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周日表示,美國在周末與中國的日內瓦會談已取得“實質性進展”,並稱將於周一公布更多細節。
任何美中這兩個世界最大經濟體之間達成貿易休戰的跡象都將提振金融市場,並緩解企業、投資者和經濟學家對全球經濟可能急劇下墜的擔憂。
盡管有關協議的細節尚未公布,但與貝森特一同參與談判的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裏爾暗示,雙方已達成某種形式的“協議”,以解決特朗普政府對中國貿易做法的國家安全擔憂。但格裏爾未透露兩國是否同意取消任何在過去幾個月實施的懲罰性關稅。
“必須看到我們達成協議的速度之快,這反映出兩國之間的分歧可能沒有人們想象得那麽大,”格裏爾在會談後表示,並指出美國加征關稅是對兩國之間貿易不平衡的回應,特朗普政府將這種貿易不平衡視為國家緊急狀況。“我們有信心與中國夥伴達成的這項協議,將有助於我們努力解決這一國家緊急狀況。”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道,領導中方談判的國務院副總理、負責經濟政策的何立峰表示,會談“坦誠、深入、具有建設性”。
官方媒體稱,何立峰表示,雙方同意建立“磋商機製”,以討論經濟和貿易問題,並繼續進行進一步磋商。
上述言論是在兩國進行為期兩天的馬拉鬆式談判之後發表的。這次會談旨在緩和今年以來因特朗普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引發貿易戰而激化的緊張局勢。
此次會談對全球經濟具有重大影響,近幾個月來,美國與中國相互加征關稅,令全球經濟震蕩。特朗普已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征至少145%的關稅,中國則對美國產品征收了125%的進口稅。
盡管兩國政府表麵上立場強硬,但雙方官員均表示,希望找到降低關稅的方法。這些關稅懲罰性極強,已開始擾亂全球供應鏈。
麵臨破產風險的美國公司正爭相從中國以外的國家尋找替代供應商。中國工廠則紛紛停產歇業,或尋找規避美國關稅的途徑,轉而加大對東南亞的出口。與此同時,許多美國企業正在權衡提價幅度,幫助抵消關稅成本帶來的壓力。
經濟學家警告稱,這場貿易爭端將拖累全球經濟增長,並推高通脹,可能使美國陷入衰退。這些經濟擔憂促使特朗普尋求與中國達成協議。
雙方在具有中立曆史的日內瓦舉行談判,那裏也是世界貿易組織的總部所在地。周六和周日,兩國數十名官員待在瑞士駐聯合國大使官邸內,這是一座俯瞰市中心日內瓦湖的莊嚴別墅。
在周六約七小時的會談後,美國表示,不會就談判過程發表任何正式聲明。
特朗普稱讚初步會談取得了成功。
“今天在瑞士與中國的會談非常好,”特朗普周六晚在Truth
Social上寫道,“討論了許多事,達成了許多共識。以友好但建設性的方式達成了全麵重啟。”
這次會談由美方的貝森特和格裏爾以及中方的何立峰主持。
目前尚不清楚兩國之間有哪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已得到解決。
特朗普政府指責中國對其經濟的關鍵領域進行了不公平補貼,並向全球傾銷廉價商品。美國還一直對中國施壓,要求其采取更強有力的措施限製芬太尼前體化學物質的出口,芬太尼已在美國造成數以萬計的人死亡。
特朗普最初對中國出口商品加征20%的關稅,並指責中國未采取足夠措施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當總統於4月初宣布全球性關稅時,他又對中國追加34%的關稅。隨後中國采取反製措施,特朗普隨即將中國商品的關稅下限提高到145%。
在日內瓦會談前,特朗普曾暗示他願意將這些關稅降低至80%。但白宮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表示,中國必須作出讓步,關稅才可能降低。
美國預計將不僅就關稅和芬太尼問題向中方施壓,還將針對其他威脅美國企業的出口管製措施提出交涉。作為對特朗普貿易行動的回應,北京對關鍵礦物和磁鐵實施了出口限製,這些材料對電動汽車、半導體、飛機、導彈、潛艇以及其他軍事技術至關重要。
中國始終堅稱不會因特朗普加征關稅而作出貿易讓步。中方官員強調,是應美國請求才同意進行談判。美國官員則對此表示異議。
周末進行的貿易談判旨在為兩國之間更廣泛的經濟磋商奠定基礎。
“我們認為,應該降低對本周末中美官員會談可能產生的結果的預期,”牛津經濟研究院美國經濟學家南希·範登·豪滕在周六的一份研究簡報中寫道。
範登·豪滕解釋說,即使美國把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降至80%,實際綜合稅率仍比特朗普當選時的預測高出三倍。一些分析人士和企業高管表示,超過50%的關稅通常已足以抑製貿易。
自由主義研究機構凱托研究所的貿易經濟學家斯科特·林西科姆表示,美中同意繼續對話是一個積極信號。但他補充說,會談後雙方均未宣布任何具體讓步,這表明談判將是一個漫長艱苦的過程。
“周末談了16個小時,唯一的成果是建立一個舉行更多會談的機製,這聽起來實在有些糟糕,”林西科姆說。
不過,特朗普似乎仍準備將此次會談宣稱為一次成功。
他在周六再次呼籲中國向美國企業開放市場,並宣稱:“取得了重大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