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晚間,在紐約市長民主黨初選中,33歲的政治新星佐赫蘭·馬姆達尼宣告勝出,雖然結果仍須待7月1日進行的排序複選確認,但這位曾經當過饒舌歌手的候選人,正朝著成為紐約市史上首位穆斯林、首位印度裔以及數十年來最年輕市長的目標邁進。
馬姆達尼出生於烏幹達首都坎帕拉,父母皆為印度裔。曾短暫與家人居住於南非開普敦,7歲時遷居紐約市。他曾擔任三屆州議員,代表皇後區的部分地區,該區是美國最多元化的地區之一。
他的政策理念——凍結租金、免費城市公交車以及提高最富人群的稅收——成為全美關注的焦點。CNN稱,在民主黨辯論如何反擊土生土長的紐約人特朗普之際,這為民主黨進步派戰勝建製派奠定堅實的基礎。馬姆達尼的崛起也引發了民主黨建製派日益增長的恐慌。批評者認為,他的政治綱領過於左傾,而且肯定會被共和黨人利用。他還因處理以色列-哈馬斯戰爭的方式而受到批評。

佐赫蘭·馬姆達尼與支持者合影。
《大西洋月刊》刊文,分析馬姆達尼的崛起能為民主黨帶來什麽。鳳凰網“天下事”編譯如下:
在美國大選中遭遇令人沮喪的失敗後,民主黨進行了長達數月的痛苦反思,試圖找出失去部分核心選民的原因,以及如何擺脫老一代領導人的影響。昨天紐約市長初選的推定獲勝者佐赫蘭·馬姆達尼或許能提供一些答案。
33歲的馬姆達尼是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州議員,他發起了一場充滿活力、充滿現代感的競選活動,同時擁抱進步主義,甚至是社會主義的理念,以此來激怒紐約州前州長安德魯·科莫。
一些民主黨人認為,魅力非凡、不知疲倦、樂觀向上、善於運用社交媒體的馬姆達尼,可能會成為急於擺脫過於熟悉麵孔的民主黨的新領袖。
共和黨人巴不得如此。他們渴望馬姆達尼成為全國性人物,並把他的一些理念(市營雜貨店!免費公交車!)作為民主黨比普通選民還左傾的證據。
但對於那些迫切想要弄清民主黨為何如此不受歡迎的人來說,馬姆達尼的勝利至少可以帶來一股活力,以及一些關於如何前進的思路。
民主黨人一直在追問一年前到底出了什麽問題。為什麽黨內沒有更多人意識到拜登年紀太大,無法再次獲勝?特朗普是如何贏得年輕選民以及一直是民主黨基石的黑人和棕色人種選民支持的?特朗普是如何在美國一些最大、傳統上最“藍”的城市取得進展的?民主黨是太左傾了,還是不夠?為什麽一位承諾為富人減稅的億萬富翁被認為比他的對手更能降低工薪階層和中產階級的生活成本?
自特朗普重返華盛頓以來,民主黨人團結起來,反對特朗普的關稅、削減總所得稅和強硬的移民政策。但他們一直在努力提出一個連貫的積極願景,並找到正確的信息傳遞者。
幾乎沒有人對紐約市抱有希望。市長競選起初似乎注定要被現任市長亞當斯的醜聞所左右。當科莫加入競選時,許多人預計他的知名度還有富人支持將使他輕鬆擊敗一係列挑戰者。
科莫將自己定位為一位敢於對抗特朗普的人,並敦促選民們不要糾結於他自身的醜聞。他在2021年因一係列性騷擾指控辭職,但他否認了這些指控。

2021年8月10日美國紐約州州長科莫宣布辭職。
但科莫的競選活動斷斷續續,限製了他在記者和選民麵前的曝光度。他長期以來對這座城市的矛盾心理顯而易見,還有傳言說他隻是把瑰西園(紐約市長官邸)當作通往更高職位的墊腳石。他無法擺脫州長任期屈辱的結局。前總統比爾·克林頓的遲到背書,更是強化了人們的看法:科莫代表的是老一代、頹廢的民主黨人。
“科莫依賴的是老一代建製派的支持,而這些支持在紐約已經不再有影響力了。”福特漢姆大學政治學副教授克裏斯蒂娜·格裏爾說,“科莫也低估了紐約選民對那些聲名狼藉的政客利用公職作為應急計劃的厭倦程度。”
馬姆達尼在州議會任職還不到五年,也遠沒有管理大城市的經驗(《紐約時報》編輯部甚至認為他不勝任這份工作)。但馬姆達尼確實充滿活力和魅力,而且他有很多想法,這些想法很快就被轉化成通俗易懂的口號,例如“免費巴士”和“凍結租金”。他始終執著於解決民生負擔和經濟問題,在一個生活成本極高、收入分化嚴重的城市,這無疑是一個令人欣喜的消息。
馬姆達尼展現出非凡的溝通技巧,精通社交媒體表情包,並發表強有力的演講,這些演講更讓人聯想到奧巴馬的雄心壯誌,而非拜登的低語。
他幾乎接受了每一次采訪和播客邀約,完全拋開了傳統的謹慎態度。他利用了紐約自由派人士對加沙處境的憤怒。他引起了年輕人,包括年輕男性的共鳴。他們不僅支持他,還自願為他的競選活動效力,組建了一支熱情的支持者大軍,與科莫從捐贈者、工會和建製派人士那裏獲得的支持形成了鮮明對比。在競選的最後幾天,興高采烈的馬姆達尼走遍了曼哈頓,這象征著他為競選付出的不懈努力。
“全國的民主黨人都需要像佐蘭那樣開始行動。當我們真正坐在餐桌旁,感同身受,並提出充滿熱情的解決方案時,我們就能贏。”紐約前市長白思豪說,“我們在2024年大選中沒有做到這一點,這也是我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馬姆達尼做到了去年秋天許多民主黨人未能做到的事情:他激發了新選民的熱情,關注經濟問題,並很好地傳達了他的觀點。最重要的是,他贏得了勝利,包括在種族和經濟多元化的社區。
“馬姆達尼圍繞他的候選人身份發起了一場運動,民主黨人最大的教訓是,年輕選民尋求的是一場更大規模的社會政治運動,而不僅僅是一個反特朗普的政黨。”曾為科莫和希拉裏·克林頓工作的紐約政治策略師巴茲爾·斯米克爾說,“他的勝利表明,民主黨聯盟需要改革,需要摒棄漸進主義,也需要更徹底地擺脫建製政治。”
但馬姆達尼參選帶來的反響不能讓民主黨人安心。共和黨人嘲笑他的社會主義理念,將他比作蘇聯時期空蕩蕩的超市。他們抓住了他之前“削減警察經費”的呼籲不放(馬姆達尼呼籲在2020年削減紐約警察局的預算;他是今年民主黨候選人中唯一一位沒有承諾增聘警員的候選人)。
一些共和黨人則搬出種族主義和仇視伊斯蘭教的刻板印象(馬姆達尼是烏幹達裔印度人,也是穆斯林)。一些民主黨人也對馬姆達尼呼籲對企業和富人征收新稅的做法持謹慎態度,警告此類政策可能導致財富從紐約外流。共和黨人指出,芝加哥進步派市長布蘭登·約翰遜民調支持率下滑,證明自由派無法治理國家。副總統JD·萬斯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祝賀民主黨新任領導人”,並點名了馬姆達尼。特朗普更進一步,稱馬姆達尼是個“瘋子”。

馬姆達尼與妻子拉瑪·杜瓦吉。杜瓦吉來自敘利亞大馬士革,是一名插畫家和動畫師。
馬姆達尼將以色列在加沙的行動描繪成種族滅絕,這可能會激怒該市的猶太人。在馬姆達尼發表就職演講的幾個小時後,紐約州共和黨眾議員埃莉斯·斯蒂芬尼克就發出了募捐呼籲,稱他為“哈馬斯恐怖分子同情者”。馬姆達尼一直為“全球化起義”( Globalize the intifada)這一親巴勒斯坦口號辯護,但否認了有關他反猶太主義的指控。他曾表示,他支持一個為所有公民提供平等權利的以色列,但他一再回避關於以色列是否有權作為一個猶太國家存在的問題。
考慮到紐約的自由派傾向,如果馬姆達尼獲勝,民主黨能從這場競選的具體細節中學到的東西將非常有限。但或許他們能從中學到的教訓並非僅僅關乎意識形態,而是關乎策略——保持活力,清晰且頻繁地溝通,並關注個人經濟問題。
“我已經聽到一些民主黨人擔心,這家夥會讓我們所有人都被貼上社會主義者的標簽。”民權領袖、民主黨堅定支持者阿爾·夏普頓牧師說,“但他抓住了一些東西;他與某些東西產生了共鳴。馬姆達尼一直在展現自己。民主黨人需要繼續展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