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驚現“萬箭穿心大樓” 是前衛還是翻車現場?
日本設計小站
2025-08-03 10:14:48
網友戲稱的“萬箭穿心大樓”是前衛設計還是翻車現場?
最近,在北京西三環黃金地段,一棟名為“蓮熙嘉園”的住宅樓引發熱議。
北京西三環蓮熙嘉園(日本設計小站提供)
? 北京“萬箭穿心”大樓蓮熙嘉園引網民熱議,到底是建築藝術還是居住功能最該優先考量?
魔幻的樓體造型、黑白相間的外立麵,稜角凸出的幾何結構,讓它在一片方正規整的居民樓中顯得格格不入!
據說凸起的方塊,既不是陽台,也不是空調外機台,僅僅是設計師用來裝飾!
據說凸起的方塊,既不是陽台,也不是空調外機台,僅僅是設計師用來裝飾(日本設計小站提供)
被網友稱為“黑白雙煞”的蓮熙嘉園,打破常規的建築形態,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在周邊清一色傳統住宅造型的對比下,設計師用尖鋭的折線與體塊切割,試圖衝破住宅設計同質化的桎梏。
但現實情況是,這座設計師眼中的“藝術品”,正遭遇著落地後的尷尬。根據住戶們的反饋,人員密度過高,像“鴿子籠”。
站在樓下抬頭仰望漆黑一片,隻有巨物的壓迫感!入口處的樓梯更窄得像“一線天”。
這座標新立異的建築,似乎正在用居住舒適度為設計創新買單。
這讓我們不得不思考:當建築被賦予過多藝術追求時,是否背離了居住空間的本質屬性?20世紀建築界關於“形式與功能”的百年論戰,在這個案例中再次浮現。
現代主義強調的“功能先行”和後現代主義主張的“藝術表達”,在住宅建築領域始終難以完美調和。當然,這並非否定建築創新的價值。但住宅創新的尺度,應該建立在對居住功能的尊重之上。
那些傳世的優秀居住建築,從來都是將藝術性悄然融入功能性之中,而非淩駕其上。當我們在城市中尋找“詩意的棲居”,或許更需要的是潤物無聲的設計智慧,而非簡單粗暴的視覺衝擊。
畢竟,房子首先是用來住的,然後才是用來看的。那麽,你們怎麽看?建築究竟是該追求藝術表達,還是優先滿足居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