱證言,那些證言曾支持了日本的和平主義和不擁核立場。以修改憲法第九條為目的的“日本會議”是一個極端民族主義的政治團體,它在執政的自民黨議員中獲得了顯著支持。修憲曾經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現在已成為一個政治話題。

核武器問題呢?

代表原子彈受害者的組織“日本被團協”去年被授予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該組織為實現一個無核武世界所做的努力。但日本從未簽署過《禁止核武器條約》。2023年,時任日本首相的岸田文雄在廣島(岸田文雄的家族來自廣島)為七國集團峰會作東時,支持了一項暗示核威懾可能帶來某種形式和平的峰會聲明。

岸田文雄的立場反映了日本國內不斷增長的一種情緒:雖然核武器很危險,徹底消除核武器是一個崇高的理想,但現實世界也需要威懾力和強勁的防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