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富有經濟體的高級財政官員於周二齊聚加拿大,預計此次會議將主要圍繞因特朗普總統發動的貿易戰而再次引發的全球經濟下行擔憂。
七國集團財長峰會曆來是一個友好的聚會,但今年氣氛可能會更加緊張。特朗普對美國盟友和對手加征的關稅已對全球經濟增長構成威脅,並可能加劇通貨膨脹。歐洲、日本和加拿大都深受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經濟議程的影響。
美國和加拿大之間最近的緊張局勢也可能使討論的氛圍複雜化,加拿大是今年會議的東道國,而特朗普曾表示希望將其吞並。
“我覺得場麵大概會有些尷尬,”大西洋理事會地緣經濟中心副主任查爾斯·利奇菲爾德說。
為期三天的會議將涵蓋許多近期討論的議題,包括對烏克蘭的支持、對中國經濟行為的擔憂,以及全球經濟麵臨的逆風。但特朗普的貿易策略——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是對全球經濟穩定的最大威脅——將成為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與各國官員討論的核心內容。
“我們總是討論最核心、最緊迫的問題,”加拿大財政部長弗朗索瓦-菲利普·尚帕涅在周二的開幕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還指出,在最近與美國官員在華盛頓的會談中,“關稅問題始終是一個緊張的焦點。”
尚帕涅強調經濟穩定對消費者、投資者和企業都至關重要,並補充道:“一個自由、公平、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係,是一個讓我們所有人都能受益的體係。”
貝森特缺席了今年2月的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會議,這將是他首次出席這一國際論壇,而且是在一個尤其微妙的時刻。
據美國財政部發言人表示,貝森特計劃闡明,各國需要“回歸基本原則”,並采取措施應對“失衡與非市場行為”。據一位了解美方立場的人士透露,貝森特還預計將優先表達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產能過剩的擔憂,而這一擔憂在七國集團國家中也被廣泛認同。七國集團成員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和日本。
自上任以來,特朗普通過一係列關稅政策顛覆了全球貿易體係。他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征收了10%的普遍稅率,並對進口鋼鐵、鋁、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加征了25%的關稅。4月,他將對中國的關稅提高到了驚人的145%,但在本月將其降至30%,以便讓北京和華盛頓能夠進行貿易談判。
4月,特朗普對幾十個國家征收了“對等”關稅,隨後暫停了這些關稅90天,以進行貿易談判。貝森特和其他特朗普政府官員表示,政府正努力在7月8日之前與18到24個貿易夥伴達成協議,其中包括阿根廷、馬來西亞、以色列、瑞士、印度、日本、越南、韓國和泰國。
美國和歐盟也一直在就貿易條款進行談判,盡管雙方政府之間的關係仍然十分緊張。
周日,貝森特警告稱,如果在90天關稅暫停期內與這些國家的談判失敗,可能會恢複更高的關稅。
貝森特在NBC《會見媒體》節目中表示:“我希望每個國家都能本著誠意來進行談判,”並警告說,不這樣做的國家將收到美國新的關稅率通知函。
由於時間緊迫,最終產生的貿易協議可能相對較為簡單,各國或許會同意減少某些產品的關稅,並承諾未來在其他領域展開合作。
一個可能的模式是本月美國政府大肆宣揚的與英國達成的協議。與傳統的貿易協定相比,那項協議相當有限。它為美國牛肉和乙醇打開了英國市場,並取消了美國對英國鋼鐵和汽車的關稅。兩國政府還承諾未來將討論數字貿易、經濟安全以及其他貿易事務。但兩國政府未透露該協議何時生效,並且該協議沒有法律約束力。
雖然這些協議正在敲定之中,但對全球許多地區來說,與美國的貿易卻充滿了不確定性。貝森特周日在CNN上表示,美國的重點是完成與一小部分合作夥伴的協議,而世界其他地區,如中美洲或非洲,可能會通過地區協議來確定關稅稅率。
一位了解美國為七國集團峰會所做準備的知情人士表示,本周不太可能宣布任何新的協議。
在本月美國和中國官員在日內瓦舉行一次會議後,雙方都宣稱會議取得了成功,美中兩國政府也開始更頻繁地溝通,力圖在貿易爭端上取得進展。但兩國之間仍然存在重大問題需要克服,否則高額關稅將在8月初恢複生效。
貝森特在與外國官員打交道時試圖保持務實的態度。在上個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期間的一個演講中,貝森特表示,美國並沒有從全球舞台上撤退。
“美國優先並不意味著美國要孤立行事,”貝森特說。“相反,這是呼籲貿易夥伴之間更深層次的合作和相互尊重。”
然而,美國的許多傳統盟友及其最大的貿易夥伴仍然感到不安。盡管特朗普表現出在某些貿易措施上做出讓步的意願,但他目前已宣布的關稅,在規模和範圍上已經遠遠超過了他第一任期時的水平。
“全球經濟麵臨的最大問題實際上是一次自我造成的傷害,”曾任拜登政府財政部國際事務副部長的傑伊·C·香博表示。“大家最擔心的,就是我們發起的這場關稅戰將在多大程度上擾亂全球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