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震驚!頂級期刊論文正文驚現“國罵”!引發熱議…

震驚!頂級期刊論文正文驚現“國罵”!引發熱議…

文章來源: 四環青年 於 2025-05-21 13:48:36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震驚!頂級期刊論文正文驚現“國罵”!引發熱議…

到底是一起烏龍,還是確有學術腐敗亂象,學校和期刊都應該慎重對待,調查之後,給輿論一個滿意的答複。

文 | 半糖可樂

近日,一篇國際期刊論文中疑似出現辱罵第二作者的不當內容,引發關注。

5月19日,新京報記者聯係到該論文二作,對方表示已知曉並正在處理此事。相關論文於2023年9月發布於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期刊(簡稱TMM)。在第6頁出現了“liuXX da SB”的疑似辱罵第二作者的表述。5月20日,TMM方麵在郵件中答複澎湃新聞稱,已收到反映,正在積極調查此事。

TMM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國際頂級期刊,中科院SCI一區TOP期刊,清華大學推薦A類期刊,編委團隊都是來自全球範圍內的知名專家學者。

這本期刊對科研人員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在上麵發表論文,是自身科研成果含金量的重要體現。




對此,網友眾說紛紜。一說是陰謀論,由於論文署名出現分歧導致;一說是隻是開玩笑,沒想到陰差陽錯真的發表了……

作為頂級期刊,TMM的審稿周期長短不一,有的論文審稿周期長達幾個月,甚至一年之久,也並不少見。

經曆了如此之長的編審流程,居然還能出現“liuXX da SB”這種重大疏漏,鬧出了國際大笑話,不禁讓人懷疑它的審核機製是否形同虛設。

這些年,隨著我國學術水平的提高,包括TMM等IEEE旗下的期刊,來自中國科研人士的發文量占據了第一的位置。

本來這是一個為中國科研人士展示科研成果的絕佳平台,出現如此低級錯誤,對其聲譽也是一個打擊。

當然,人們更關心的是,這裏麵是否涉及學術腐敗。

這篇文章有6位作者,其中一作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教授,疑似被辱罵的二作正是他的學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21級的碩士研究生劉某某,其他幾位作者分別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幾位老師以及一位外校的碩士生。

按照高校學術圈通行的不成文規則,很多人猜測,劉某某雖然是二作,論文大部分成果應該都來自於他;作為一作的導師,主要提供指導意見、修改論文。

如果劉某某是論文的執筆者,他不可能罵自己;導師作為學生發表論文的受益者,也不可能在論文裏罵學生;那到底是誰、在哪個環節,把這句話塞到了論文裏,就成了此事最大的謎題。

有人懷疑,是不是在導師的操弄下,本不屬於論文作者的劉某某成了二作,真正的作者“懷恨在心”,在提交最終修訂稿時塞入了這句國罵。



這當然隻是一種猜測,但這些年,學生論文成果被搶事件並不少見。

前段時間,上海交通大學一位博士研究生實名舉報自己被導師學術霸淩,稱這位導師哄騙威逼學生為其幹私活,還強行攫取她的開題課題。

幾乎在同一時間,重慶大學一位本科生發表十餘篇SCI論文,引發輿論強烈關注。經過調查,這位本科生是重慶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之女,確實存在論文和專利署名不當的學術不端行為。

現在外人仍然不知道,那被她署名的十餘篇SCI論文是誰寫的,她有沒有占其他學生的便宜?

人們看不慣,辛辛苦苦搞科研、發論文的學生,被有關係的人輕鬆搭便車,成果被人竊取。現在頂級期刊驚現辱罵第二作者的國罵,難免讓人有類似的聯想。

也有人認為無需陰謀論,可能隻是有人跟劉某某開了一個不知輕重的玩笑,他在實驗室或者宿舍修改論文的時候,同學或者室友惡作劇,趁他不注意,在電腦屏幕上寫下了這句國罵。最終因為TMM編審流程的某種疏漏,釀成了這麽一個學術笑話。

到底是一起烏龍,還是確有學術腐敗亂象,學校和期刊都應該慎重對待,調查之後,給輿論一個滿意的答複。

查看評論(9)

24小時熱點排行

美債大拋售主凶抓到了!不是外資不是債務失控是它
賀建奎無法出境 新婚妻被拒入境中國 曬美國綠卡
諾獎得主:芬太尼危機在美泛濫,為何歐洲沒有?
盧比奧:這國恐再爆大規模內戰 陷“史詩級動蕩”
高關稅撐不住 川普轟“吞下去”!沃爾瑪終於回應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退出世衛組織 中國宣布提供5億美元 成最大金主
川普縱容?俄放話:烏克蘭不談判就無條件投降
中國亮出“九天”空中母艦 競爭美國“死神”無人機的殺招?
川普生日閱兵細節:25輛M1坦克70架飛機7000士兵
南海中業島:菲律賓居民對抗中國威脅的日常
川普3.0?川普兒:或許有朝一日會參選美國總統
川普“力挺”拜登,怒揭真正“毀國”黑手!
耿爽聯合國舌戰美代表:你的發言與大家格格不入
震驚!移民法庭當庭吊銷身份 ICE探員現場抓人…
紐約時報:成都為何成了中國“最有幸福感城市”
柴靜沒有沉默,她在地球的另一邊繼續發問
央視主播胡蝶口誤"兩國"遭起底 丈夫陸川是秦嵐舊愛
歐洲震驚:特朗普的承諾不到一天就作廢?
川普晤南非總統 突播視頻指南非白人遭“種族滅絕”
川普的“美麗大法案” 實際上更低效 更不公平 美國更承受不起
緬甸詐騙營豬仔分三六九等 台灣人最不值錢 最貴來自…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震驚!頂級期刊論文正文驚現“國罵”!引發熱議…

四環青年 2025-05-21 13:48:36
震驚!頂級期刊論文正文驚現“國罵”!引發熱議…

到底是一起烏龍,還是確有學術腐敗亂象,學校和期刊都應該慎重對待,調查之後,給輿論一個滿意的答複。

文 | 半糖可樂

近日,一篇國際期刊論文中疑似出現辱罵第二作者的不當內容,引發關注。

5月19日,新京報記者聯係到該論文二作,對方表示已知曉並正在處理此事。相關論文於2023年9月發布於IEEE Transactions on Multimedia期刊(簡稱TMM)。在第6頁出現了“liuXX da SB”的疑似辱罵第二作者的表述。5月20日,TMM方麵在郵件中答複澎湃新聞稱,已收到反映,正在積極調查此事。

TMM是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國際頂級期刊,中科院SCI一區TOP期刊,清華大學推薦A類期刊,編委團隊都是來自全球範圍內的知名專家學者。

這本期刊對科研人員有很大的吸引力,能在上麵發表論文,是自身科研成果含金量的重要體現。




對此,網友眾說紛紜。一說是陰謀論,由於論文署名出現分歧導致;一說是隻是開玩笑,沒想到陰差陽錯真的發表了……

作為頂級期刊,TMM的審稿周期長短不一,有的論文審稿周期長達幾個月,甚至一年之久,也並不少見。

經曆了如此之長的編審流程,居然還能出現“liuXX da SB”這種重大疏漏,鬧出了國際大笑話,不禁讓人懷疑它的審核機製是否形同虛設。

這些年,隨著我國學術水平的提高,包括TMM等IEEE旗下的期刊,來自中國科研人士的發文量占據了第一的位置。

本來這是一個為中國科研人士展示科研成果的絕佳平台,出現如此低級錯誤,對其聲譽也是一個打擊。

當然,人們更關心的是,這裏麵是否涉及學術腐敗。

這篇文章有6位作者,其中一作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教授,疑似被辱罵的二作正是他的學生,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2021級的碩士研究生劉某某,其他幾位作者分別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幾位老師以及一位外校的碩士生。

按照高校學術圈通行的不成文規則,很多人猜測,劉某某雖然是二作,論文大部分成果應該都來自於他;作為一作的導師,主要提供指導意見、修改論文。

如果劉某某是論文的執筆者,他不可能罵自己;導師作為學生發表論文的受益者,也不可能在論文裏罵學生;那到底是誰、在哪個環節,把這句話塞到了論文裏,就成了此事最大的謎題。

有人懷疑,是不是在導師的操弄下,本不屬於論文作者的劉某某成了二作,真正的作者“懷恨在心”,在提交最終修訂稿時塞入了這句國罵。



這當然隻是一種猜測,但這些年,學生論文成果被搶事件並不少見。

前段時間,上海交通大學一位博士研究生實名舉報自己被導師學術霸淩,稱這位導師哄騙威逼學生為其幹私活,還強行攫取她的開題課題。

幾乎在同一時間,重慶大學一位本科生發表十餘篇SCI論文,引發輿論強烈關注。經過調查,這位本科生是重慶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之女,確實存在論文和專利署名不當的學術不端行為。

現在外人仍然不知道,那被她署名的十餘篇SCI論文是誰寫的,她有沒有占其他學生的便宜?

人們看不慣,辛辛苦苦搞科研、發論文的學生,被有關係的人輕鬆搭便車,成果被人竊取。現在頂級期刊驚現辱罵第二作者的國罵,難免讓人有類似的聯想。

也有人認為無需陰謀論,可能隻是有人跟劉某某開了一個不知輕重的玩笑,他在實驗室或者宿舍修改論文的時候,同學或者室友惡作劇,趁他不注意,在電腦屏幕上寫下了這句國罵。最終因為TMM編審流程的某種疏漏,釀成了這麽一個學術笑話。

到底是一起烏龍,還是確有學術腐敗亂象,學校和期刊都應該慎重對待,調查之後,給輿論一個滿意的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