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一窩蜂旅遊打卡,隻是因為美的東西太少了...

一窩蜂旅遊打卡,隻是因為美的東西太少了...

文章來源: 那些原本是廢話的常識 於 2025-05-21 19:09:5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一窩蜂旅遊打卡,隻是因為美的東西太少了...

在保加利亞路遇的向日葵

濟南章丘的薔薇姑娘一事,不出意外,又有許多護鄉黨。他們的辯護理由很簡單,那裏就是交通要道,就是不該搞這些花裏胡哨的東西,打卡的人就是會堵塞交通。還有人體製病發作,說沒有報備就是不能畫,每個人都亂畫,那社會不就亂套了?

當然還少不了地域描述,比如看到作者的IP地址是廣東,就說南方又來黑山東。

我在山東長大,在青島老城區混了十幾年的孩子,熟悉老城裏每一條街道甚至每一個老庭院。我寫過兩本民國故居的書,青島占的比例最高。我愛這個地方,但一向最反感的就是那些護鄉黨。一個地方護鄉黨越多,就越說明這地方思維觀念落後。一個不斷唱衰自己的地方,反而會更發達。



年少時的青島老城區

沒有報備就不能畫,這是官方說法,出於各種需要。個人也采用這麽官方的表達方式,其實真的很符合人們對山東的刻板印象。

至於反感打卡,我也很不喜歡一窩蜂打卡的人,尤其是那種在“我在XX很想你”下麵打卡的人。但如果解決辦法就是一禁了之式的把牆塗幹淨,那不可能解決問題。

為什麽現在這麽流行一窩蜂的打卡?因為很多人喜歡隨大流,社交媒體擴大了這種心態,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關鍵的其實是:美的地方太少了。所以一有好看的地方,就會一窩蜂。甚至很不好看很惡俗但某些人覺得好看的地方,也會一窩蜂——如果這些人有足夠的審美熏陶,就不會這樣。



這樣的城市不需要打卡,因為哪裏都很美

有人說,不報備就往牆上畫,如果人人都這麽做,那社會不就亂套了?其實,恰恰相反,如果真的在法律的框架之下,允許較大程度的自由創作,大家都見怪不怪,誰還會大老遠為了一幅牆畫打卡?

我所在的城市有個村子,村口有一大片稻田。在工業發展很早的珠三角,這樣的稻田確實挺稀罕,所以總有很多人來打卡,周邊還修了觀景台。毫無意外,交通變得相當擁擠。

我也喜歡看稻田,尤其是一望無際的那種,外出旅行時經常拍這樣的景致。記得早年去歐洲旅行時,常常慨歎,路邊那麽多美麗的原野景致,居然不能停車拍照,搞個觀景台多好。但歐洲人確實沒有這樣的意識,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景致。

城市情況也類似如今中國城市流行的某棟網紅建築、網紅牆式的打卡,為什麽在歐洲看不到?因為類似的建築、牆、商店櫥窗,都很尋常。

塗鴉也一樣,如果一幅牆畫也需要報備,內容需要各種審查,確實符合某些人對“管理”的認知,但它恰恰造成了“稀缺”,反而製造了無數打卡者。

真正想解決一窩蜂式打卡,要做的恰恰不是限製、不是禁止,而是放開。

這種放開,首先需要的是思維的放開,需要人們有真正的審美。

查看評論(3)

24小時熱點排行

紐約時報:成都為何成了中國“最有幸福感城市”
美債大拋售主凶抓到了!不是外資不是債務失控是它
馬斯克宣布減少政治捐款,川普選戰失最大金主
賀建奎無法出境 新婚妻被拒入境中國 曬美國綠卡
諾獎得主:芬太尼危機在美泛濫,為何歐洲沒有?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退出世衛組織 中國宣布提供5億美元 成最大金主
南海中業島:菲律賓居民對抗中國威脅的日常
高關稅撐不住 川普轟“吞下去”!沃爾瑪終於回應
川普縱容?俄放話:烏克蘭不談判就無條件投降
中國亮出“九天”空中母艦 競爭美國“死神”無人機的殺招?
川普生日閱兵細節:25輛M1坦克70架飛機7000士兵
川普3.0?川普兒:或許有朝一日會參選美國總統
川普“力挺”拜登,怒揭真正“毀國”黑手!
著名演員朱媛媛去世終年51歲,丈夫辛柏青發布訃告
耿爽聯合國舌戰美代表:你的發言與大家格格不入
報道稱殲-10擊落印度戰機,印巴衝突助推中國軍力信
震驚!移民法庭當庭吊銷身份 ICE探員現場抓人…
央視主播胡蝶口誤"兩國"遭起底 丈夫陸川是秦嵐舊愛
川普晤南非總統 突播視頻指南非白人遭“種族滅絕”
川普的“美麗大法案” 實際上更低效 更不公平 美國更承受不起
拜登遭質疑在任時已患癌 發言人:上次癌檢查為11年前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一窩蜂旅遊打卡,隻是因為美的東西太少了...

那些原本是廢話的常識 2025-05-21 19:09:58
一窩蜂旅遊打卡,隻是因為美的東西太少了...

在保加利亞路遇的向日葵

濟南章丘的薔薇姑娘一事,不出意外,又有許多護鄉黨。他們的辯護理由很簡單,那裏就是交通要道,就是不該搞這些花裏胡哨的東西,打卡的人就是會堵塞交通。還有人體製病發作,說沒有報備就是不能畫,每個人都亂畫,那社會不就亂套了?

當然還少不了地域描述,比如看到作者的IP地址是廣東,就說南方又來黑山東。

我在山東長大,在青島老城區混了十幾年的孩子,熟悉老城裏每一條街道甚至每一個老庭院。我寫過兩本民國故居的書,青島占的比例最高。我愛這個地方,但一向最反感的就是那些護鄉黨。一個地方護鄉黨越多,就越說明這地方思維觀念落後。一個不斷唱衰自己的地方,反而會更發達。



年少時的青島老城區

沒有報備就不能畫,這是官方說法,出於各種需要。個人也采用這麽官方的表達方式,其實真的很符合人們對山東的刻板印象。

至於反感打卡,我也很不喜歡一窩蜂打卡的人,尤其是那種在“我在XX很想你”下麵打卡的人。但如果解決辦法就是一禁了之式的把牆塗幹淨,那不可能解決問題。

為什麽現在這麽流行一窩蜂的打卡?因為很多人喜歡隨大流,社交媒體擴大了這種心態,但這並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最關鍵的其實是:美的地方太少了。所以一有好看的地方,就會一窩蜂。甚至很不好看很惡俗但某些人覺得好看的地方,也會一窩蜂——如果這些人有足夠的審美熏陶,就不會這樣。



這樣的城市不需要打卡,因為哪裏都很美

有人說,不報備就往牆上畫,如果人人都這麽做,那社會不就亂套了?其實,恰恰相反,如果真的在法律的框架之下,允許較大程度的自由創作,大家都見怪不怪,誰還會大老遠為了一幅牆畫打卡?

我所在的城市有個村子,村口有一大片稻田。在工業發展很早的珠三角,這樣的稻田確實挺稀罕,所以總有很多人來打卡,周邊還修了觀景台。毫無意外,交通變得相當擁擠。

我也喜歡看稻田,尤其是一望無際的那種,外出旅行時經常拍這樣的景致。記得早年去歐洲旅行時,常常慨歎,路邊那麽多美麗的原野景致,居然不能停車拍照,搞個觀景台多好。但歐洲人確實沒有這樣的意識,因為他們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景致。

城市情況也類似如今中國城市流行的某棟網紅建築、網紅牆式的打卡,為什麽在歐洲看不到?因為類似的建築、牆、商店櫥窗,都很尋常。

塗鴉也一樣,如果一幅牆畫也需要報備,內容需要各種審查,確實符合某些人對“管理”的認知,但它恰恰造成了“稀缺”,反而製造了無數打卡者。

真正想解決一窩蜂式打卡,要做的恰恰不是限製、不是禁止,而是放開。

這種放開,首先需要的是思維的放開,需要人們有真正的審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