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稱能和中國達成協議,但近期也提到不一定得達成協議,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7日強調,兩種情況都可能成立。(美聯社)
美國與中國大陸在瑞士進行的貿易談判取得重大進展,在雙方進行協商前,提出海湖莊園協議(Mar-a-Lago Accord)構想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米蘭(Stephen Miran),7日為美國總統川普的145%中國商品關稅政策護航,他重申,川普稱能和中國達成協議,但近期也提到不一定得達成協議,他強調兩種情況都可能成立。米蘭也承認對中高額關稅會導致波動,但強調不代表長期會發生更嚴重的問題。
美中達協議、不須協議 米蘭:兩種情況都能成立
《紐約時報》10日報導,就在美國7日宣布與英國達成貿易協議框架,提出“海湖莊園協議”以重塑全球貿易體係的米蘭當天接受《紐約時報》專訪,為川普的中國強硬關稅政策護航,他被問及,川普近期又宣稱,不一定得和中國大陸達成協議,這類發言讓投資人相當困惑及恐懼。
米蘭回答,川普說了2件事,“一是他認為我們將會達成協議,他說過許多次;第二,我們不需要協議,這兩種情況都可能成立”。
對中“禁運級”關稅 米蘭:波動不代表長期會有更嚴重問題
米蘭也被問及,在美國對中國商品課徵的“禁運級”關稅下,作為一名經濟學家,美國經濟能否維持住?米蘭強調,川普讓美國工人享有更公平待遇的行動規模是曆史性的,結果是導致金融市場波動,他預測經濟數據也將會有波動,“但我認為重要的是要理解,波動並不意味著長期會出現更嚴重的問題”。
美中不做生意節省數千億美元?米蘭:川普沒說錯
針對川普5日受訪時稱,過去美國與中國大陸做生意損失了數千億美元,如今因為關稅等措施,美國基本上不與中國做生意,因此節省了數千億美元,《紐時》記者質疑這段話的邏輯並不正確,質問米蘭在川普說錯話時,是否能直接指出錯誤?
米蘭回應:“我不認為總統錯了。”他稱,美國與中國做生意存在貿易逆差,如果貿易量下跌,貿易逆差確實也會下降。
關稅不會導致成本上漲
《紐時》記者問及,維持高關稅以增加數千億美元收入,如何和川普試圖降低企業與消費者成本的承諾一致?米蘭回應,他“不認為關稅最終會真的導致成本上揚”,他坦承短期可能出現波動,但長期而言,美國消費者對於產品從哪裡進口的態度相當“彈性”,“如果一國與我們達成貿易協議,他們開放他們的市場,讓我們出口給他們如同他們對我們出口一樣,那我們就能從更友善的國家獲得產品,而非那些對我們敲竹槓的國家”。
針對貨運專家認為供應鏈可能需要數個月、甚至數年時間才能轉移,並且徒增成本,米蘭回答:“我們可以從另一個國家買東西,而不是向中國買東西,或者我們可以在這裡生產。我們可以跨境轉移需求,那讓我們更有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