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為何在貿易戰中“穩坐釣魚台”?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如果說中美貿易戰是一場高風險的邊緣政策遊戲,那麽目前來看,北京並不願意參與這場遊戲。
特朗普總統和政府官員不斷聲稱兩國正在進行談判,幾周內就可能達成協議,麵對這種說法,中國外交部上周五在X上發貼強烈反駁:“中美雙方並沒有就關稅問題進行磋商或談判,更談不上達成協議。美方應停止製造混亂。”
在上述帖子發出前的幾小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美國正在“混淆視聽”。郭嘉昆在一天前把有關談判的報道稱為“假消息”。
這一回應是最新的跡象,表明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打算在與特朗普的對峙中堅持強硬立場,因為習近平意識到自己的地位正在增強。分析人士稱,因為美國的政治壓力和華爾街的動蕩,中國政府在賭自己比特朗普政府更能承受貿易戰的痛苦。
“中國人並不急著找台階下,”華盛頓史汀生中心的中國項目主任孫韻說。“他們看出特朗普想找台階下,而且很高興讓他自作自受。”
孫韻表示,中國政府不會坐到談判桌前,除非美國先做出讓步或善意姿態,這可能包括降低目前的關稅,或明確表示是特朗普首先與習近平進行接觸。
“北京占了上風,為什麽要費力去接觸呢?”孫韻說。“如果美國想談判,它就必須付出代價。”
在《時代》雜誌上周五發表的采訪中,特朗普稱習近平已給他打了電話,兩人正在努力就關稅問題達成協議。
據該文報道,特朗普在談到習近平給自己打電話時說,“我不認為那是他軟弱的表現。”
習近平曾在特朗普舉行就職典禮三天前,也就是今年1月17日,與特朗普通電話。自那以後,中國一直沒有表示過習近平與特朗普通過電話。
自從特朗普重返白宮後,這不是他第一次聲稱與中國領導人通了電話。今年2月,他在接受福克斯新聞主持人布雷特·拜爾采訪時曾說,他在1月17日後的某個時候與習近平通了電話。
中國已采取反製措施,對美國進口商品征收令人震驚的關稅,並多次表示,中國願意進行貿易談判,但不會在脅迫之下這樣做。中國官員稱,美國需要尊重中國,並表示,如美國想打貿易戰的話,中國願意“奉陪到底”。
中國的強硬姿態反映出,習近平需要塑造一個強人形象來對抗特朗普政府。這名中國領導人把自己視為一個變革型人物,麵對西方(也就是美國)的霸淩,他要實現自己國家的偉大複興。
與特朗普上次擔任總統時不同,中國認為自己在這輪貿易戰中為反擊做了更好的準備,因為政府手中有出口管製等一係列新的經濟手段。為應對美國的一輪新關稅,中國已在本月早些時候限製向出口美國稀土產品,這些產品對生產導彈、電池,以及半導體至關重要。中國主導著世界稀土元素市場,而美國尋找替代來源的努力仍需數年才能見成效。
“中國政府認為,自己對稀土礦產的控製是與美國打貿易戰的關鍵武器,”康奈爾大學專門研究國際貿易的經濟學家埃斯瓦爾·普拉薩德說。“北京非常清楚,限製美國獲得這些礦產的能力將嚴重擾亂美國的高技術製造業,給美國製造業中更具活力的部分帶來巨大痛苦。”
一場曠日持久的貿易戰將給中國經濟帶來沉重打擊,這會讓習近平的領導地位受到檢驗。中國經濟已經因房地產危機和消費者信心低迷而步履蹣跚。出口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少數引擎之一,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單一出口市場。
中國也許已經感受到了貿易戰的衝擊,中國美國商會稱,中國政府似乎正在考慮是否將一些必需品排除在對美國商品征收的125%報複性關稅之外,包括挽救生命的藥品和其他醫療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