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本月早些時候,相關企業已接到美國商務部通知,恢複乙烷等產品對華出口。對於特朗普政府一度妄圖用乙烷對中國“卡脖子”,美國能源巨頭產品合作夥伴公司(EPD)聯合首席執行官吉姆·蒂格(Jim
Teague)7月28日公開表達了不滿。
蒂格是特朗普的支持者,個人曾向特朗普捐贈資金。但他在當天的公司財報電話會議上發出警告,特朗普政府若繼續將化石燃料出口“武器化”,隻會適得其反,最終傷及美國出口商自身。
在5月底和6月初,美國政府曾以“中國限製稀土產品出口”為由,對乙烷等產品的對華出口進行了限製。但在6月25日,美國商務部曾修改了部分政策,表示相關生產商和貿易商“可以在開往中國的船隻上裝載乙烷產品,但未經授權不得在中國卸貨”。
乙烷是全球最常見的石化和塑料生產基礎原料。中國是美國乙烷的最大進口國,美國則是唯一主要的乙烷出口國。目前,美國約一半乙烷出口流向中國,而這些貨物很難轉銷其他國家。
受限製措施影響,6月美國對華乙烷出口量降至每日5.7萬桶,創曆史新低。
美國能源巨頭產品合作夥伴公司(EPD)聯合首席執行官吉姆·蒂格
“我們很清楚將美國能源出口武器化的風險。”蒂格在電話會議中說,“這種行為很少能傷害到預定目標,而且往往會適得其反,對我們自己的行業造成更大傷害。”
“幸運的是,本屆政府理解能源和全球貿易的重要性,即便(美國)商務部可能需要一點提醒,”
他說,“但不幸的是,我們未來可能麵臨類似的挑戰。”
該公司執行副總裁托尼·喬瓦內克(Tony Chovanec)也表示,美國政府的限製令導致公司至少失去了一位非中國客戶。
他指出:“商務部的這種做法造成的問題是,當你就這樣切斷與交易方的聯係時,實際上損害了美國在可靠供應和能源安全方麵的品牌形象。這確實造成了幹擾,短期內,我們尚能憑借多樣化的合同組合加以應對。”
盡管美國已恢複乙烷出口,但東戴利分析公司在一份新報告中稱,中國可能會尋求美國乙烷的替代供應源,以避免地緣政治幹擾。中國可能會推動中東和歐洲國家進一步擴大乙烷出口,以實現供應多元化。
“近年來,美國乙烷一直是全球石化產業默默無聞的動力源,價格低廉、供應充足,且被認為不受地緣政治影響。但這種假設已不再成立,”東戴利分析公司指出,“美中貿易戰揭示了一個關鍵事實:目前全球尚無能大規模替代美國乙烷的產品。這種曾經穩定的原料,如今卻被卷入貿易政策與長周期需求波動的漩渦。”
7月4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取消相關對華經貿限製措施情況答記者問。有記者提及,近日有報道稱,相關企業已接到美國商務部通知,恢複EDA軟件、乙烷、飛機發動機等產品對華出口。
發言人對此表示,中美倫敦經貿會談後,雙方於近期確認了落實兩國元首6月5日通話重要共識和鞏固日內瓦經貿會談成果的具體細節。目前,雙方團隊正在加緊落實倫敦框架有關成果。中方正依法依規審批符合條件的管製物項出口許可申請。美方也采取相應行動,取消對華采取的一係列限製性措施,有關情況已向中方作了通報。
發言人強調,倫敦框架來之不易,對話合作才是正道,訛詐脅迫沒有出路。希望美方深刻認識中美經貿關係互利共贏的本質,繼續同中方相向而行,進一步糾正錯誤做法,以實際行動維護和落實好兩國元首通話重要共識,共同推動中美經貿關係行穩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