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朝鮮軍艦的傾覆與重啟,揭示了金政權的什麽真相?
BBC中文
2025-06-17 22:38:11
專家指出,金正恩利用這次軍艦下水失敗事件,加強了人民對政權及其意識形態的忠誠
當朝鮮的新型軍艦上個月在下水時翻覆沉入海中時,事件登上了國際新聞頭條。新聞媒體密切關注每一個進展,從成功打撈到上周五(6月13日)重新下水。
但為何這起事件會引起如此關注?畢竟並無人員傷亡,船體損傷看起來也相對輕微。
真正引人注目的,不是事故本身,而是金正恩的反應。
金正恩立即譴責這次失敗是“不可容忍的犯罪行為”,稱其損害了國家的“尊嚴”。他下令立即修複軍艦,並懲處相關責任人。隨後有四名黨內官員被逮捕。
這場激烈的譴責,以及隨後迅速完成的修複工作,揭示了許多關於朝鮮政權的特質——一個外界常常難以解讀的體製。
首先,這顯示出朝鮮對打造核武海軍的決心。
盡管朝鮮已擁有日益增長且技術日益先進的核武庫,以及龐大的常備軍隊,但其海軍實力仍遠遠落後於其敵對國家——韓國、日本與美國——這些國家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艦隊之一。
“金正恩認為核武是保護國家的唯一方式,但他們在海上隻有一艘老舊潛艇和一些小型支援艦艇,”韓國退役海軍上校崔日(Choi
Il)說。
因此,幾乎從他掌權開始,金正恩就將建設一支現代化、具備核武能力的強大海軍列為優先事項。
這艘軍艦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第一步。它是朝鮮過去一年建造的兩艘驅逐艦之一,第一艘已於四月成功下水。這兩艘驅逐艦重達5000噸,是朝鮮目前最大的軍艦,理論上具備發射核短程導彈的能力。
衛星影像顯示,朝鮮似乎正試圖掩蓋那艘在從船塢側向下水時翻覆的軍艦
根據現任韓國潛艇研究所所長的崔日表示,這類驅逐艦在建造與下水過程中翻覆是極為罕見的,因為建造這種艦艇需要高度先進的技術。
因此,這對金正恩來說是“極為尷尬的事件”,他說,因為這“凸顯了朝鮮造船能力的局限”。
更糟的是,這個重點項目是在他親眼見證下失敗的。金正恩與他的女兒及一群觀眾一同出席了下水儀式。
“朝鮮非常熱衷於展示形象。我想他們原本計劃了一整套表演活動,所以金正恩當然會非常憤怒,”崔日補充說。
但研究朝鮮宣傳的專家認為,金正恩的爆發不僅僅是出於憤怒與羞辱。
他選擇以這種方式公開翻覆事件,是一種刻意的政治策略,顯示他正在改變過去政權隱瞞不利消息的做法。
長期分析朝鮮宣傳的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re)研究員李敏英(Rachel Minyoung
Lee)指出,這已成為金正恩宣傳策略的核心之一。
在金正恩掌權之前,甚至在他執政初期,政權會隱瞞任何負麵消息,以控製輿論。
但隨著資訊在朝鮮內部逐漸流通,掩蓋重大事件變得越來越困難。
“領導層意識到,試圖隱瞞大家已經知道的事情幾乎是愚蠢的,反而更有效的是讓人民看到他們正在處理問題,”李敏英說。
“現在,一旦出現問題,就公開它,點名責任人,並向人民展示:如果你不盡職,就會被追究責任。這樣一來,也讓大家知道政府和領導層正在履行職責。”
就這艘軍艦而言,這一策略似乎非常奏效。修複工作提前完成,隻用了三周多的時間,超出了海軍專家的預期。
“這次迅速的重新下水顯示,即使是失敗,也能被轉化為政治上的成功,”首爾朝鮮研究大學助理教授金東燁(Kim
Dong-yup)說。
在朝鮮新型軍艦翻覆僅三周後,金正恩便與女兒一同出席了該艦的重新下水儀式
但他和其他人表示,金正恩利用這一事件,不僅是為了展示成功,更是為了加強人民對政權及其意識形態的忠誠——這是他統治的一個一貫特征。
這艘軍艦在從船塢側麵下水時翻覆——這是一個複雜的海上操作——船頭的一部分卡在了下水坡道上。但金正恩並未將此視為技術失誤,而是聲稱這一事件是由於“絕對的粗心和不負責任”所致。
相反,他讚揚了一名在建造過程中犧牲的工人,稱其“為這個項目傾注了血汗”。
“他們將這名工人的死變成了忠誠的象征,以加強人民的忠誠,”金東燁教授說。
他說,與其將金正恩塑造成像他父親和祖父那樣無所不能的神,他們更提升了忠誠工人的地位。“這是朝鮮治理技術的一大轉變,顯示了金正恩驚人的適應和控製敘事的能力。”
對於宣傳專家李敏英來說,最大的啟示是“朝鮮人能夠實現他們設定的任何目標。”
“他們設定了擁有核武海軍的目標,現在他們正在展示他們正在實現這一目標。”
李敏英補充說,沒有人認為他們能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建造驅逐艦,或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修複這一損壞,但他們做到了,就像他們在核武和導彈計劃上所做的一樣,盡管世界最初持懷疑態度。
退役海軍上校崔先生同意這一觀點。“人們可能會看著這一事件發笑,認為‘哦,朝鮮落後太多了’,但他們正在取得重大進展,”他說。
他和其他人最關心的是,金正恩決心將他的海軍從一支僅限於巡邏本國海域的力量,轉變為一支能夠航行世界海洋並發動先發製人核打擊的力量。
“我們必須保持警惕,並做好相應準備,”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