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發於紐約時報,作者彼得·貝克是報社的首席白宮記者。
川普的名字出現在愛普斯坦的文件中。但是誰把它寫進去的?會不會是奧巴馬從監獄裏操作的?還是被注射鎮靜劑的希拉裏?
哦對了,也許是拜登用他的神奇自動簽名筆刻上去的?還是說這些醜聞搞混了?
現在很難跟得上華盛頓乃至全美各地流傳的各種荒誕說法。如今,華盛頓充斥著各種陰謀論,而且是從總統辦公室開始蔓延,在國會山和有線新聞頻道之間反複傳遞,再通過社交媒體以光速傳播開來。
在世美國總統中,沒有誰像川普一樣如此癡迷於陰謀論,如今陰謀論也開始反過來困擾他。早在他散布奧巴馬其實出生在外國、因此不具備總統資格的謊言時,陰謀論就成了他政治生涯的助推器。
十多年後,川普又回到了原點,用一個“升級版”的陰謀論,試圖轉移人們對愛普斯坦事件的關注——聲稱奧巴馬犯了叛國罪。
各種陰謀論的共振效應,掩蓋了美國領導人當前麵對的關鍵政策問題,比如可能徹底重塑全球經濟的新關稅,或是原本旨在結束加沙戰爭的停火談判的破裂。
愛普斯坦事件讓眾議長約翰遜大為緊張,他甚至突然宣布眾議院提前休會避暑,以避免直麵此事。
針對奧巴馬的指控更是令這位前總統憤怒至極,他不得不從政治沉寂中回歸,為自己辯護。
這些流言和疑問——正如川普所說的“胡說八道”——一路跟著他遠赴蘇格蘭。他星期五抵達那裏的高爾夫俱樂部時,還在麵對記者的追問。
“你們把一件小事搞得好像天塌下來一樣,”他對記者抱怨道。他在最新的一次以陰謀論轉移陰謀論的嚐試中表示,媒體不該盯著他,而該看看愛普斯坦的其他知名好友,比如比爾·克林頓。
“別老說我,”他說。
“我不像你們那樣專注於陰謀論。”他接著說。
倒也沒錯。他關注的是其他陰謀論。
在川普時代的政治演變中,這一現象格外說明問題:一個去世六年的性犯罪者可以再次主導全國輿論,而背後幾乎沒有什麽新信息,能真正改變人們對案件的基本認知。
再想想,川普這次針對奧巴馬的指控,其實是關於俄羅斯幹預選舉的老話題,已經過去九年,並曾多次被調查,始終未發現任何他聲稱的罪行證據。
“人類似乎天生就傾向於,通過把每一樁壞事都歸因於幕後主謀,來簡化複雜的現實。”田納西州羅德學院的總統事務學者邁克爾·納爾遜表示,“川普一直迎合這種心理,如今愛普斯坦事件開始反噬他自己。”
實際上,川普把很多事搞成這樣是自作自受。
他鼓動人們對“深層政府”的黑暗看法,如今這種看法一發不可收拾,盡管所謂的“深層政府”的頭兒現在正好是他,要知道他身連擠滿了絕對忠誠的人,忠誠不絕對的已經被趕走或者沒機會進入政府。
川普政府對是否公布愛普斯坦文件的態度反複搖擺,不僅激起了川普批評者的懷疑,連他自己的支持者也開始談論“掩蓋真相”。
陰謀論在美國曆史上並不陌生。很多美國人仍然相信肯尼迪總統是遭人暗殺的,登月是偽造的,“9·11”恐襲是政府內部策劃的,美國政府在新墨西哥州羅斯威爾藏著外星人證據。
2023年,有65%的美國人對蓋洛普民調表示,他們相信肯尼迪遇刺背後存在陰謀。
當然,也確實有些陰謀論最後被證實是事實,或至少部分屬實。但總統們曆來不會主動傳播這些可疑故事。相反,他們通常把自己的職責看作是消除疑慮、重建人們對製度的信任。
林登·約翰遜設立沃倫委員會調查肯尼迪遇刺案,正是為了遏製謠言和揣測的傳播,雖然並沒有成功。
相比之下,川普樂於傳播陰謀論,尤其是那些能為他謀利或詆毀對手的,即使毫無事實依據也無所謂。
“美國曆史上曾經出現過一些相信陰謀論的政治運動,”多倫多大學教授傑夫·丹西表示,他研究陰謀論話題,“但從未真正進入權力高層,直到過去這十年。”
在2016年共和黨初選期間,川普曾聲稱他的對手之一、來自德克薩斯州的參議員克魯茲的父親與肯尼迪遇刺案有關,依據是一張他與李·哈維·奧斯瓦爾德的合影。
但在去年紐約的封口費審判中,曾與川普關係密切的《國家問詢報》前負責人大衛·佩克在庭上承認,那件事完全是編造出來抹黑克魯茲、以幫助川普當選。
川普對關於奧巴馬出生地的虛假說法一直不知悔改,直到2016年競選末期才勉強承認奧巴馬確實出生在美國。但他仍繼續無端指控奧巴馬監視他,還散布本·拉登並未死亡、奧巴馬和拜登則下令把執行任務的海豹突擊隊第六分隊滅口。
他還輕率地指控一位電視主播犯下謀殺罪。
注,這句話指的是川普曾在推特上暗示,MSNBC電視台主持人喬·斯卡伯勒(Joe Scarborough)可能與他2001年一名女性實習生在佛羅裏達辦公室中死亡一事有關。當時這名實習生勞麗·克勞西特斯(Lori Klausutis)被發現死於斯卡伯勒的國會辦公室內,法醫後來認定是因心律異常倒地撞到桌角致死,排除了他殺可能。但川普多次公開暗示斯卡伯勒“可能知道得太多”或“應該被調查”,盡管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這些指控。這類言論當時引發了極大爭議,尤其是死者家屬也曾致信推特,要求川普刪除相關帖子,稱這些言論“令人痛苦”。
霍夫斯特拉大學彼得·S·卡利考總統研究中心主任米娜·博斯表示:“總統反複傳播關於2016年選舉等多項陰謀論,在美國政治史上沒有先例。總統提出毫無事實根據的指控,破壞了公眾對政治體係的信心,也對憲政原則和法治構成嚴重挑戰,尤其當其他機構未能對其加以製衡時。”
陰謀論並非川普或右翼的專屬。就在上個月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市發生對川普的暗殺未遂事件周年之際,一些左翼人士又重提這一槍擊事件可能是自導自演,用來把川普塑造成政治烈士。
現在,一些民主黨人也投身於愛普斯坦的陰謀論旋渦。這個幾周前還不在黨派議程中的結案案件,突然成為攻擊川普、加劇他政治困境的工具。
就在愛普斯坦案引發激烈討論之際,為他辯護的律師羅伊·布萊克在80歲時去世,一些左翼人士開始懷疑死亡時機是否“可疑”。美國的陰謀熱還波及海外盟友。
法國總統馬克龍與妻子布麗吉特本周在特拉華州對極右翼YouTube評論員坎迪斯·歐文斯提起誹謗訴訟,因後者屢次聲稱法國第一夫人其實是男性。
然而,在所有主要政治人物中,川普推動陰謀論的程度無人能及。他在重新執政後的六個月裏,仍不顧自己是政府首腦,頻頻暗示各種陰謀正在政府內部上演。
他甚至質疑國家在諾克斯堡的黃金儲備是否已不翼而飛,重提一個幾十年前的邊緣說法,盡管他本人作為總統本應有權了解真相。
“如果金子不在那兒,我們會非常不高興,”他對記者說。最後不得不由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出麵澄清,向公眾保證:“所有黃金都在,也都記錄在冊。”
川普也曾順應公眾的長期猜疑,命令公布數十萬頁有關肯尼迪、羅伯特·肯尼迪以及馬丁·路德·金遇刺事件的文件。這一舉措雖為曆史學家和研究者提供了透明信息,但他卻早已不滿足於僅僅“提出猜測”,而是將自創的“另一個現實”變成了政府政策。
在第二任期的用人篩選中,部分求職者被問及是否認為2020年大選是川普贏得的——盡管他實際輸了。給出“錯誤答案”的申請人前景堪憂。
於是,一些本來還算看重事實的人,被迫考慮是否該接受謊言以獲得職位。
川普還宣稱,拜登在任期後期身體虛弱到無法自行簽署赦免令,是助手們用自動簽名筆替他簽的。盡管拜登確實顯現出老態,但自動簽名筆的說法純屬揣測。
當被問到是否有證據時,川普說:“我揭示的是人類的心智。我是在跟人類的心智辯論,我覺得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
最近一周,川普密集拋出各種陰謀論,顯然意在轉移公眾對愛普斯坦案的注意力。情報總監、總統政治任命官員圖爾西·加巴德聲稱,奧巴馬主導了一個“長達數年的政變和叛國陰謀”,操縱了2016年大選幹預調查——盡管共和黨主導的參議院報告早就得出相反結論,那個報告由現任國務卿盧比奧簽署的。
加巴德還聲稱希拉裏在2016年競選期間“每天服用大量鎮靜劑”。
川普指控奧巴馬“叛國”,發布了一段假視頻,顯示奧巴馬在橢圓形辦公室被戴上手銬、送入監獄。他隨後又發布了一張假圖像,把奧巴馬PS成像辛普森案中的O·J·辛普森駕駛白色越野車被警車追趕,川普開車跟在後麵。
總統公開發布這樣的圖像攻擊另一位總統,以前本會引發震驚,但對川普來說早已成為常態。
盡管如此,這位陰謀論總統依然甩不掉愛普斯坦案,這反映出QAnon運動的影響力日益擴大,後者相信美國由一群崇拜撒旦的戀童癖者掌控。
大部分文件至今仍未公布,據他的司法部長稱其中包括川普的名字,這使MAGA派保守派和自由派民主黨人形成了罕見的聯盟。
眾所周知,川普曾與愛普斯坦交好,雖然後來鬧翻。因此他的名字出現在文件中到底意味著什麽,並不清楚。但川普從不退讓。上周被問及是否被告知自己的名字在文件中時,川普再次把矛頭指向陰謀者。
“這些文件是科米偽造的,”他對記者說,指的是他早在2019年前就解職的聯邦調查局前局長詹姆斯·科米。
“是奧巴馬編的,”他接著說,“是拜登政府偽造的。”
隻能說,川普對陰謀論的愛好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