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相施凱爾今天親自宣布移民政策白皮書相關措施。(歐新社)
英國政府今天稍晚將發布移民政策白皮書,繼內政部之後,首相府進一步預告重點內容,包括提高外籍人士申請永久居留權的英語能力和居留時間門檻,居留時間門檻由5年翻倍至10年,並首度要求申請自海外赴英依親的成年親屬(含配偶)具備基本英語能力。
一旦親屬的英國居留簽證效期截止、但有意申請延長簽證,親屬必須通過更高階的英語能力測驗。
根據預告內容,所有與移居英國相關的簽證種類皆將提高申請人的英語能力要求,而對英國社會和經濟特別有貢獻或特別能滿足相關需求者,以及具高度專業或技術能力的外籍人士,將可在申請永久居留權獲優惠待遇,領域涵蓋但不限於醫療、護理、工程學、人工智能(AI)等。
目前多數簽證種類允許持有人在英國連續居留5年後,在符合財力等其他條件的情況下申請永久居留權,但根據新規定,除了對英國社會和經濟有持續、實質的貢獻及符合特定標準的專業人士,外籍人士需至少在英國連續合法居留10年,才可申請永居。
英國首相府表示,將全麵修嚴移民製度,並全麵提高赴英工作、就學、依親的申請門檻。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今天將親自宣布相關措施。他將強調,在英國定居是一項必須努力贏得的“特權”(privilege),而不是任何人應得的權利。
凱爾將指出,英國多年來的移民製度效果是鼓勵企業自海外引進薪資較低的人力,而不是投資英國年輕一代。移民政策白皮書的核心目標是降低英國的淨移民人口(移入與移出人口的差距)、提升英國勞動市場的技術含量,並支持英國勞工。
施凱爾將提到,當其他人來到英國定居,他們應努力融入在地社會和經濟,並“學習我們的語言”。
英國的淨移民人口曾在2023年一度逼近100萬,也就是移入人口較移出人口多出近100萬。
首相府表示,大量的外來移入人口導致英國公共服務體係資源緊繃、住房價格上揚,且業主寧願雇用較便宜的外來勞動力,而不是投資、發展英國勞工的專業能力。以工程學等領域為例,近幾年英國勞動市場上,本國民眾可取得的學徒製職場見習機會大減近50%,而政府核發給外籍人士的工作簽證數量卻翻倍。
首相府指出,英國仍將對全球最優秀的人才開放,但透過大量自海外招募勞動力以解決“可避免的”技術人力短缺問題,這樣的時代即將結束。
根據規劃,英國政府將設立成員包括產業人士、官員、專家的“勞動市場證據小組”(Labour Market Evidence Group),以瞭解哪些產業或專業領域特別依賴外來勞動力、或者對本國潛在人力的相關知識技能和教育訓練投資不足,並採取跨部會、跨產官學界的措施因應。
在新政策下,若被認定長期不合理依賴外來勞動力,企業恐遭政府撤銷引進、雇用外籍人士的執照。
此外,英國政府擬對有刑事紀錄的外籍人士鬆綁驅逐或遣送規定。未來不僅是遭判一年以上徒刑,任何在英國有刑事紀錄的外籍人士將更容易遭逐出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