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男童用小雞雞拉屎5年!醫生震驚:拖這麽晚才就醫!

男童用小雞雞拉屎5年!醫生震驚:拖這麽晚才就醫!

文章來源: 新民晚報 於 2025-07-14 01:54:3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人不能同時拉屎和拉尿

尿道和肛門

隻能開一個窗口對外服務

擰開了“水龍頭”

“菊花”就會自動收緊

不過

對於深圳一位5歲的小男孩來說

卻不是如此

▽

拉尿和拉屎

都用小雞雞

上天在孩子身上開了一個玩笑

他的父母卻欲哭無淚

“你孩子沒有肛門”

爸爸蒙了

2020年5月中旬的一天,阿斌(化名)全家等來了開盲盒的時刻。

苦熬了36周,妻子肚子裏的雙胞胎終於臨產:是一對男孩!哥哥4.1斤,弟弟3.1斤。

兩兄弟還沒足月,一出生就得馬上住進保溫箱,爸媽都沒來得及看上一眼。

弟弟沐沐更是直接被轉走,通過120送去了附近的兒童醫院。

兩三天後,兒童醫院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醫生把阿斌喊過去,一句話把他嚇蒙了。

“孩子有很多問題。”

右邊少了一個腎

尿道下裂

“海綿心”(心肌致密不全,本該越長越緊密的心髒肌肉,還是像“海綿”一樣疏鬆)

……

阿斌聽著這堆天書一樣的術語,頭腦嗡嗡的。

最紮心的一條是:孩子沒有肛門(先天性肛門閉鎖)。

如果是徹底的閉鎖,孩子必須在出生2-3天內接受手術,否則會被大便“憋死”。

所幸的是,上帝為沐沐關了一扇門,還給他留了一扇窗:大腸連到了尿道上(叫直腸尿道瘺)。這意味著,糞便可以從小雞雞排出,孩子暫無生命之憂。

圖自@拒絕焦慮-小兒外科王哲醫生

家裏實在拿不出錢,阿斌決定先不治了,“先抱回去,看看養不養得大吧”。

就這樣,孩子用小雞雞拉屎,一直拉到了接近5歲。

家有“無肛”兒:

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你也許覺得不可思議,用小雞雞拉屎到5歲,這是怎麽做到的?

問了孩子爸爸和醫生,原來沒有想象中的難。

一來,小孩子的尿道很短,糞便要穿越這道“火線”並不用太長時間。

二來,尿道裏有尿液,可以把便便泡軟,糞便更多是以“稀鬆”的模樣出現在大家麵前。

而且,沐沐先天的尿道下裂此時成了優勢——尿尿的出口長在了龜頭下麵,也比普通孩子“咧開”得更大,臭臭在最後時刻不會被“卡脖子”。

小沐沐就這樣在爸爸的悉心照顧下,一天天長大。

爸爸阿斌原本在深圳打工,在妹夫開的手機店裏賣賣電話卡、流量套餐,後來生意越來越差,他就兼職跑外賣。

雙胞胎兒子的出生,讓他不得不中斷近10年的深漂日子,回到潮汕老家照顧3個孩子。

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七口之家,一言難盡。

沐沐的爸爸阿斌在16歲讀初三那年,朋友騎摩托車載著他出去“浪”,車速太快,“砰”的一聲摔倒在地,阿斌摔成了腦出血,爬起來在路邊走來走去,腦子卻“斷了片”。

家中唯一的兒子,還沒出社會就摔傷腦袋……阿斌記得,自那之後,媽媽就性情大變,整天自言自語,見誰罵誰,對著花草樹木也能念上半天。

年過三十之後,阿斌經親戚介紹結了婚,可妻子後來也慢慢出現了精神上的問題。

婆媳雙雙得病,家裏就沒人幫照顧……阿斌隻好又當爹又當媽,回村照顧3個孩子的吃喝拉撒,種菜、做飯,小沐沐要用小雞雞拉屎,每次量少,但次數多,每天光換尿片就比別的孩子頻繁……

60多歲的老父親成了收入的“頂梁柱”,在村裏四處做零工,幫人建房子,一個月勉強掙兩三千塊錢。

日子縫縫補補,勉強能過,但小沐沐的先天性疾病“懸而未決”,成了一家人的心頭大石。

肛門閉鎖算是一種先天畸形,發病率為1/1500~1/5000,治療起來不算特別難,一般3次手術就能解決。

比疾病更可怕的,是“人心”。

在農村,自古有一句咒語——“生孩子沒屁眼”,把自然、隨機發生的生理缺陷,惡毒地指向別人做了“缺德事”。

所以,患兒家長往往很忌諱這個病,怕被別人知道,有的媽媽要等孩子做完手術才敢回娘家。

一位同樣是家有“無肛”兒的潮汕爸爸說過,這個病外科手術可以解決,就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圖源:小紅書

也許是怕孩子被人說閑話,阿斌一直沒送最小的沐沐去幼兒園。

隨著孩子離上小學的年齡越來越近,解決這個問題越來越迫在眉睫。

“4歲多才來治療,很少見”

2024年10月在診室第一次見到沐沐,深圳市兒童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毛建雄有點驚訝。

這名小兒外科醫生從2019年起“主攻”小兒肛門閉鎖,經手的手術三四百例,孩子來自全國各地,大部分人開始第一次手術是在出生7天內。

像沐沐這樣,“4歲多了才來,很少見。”

肛門閉鎖手術

一般是“三部曲”

1

先是造瘺

在肚皮上開一個口子(專業上叫瘺),把大腸接過去,造一個“臨時肛門”,肚子上掛一個糞袋,解燃眉之急。

像完全閉鎖的新生兒,便便沒有別的出口,一出生就得緊急造瘺“接糞袋”。

2

然後造肛

“無肛”兒隻是沒有“出口”,但控製肛門的肌肉“開關”——括約肌是存在的。醫生要做的就是打通括約肌,人工開辟出一條“隧道”。

這裏有個關鍵,醫生必須借助電刺激儀,用“電筆”上的微電流刺激括約肌,哪裏收縮得最厲害,就在哪裏開洞,這個“C位”偏1毫米,都可能造成寶寶以後的肛門“收縮不力”,出現大便失禁。

3

最後關瘺

這一步最簡單,把肚皮上的“臨時開口”關掉。大腸正式通過肛門排便。

如果是新生兒,這“三部曲”一般在剛出生、2個月大、4個月大時完成。

沐沐拖到4歲多才來手術,“憋”出了一個問題:腸子漲成球。

雖然“借”了小雞雞做便便出口,但終究是“涓涓細流”,肚子裏不可避免地堆積了大量宿便,有一段結腸被撐得漲成了氣球,長達9厘米。

第一次手術時,毛建雄和團隊不得不把這段腸子拖到肚皮外,在腸子上開個洞,抽出一大堆宿便,又黑又臭。

不過孩子大了,“也有大的好處”,腸子變大了,更好分離。大腸被一層腹膜包裹,第二次手術時,醫生得先把它分離出來,才能拖到新造的肛門口。分離的過程必須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誤傷膀胱、尿道及周邊的神經,造成尿失禁等後遺症。

毛建雄在手機上為沐沐記錄的“病曆”(部分)

先天性肛門閉鎖的孩子,往往是“多病纏身”、多發畸形,有人多了一個腎(重複腎),有人少了一個腎(孤立腎),有人心髒破了個洞(房、室間隔缺損),有人多指……這些畸形往往“隱藏”較深,在產檢時難以發現。

對很多孩子來說,開通了肛門隻是起點,之後還有一場或多場大大小小的手術等著他們。

希望大家科學看待這種疾病

祝願沐沐健康長大!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李連傑回春之謎?他驚爆富豪從嬰兒提取幹細胞 曝售價
亞馬遜大裁1.4萬人!工程師收通知 忍不住崩潰痛哭
中國女留學生在美失聯超3周 父母已赴美 9月起未到校上課
解放軍發片:來吧!槍已上膛 劍已出鞘 時刻準備打勝仗
加州華人觀浪悲劇:女兒被浪卷走 父營救卻不幸去世




24小時討論排行

中國對日本報複行動升級,意圖起到震懾作用
華裔80後女競選洛杉磯市長:免費公交+全民住房+消除貧困
川普後院失火,還有餘力外顧嗎?
日官員抵北京,日媒:料重申"一中立場"不撤涉台發言
中國房價10月再崩 民眾:房子變錢難如登天
日本外交部官員急赴中國協商 希望“平息事態”
粉川普卻被逼到關門?華人老字號的“美國夢噩夢”
國會要查!買地緊鄰轟炸機基地 華裔夫婦曝光
高市早苗為什麽在日本會得到這麽高的支持率?
川普改挺公開“淫魔檔案”:失去控製 擋不住黨內倒戈潮!
美韓裔教授“智能病毒”提煉法 中國稀土長城恐破功
態度轉彎支持公開愛潑斯坦文件,特朗普:沒有什麽好隱瞞
零元購衝入加州珠寶店打砸搶 店主毫不猶豫開槍…
高市早苗致中日外交風波:旅遊警示會給日本帶來甚麽?
日本使館示警:在華日人注意安全 留意可疑人士靠近
關於中國稀土,美財長最新表態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男童用小雞雞拉屎5年!醫生震驚:拖這麽晚才就醫!

新民晚報 2025-07-14 01:54:37
人不能同時拉屎和拉尿

尿道和肛門

隻能開一個窗口對外服務

擰開了“水龍頭”

“菊花”就會自動收緊

不過

對於深圳一位5歲的小男孩來說

卻不是如此

▽

拉尿和拉屎

都用小雞雞

上天在孩子身上開了一個玩笑

他的父母卻欲哭無淚

“你孩子沒有肛門”

爸爸蒙了

2020年5月中旬的一天,阿斌(化名)全家等來了開盲盒的時刻。

苦熬了36周,妻子肚子裏的雙胞胎終於臨產:是一對男孩!哥哥4.1斤,弟弟3.1斤。

兩兄弟還沒足月,一出生就得馬上住進保溫箱,爸媽都沒來得及看上一眼。

弟弟沐沐更是直接被轉走,通過120送去了附近的兒童醫院。

兩三天後,兒童醫院NICU(新生兒重症監護室)的醫生把阿斌喊過去,一句話把他嚇蒙了。

“孩子有很多問題。”

右邊少了一個腎

尿道下裂

“海綿心”(心肌致密不全,本該越長越緊密的心髒肌肉,還是像“海綿”一樣疏鬆)

……

阿斌聽著這堆天書一樣的術語,頭腦嗡嗡的。

最紮心的一條是:孩子沒有肛門(先天性肛門閉鎖)。

如果是徹底的閉鎖,孩子必須在出生2-3天內接受手術,否則會被大便“憋死”。

所幸的是,上帝為沐沐關了一扇門,還給他留了一扇窗:大腸連到了尿道上(叫直腸尿道瘺)。這意味著,糞便可以從小雞雞排出,孩子暫無生命之憂。

圖自@拒絕焦慮-小兒外科王哲醫生

家裏實在拿不出錢,阿斌決定先不治了,“先抱回去,看看養不養得大吧”。

就這樣,孩子用小雞雞拉屎,一直拉到了接近5歲。

家有“無肛”兒:

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你也許覺得不可思議,用小雞雞拉屎到5歲,這是怎麽做到的?

問了孩子爸爸和醫生,原來沒有想象中的難。

一來,小孩子的尿道很短,糞便要穿越這道“火線”並不用太長時間。

二來,尿道裏有尿液,可以把便便泡軟,糞便更多是以“稀鬆”的模樣出現在大家麵前。

而且,沐沐先天的尿道下裂此時成了優勢——尿尿的出口長在了龜頭下麵,也比普通孩子“咧開”得更大,臭臭在最後時刻不會被“卡脖子”。

小沐沐就這樣在爸爸的悉心照顧下,一天天長大。

爸爸阿斌原本在深圳打工,在妹夫開的手機店裏賣賣電話卡、流量套餐,後來生意越來越差,他就兼職跑外賣。

雙胞胎兒子的出生,讓他不得不中斷近10年的深漂日子,回到潮汕老家照顧3個孩子。

這個上有老下有小的七口之家,一言難盡。

沐沐的爸爸阿斌在16歲讀初三那年,朋友騎摩托車載著他出去“浪”,車速太快,“砰”的一聲摔倒在地,阿斌摔成了腦出血,爬起來在路邊走來走去,腦子卻“斷了片”。

家中唯一的兒子,還沒出社會就摔傷腦袋……阿斌記得,自那之後,媽媽就性情大變,整天自言自語,見誰罵誰,對著花草樹木也能念上半天。

年過三十之後,阿斌經親戚介紹結了婚,可妻子後來也慢慢出現了精神上的問題。

婆媳雙雙得病,家裏就沒人幫照顧……阿斌隻好又當爹又當媽,回村照顧3個孩子的吃喝拉撒,種菜、做飯,小沐沐要用小雞雞拉屎,每次量少,但次數多,每天光換尿片就比別的孩子頻繁……

60多歲的老父親成了收入的“頂梁柱”,在村裏四處做零工,幫人建房子,一個月勉強掙兩三千塊錢。

日子縫縫補補,勉強能過,但小沐沐的先天性疾病“懸而未決”,成了一家人的心頭大石。

肛門閉鎖算是一種先天畸形,發病率為1/1500~1/5000,治療起來不算特別難,一般3次手術就能解決。

比疾病更可怕的,是“人心”。

在農村,自古有一句咒語——“生孩子沒屁眼”,把自然、隨機發生的生理缺陷,惡毒地指向別人做了“缺德事”。

所以,患兒家長往往很忌諱這個病,怕被別人知道,有的媽媽要等孩子做完手術才敢回娘家。

一位同樣是家有“無肛”兒的潮汕爸爸說過,這個病外科手術可以解決,就是“傷害性不大,侮辱性極強”。

圖源:小紅書

也許是怕孩子被人說閑話,阿斌一直沒送最小的沐沐去幼兒園。

隨著孩子離上小學的年齡越來越近,解決這個問題越來越迫在眉睫。

“4歲多才來治療,很少見”

2024年10月在診室第一次見到沐沐,深圳市兒童醫院胃腸外科主任醫師毛建雄有點驚訝。

這名小兒外科醫生從2019年起“主攻”小兒肛門閉鎖,經手的手術三四百例,孩子來自全國各地,大部分人開始第一次手術是在出生7天內。

像沐沐這樣,“4歲多了才來,很少見。”

肛門閉鎖手術

一般是“三部曲”

1

先是造瘺

在肚皮上開一個口子(專業上叫瘺),把大腸接過去,造一個“臨時肛門”,肚子上掛一個糞袋,解燃眉之急。

像完全閉鎖的新生兒,便便沒有別的出口,一出生就得緊急造瘺“接糞袋”。

2

然後造肛

“無肛”兒隻是沒有“出口”,但控製肛門的肌肉“開關”——括約肌是存在的。醫生要做的就是打通括約肌,人工開辟出一條“隧道”。

這裏有個關鍵,醫生必須借助電刺激儀,用“電筆”上的微電流刺激括約肌,哪裏收縮得最厲害,就在哪裏開洞,這個“C位”偏1毫米,都可能造成寶寶以後的肛門“收縮不力”,出現大便失禁。

3

最後關瘺

這一步最簡單,把肚皮上的“臨時開口”關掉。大腸正式通過肛門排便。

如果是新生兒,這“三部曲”一般在剛出生、2個月大、4個月大時完成。

沐沐拖到4歲多才來手術,“憋”出了一個問題:腸子漲成球。

雖然“借”了小雞雞做便便出口,但終究是“涓涓細流”,肚子裏不可避免地堆積了大量宿便,有一段結腸被撐得漲成了氣球,長達9厘米。

第一次手術時,毛建雄和團隊不得不把這段腸子拖到肚皮外,在腸子上開個洞,抽出一大堆宿便,又黑又臭。

不過孩子大了,“也有大的好處”,腸子變大了,更好分離。大腸被一層腹膜包裹,第二次手術時,醫生得先把它分離出來,才能拖到新造的肛門口。分離的過程必須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誤傷膀胱、尿道及周邊的神經,造成尿失禁等後遺症。

毛建雄在手機上為沐沐記錄的“病曆”(部分)

先天性肛門閉鎖的孩子,往往是“多病纏身”、多發畸形,有人多了一個腎(重複腎),有人少了一個腎(孤立腎),有人心髒破了個洞(房、室間隔缺損),有人多指……這些畸形往往“隱藏”較深,在產檢時難以發現。

對很多孩子來說,開通了肛門隻是起點,之後還有一場或多場大大小小的手術等著他們。

希望大家科學看待這種疾病

祝願沐沐健康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