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徹底取消計劃生育,釋放什麽信號

越南徹底取消計劃生育,釋放什麽信號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繼“撤縣並省”之後,又一個大動作來了。

日前,越南國會通過議案,正式廢除計劃生育政策,夫妻和個人可自主決定生育時間、子女數量及生育間隔。

這意味著,施行了36年之久的“兩孩”計劃生育限製,在越南已經不複存在。

種種信號表明,鼓勵乃至刺激生育,正在成為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和地區的共識。

一句話,人口,越來越重要了。

01

越南,為何一步到位取消計劃生育?

越南雖然國土麵積不大,但總人口早在2023年就已突破1億人口大關,與我國河南省基本相當。

1億人口放在中國或許不算顯眼,但環顧全球,足以稱得上人口大國。

畢竟,全球人口破億的國家隻有16個,超過8000萬的不到20個,絕大多數都在5000萬人以內。

同屬儒家文化圈,越南生育文化相對濃厚,“多子多福”思想廣為流行,曾是不折不扣的高生育國家。

高峰時期,越南夫妻在生育周期內平均生育5-6個孩子,由此帶動越南人口迅速膨脹。

為此,1988年,越南開始推行計劃生育,要求“每對夫妻隻生育一個或兩個孩子”,且第一胎、第二胎之間須間隔3年。

政策可謂立竿見影,自此生育率一路走低,人口膨脹速度放緩,似乎都在良性軌道運轉。

然而,生育率曲線並未就此放平,而是不斷下探,新低之下還有新低,完全不受控製。

數據顯示,1980年代至今,越南總和生育率從4-5下降到1.91,跌破正常人口世代更替率。

最近幾年,下降開始加速,曲線變陡,問題愈發嚴峻。

一般而言,總和生育率超過2.1,才能保持總人口不減少。

換言之,考慮到夭折等意外因素,一對夫妻平均生育2.1個孩子,才能確保世代更替。

如果按照這一趨勢,2054年越南人口將開始負增長,而人口紅利期也將在2039年提前結束。

雪上加霜的是,越南人口老化的速度遠超預期,堪稱全球老齡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

“未富先老”,或將成為經濟產業騰飛的最大障礙之一。

可見,以“人口紅利”自詡的越南,已經開始遭遇實質性的生育危機,再不行動顯然就晚了。

02

越南年輕人,為何也不生了?

儒家文化圈素來重視生育,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生育是人生大事,也是國之大事。

然而,現代化、工業化、城鎮化轟隆而至,瓦解了鼓勵生育的文化傳統,也打破了“養兒防老”的現實需要。

經濟越發達,城鎮化率越高,受教育水平越高,觀念就越進步,社會保障體係越發達,生育水平就越低。

這是放之全球而皆準的規律,越南也不例外。

當前,越南正處於城鎮化加速階段,大量農民進城,現代化的生活方式、思維觀念對傳統生育帶來了持續衝擊。

越南雖然“重男輕女”思維嚴重,但女性受教育權不存在任何限製,大量女性借助高等教育最終留在城市,在婚育上獲得更大選擇空間。

2022年越南女性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4%,相比10年前接近翻了一番。

與其他國家一樣,隨著經濟發展、工業增長,人口紛紛湧入大城市,越南首都河內、經濟重鎮胡誌明市,人口雙雙逼近千萬大關。

從全球經驗來看,經濟飛速發展的新興國家,往往都會出現炒房熱,越南尤其如此。

過去幾年,越南房價一路飆漲。

僅2024年,越南首都河內公寓房價同比增長約40%至50%,經濟重鎮胡誌明市公寓價格上漲約20%至30%。

在河內中心地段,一套房齡10年以上的二手公寓,均價超過9000萬越南盾(約2.5萬人民幣),而當地的人均收入不到3000元。

據第三方地產平台統計,河內居民工作50年能買一套房子、工作23年能買一套公寓。

前不久,越南官方表示,將堅決打擊哄抬房價、囤地投機、操縱牟利、擾亂房地產市場秩序等行為。

生育、養育、住房成本飛速攀升,超過了越南許多年輕人的承受力,婚育自然不在優先考慮範圍。

一個例證是,房價最高的胡誌明市,總和生育率隻有1.39,在越南全國最低,也就不令人意外了。

就此而言,僅僅取消計劃生育,並不足以解決越南的人口危機。

03

人口紅利,來得快去得也快。

一般而言,每個國家隻會遇到一次人口紅利期,這是經濟發展的黃金窗口,一旦錯過就不再有。

眾所周知,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總是流向成本更低的地方,坐擁大量年輕人的國家,隻有法治不成問題,往往能成為產業轉移的窪地。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從日本、亞洲“四小龍”向我國內地的轉移如此,如今從中國向越南及東南亞國家的轉移也是如此。

中國抓住了這波機遇,創造了改革開放巨大的增長奇跡,越南一直以“下一個中國”和“下一個世界工廠”自居,顯然不願就此錯過。

然而,人口眾多不等於人口紅利,人口紅利更不是一勞永逸。

回顧曆史,過去幾十年,經曆過人口膨脹的國家不計其數,但不是每一個地方都能獲得飛速發展,大多數反而淪為人口負擔乃至人口陷阱。

印度就是如此,即使晉級世界人口第一大國,但也隻有人口,沒有紅利。

勞動參與率低、識字率低、貧富差距巨大、營商環境存疑,讓印度難以成為真正的製造大國。

越南雖然不存在這些問題,但人口紅利的窗口期稍縱即逝,遠遠低於預期時間。

然而,世界格局早已不同於幾十年前,逆全球化甚囂塵上,地方保護主義不絕於耳,關稅戰有增無減,誰都無法豁免衝擊。

更大的挑戰在於,以人工智能為主的新一輪科技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經濟產業格局,未來年輕勞動力是否還能構成紅利,同樣存疑。

所以,與人口危機同樣嚴峻的還是技術危機,處於夾縫中的越南,時間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