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關稅對峙持續陷入僵局,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嚴重衝擊。高達 145% 的美國對華關稅與中方 125%
的反製關稅,使得雙邊貿易商品流動幾乎停滯,嚴重影響中國工廠生產及全球航運格局。
據《大紀元新聞網》今 ( 28 )
日報導,供應鏈多個環節出現動蕩。供應鏈專家向《國會山報》表示,關稅使中國工廠生產受挫,有企業麵臨訂單枯竭,另有部分企業則趁機調整經營策略。質量檢查公司
QIMA
執行長塞巴斯蒂安·布雷托指出,商品流通的可預測性大幅降低,產能分布不均現象明顯,“部分供應商產能過剩,另一些則因需求轉變而出現瓶頸。”
廣東一間出口服裝企業負責人在影片中直言,關稅戰重創紡織服裝產業。該業者表示,中國為全球最大紡織品製造國,約三分之一產品直接出口美國,另有三分之一透過東南亞國家再出口至美,約
60% 紡織品與美國市場密切相關。此次關稅讓其工廠麵臨嚴重打擊,目前有數十個貨櫃滯留深圳港口或被迫改內銷。
多名工人透露,鞋類、牛仔褲及家用電器等生產線已停工一周以上,企業減少加班、暫停周末生產成為常態。深圳跨境電子商務協會會長王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會員企業焦慮加劇,許多工廠已宣布停產一至兩周,供應鏈動蕩難以平息。
航運業也麵臨巨變。物流平台 Flexport
執行長瑞安·彼得森指出,海運承運人紛紛調整航線,“不少船舶減少中國航線,轉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尋找通往歐洲及美國的新路徑。”此外,貨運保險費用因關稅增加而上漲,進一步抬高全球航運成本。
根據華泰期貨統計,今年 4 月中旬至5月中旬,中美間海運航次取消達 26 班,貨櫃運力減少近
40%。航運谘詢機構德魯裏(Drewry)預測,今年全球港口吞吐量將下降約 1%,與 2020
年疫情期間相近。勞合社分析師亦指出,此趨勢顯示全球貿易正承受巨大壓力。
深圳鹽田港汽車貨運從業者陳銘表示,今年情況尤其嚴峻,美國作為最大外貿市場,關稅高漲令業務幾近停擺。曾經繁忙的鹽田港出口美國貨櫃量較去年同期大減七至八成,大量空貨櫃滯留等待調度,貨物流動性大幅下降,這種現象自
3 月起持續加劇,4 月更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