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準浙江三門三期工程等核電項目。
28日,國家能源局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副司長張星回應相關提問時介紹,昨天,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核準浙江三門三期工程、福建霞浦壓水堆1、2號機組、山東海陽三期工程、廣東台山二期工程、廣西防城港三期工程等5個核電項目,我國在運和核準在建核電裝機容量超過1.2億千瓦。
據中國電力報、中環報等媒體報道,台山核電項目、防城港核電項目均隸屬於中國廣核集團。台山核電項目位於廣東省江門市台山市赤溪鎮,一期已建成兩台EPR機組,此次獲批的2台機組擬采用“華龍一號”技術;防城港核電項目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港口區光坡鎮,其中,防城港核電3、4號機組已分別於2023年、2024年並網發電,在技術路線上,3、4號機組以及此次獲批的5、6號機組均采用“華龍一號”技術。
其他三個核電項目則分別隸屬於中核集團、中國華能以及國家電投集團。
具體來看,三門核電項目位於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境內,規劃建設6台百萬千瓦的核電機組,此次擬建設2台“華龍一號”融合技術壓水堆核電機組,預計6台機組全部建成後,三門核電總裝機容量可達740萬千瓦,年發電量可達600億千瓦時。
霞浦核電項目位於福建省寧德市長春鎮長門村長表島,此次擬建設2台“華龍一號”核電機組,同時,該項目總體將建設5台核電機組,項目總投資逾1100億元。
海陽核電項目位於山東省煙台市海陽市,規劃建設6台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和1台一體化小型堆。其中,1、2號機組是我國三代核電自主化依托項目,累計發出清潔電力超1280億千瓦時;3、4號機組目前已正式開工,預計將於2027年全麵投產;此次新獲批的2台機組將采用國產化CAP1000壓水堆核電技術。
張星指出,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我國核電發展始終貫徹安全第一方針,通過持續不斷的核電項目建設帶動上下遊產業鏈供應鏈發展,已成為全球少數幾個擁有完整核電工業體係的國家之一,核電技術水平和綜合實力已邁入世界先進行列。
2024年全國核電發電量4509億千瓦時,同比增加3.7%,占全國總發電量的4.5%。全年等效減少標煤消耗約1.4億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3.7億噸。我國在運核電機組始終保持良好的安全紀錄,主要運行指標保持國際領先水平,30多年來未發生過國際核與輻射事件分級手冊2級及以上運行事件,未對公眾和環境造成任何不良影響。
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的戰略部署,指導督促企業加強核安全文化建設,落實核電安全質量責任,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標準建設和運營核電機組,進一步提高核電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水平,確保核電安全萬無一失。大力支持第四代核電技術、小型模塊化反應堆、核聚變等前沿技術的研發攻關。積極探索核能供暖、供汽、海水淡化等綜合利用,為優化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