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她是首位嫁給外國人的中國女星,一天提100次離婚

她是首位嫁給外國人的中國女星,一天提100次離婚

文章來源: 劇幕劇 於 2025-04-17 00:38:5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在中國影視圈,跨國婚姻早就不是什麽新鮮事,但像沈丹萍這樣把中國護照捂了36年的實在少見。

這位於八十年代紅透半邊天的女演員,用大半輩子時間證明了一件事:嫁老外不等於改命,關鍵看怎麽過日子。

她那些雞飛狗跳的跨國婚姻日常,比電視劇裏的婆媳大戰真實多了。

沈丹萍年輕時可是北電78級的尖子生,跟張鐵林、張豐毅那幫人同班。

當年她紮著兩條麻花辮往教室後排一坐,半個班的男生眼睛都直了。

謝園後來在節目裏爆料,說當年男生宿舍夜談會,十句話有八句繞不開沈丹萍。

這姑娘不光長得水靈,演戲也靈光。大二就在《被愛情遺忘的角落》裏演活了個壓抑的農村姑娘,把那個年代年輕人的憋屈演得透透的。

有場戲要她蹲在灶台前哭,導演喊卡了她還停不住,眼淚把柴火都澆濕了。

1983年那會兒,她已經是電影院海報上的常客。

全國三分之一的影院門口都掛著她的劇照,文化局的領導開會還拿她舉例子,說這才是社會主義文藝工作者該有的樣子。

可就在事業巔峰期,這姑娘幹了件驚掉人下巴的事,跟認識三個月的德國攝影師烏韋扯證了。

這事擱現在都算閃婚,更別說八十年代初。

她爹媽聽說閨女要嫁老外,直接放話:"出了這個門就別回來!"

烏韋這人挺有意思,74年就跑到中國混,普通話比很多北京土著還溜。

有次在友誼賓館聚會,他看見沈丹萍穿件襯衫進來,眼睛都直了。

追姑娘的套路也野,簽證快到期了直接求婚,被拒了就在女生宿舍門口站通宵。

沈丹萍後來回憶,那天早上開門看見他掛著倆黑眼圈,第一反應是"這老外怎麽跟胡同口等早點的似的"。

跨國婚姻的頭幾年那叫一個雞飛狗跳。

沈丹萍帶著閨女跟烏韋回德國,發現婆婆家吃飯竟然要分餐,刀叉碰碗的聲兒聽得她腦仁疼。

最要命的是德國人那個死腦筋,有回她做好四菜一湯,烏韋非說不符合膳食金字塔,硬是倒了重做。

氣得沈丹萍抄起掃把追著他滿院子跑,鄰居還以為在拍動作片。

但烏韋有招治她。有次搬家搬一半,沈丹萍撂挑子不幹了,躺床上裝死。

要換別人早吵翻天,這德國佬愣是摸黑把東西全搬回去,第二天還煮了鍋小米粥哄她。

後來沈丹萍在采訪裏說:"這老外看著憨,其實雞賊著呢。" 最絕的是那次從德國回來,家裏灰積得能種菜,孩子餓得嗷嗷哭,烏韋不緊不慢開了瓶香檳,抹幹淨桌子拉她碰杯。

沈丹萍本來氣得冒煙,結果硬是被這操作逗笑了。

外人看著浪漫,日子過得其實挺糙。

沈丹萍產後抑鬱那陣,天天把離婚掛嘴邊,最多一天能說上百回。

有回吵急眼了,她拎著行李箱就要回南京,結果在機場被烏韋逮個正著。

這德國人也不攔著,買了張票跟著飛,美其名曰"送媳婦回娘家"。等到了南京站,沈丹萍看著站台上接她的老父母,突然覺得這婚離得沒意思。

這些年她沒少被問"怎麽守住跨國婚姻",答案實在得不像明星:"哪有什麽秘訣,就是互相慣著唄。"

她家規矩也怪,每周六必須全家穿漢服吃飯,烏韋還得用毛筆寫菜單。

兩個混血閨女從小跟著學京劇,大女兒丹丹現在在柏林開武館,教老外打太極拳,生意火得預約排到三個月後。

沈丹萍自己也沒閑著,雖然拍戲少了,但話劇舞台照樣發光。前年演《雷雨》裏的繁漪,六十四歲的人穿著旗袍往台上一站,那股子勁頭比年輕演員還足。

有場戲要她連摔三個茶碗,演完才發現手心被瓷片劃了口子。烏韋在後台邊給她貼創可貼邊嘀咕:"你們中國演員都這麽玩命?"

最讓人服氣的是她對中國身份的死磕。九十年代那波改國籍潮,多少明星忙著換護照,她愣是攥著那本中國紅本本不撒手。

有次在德國辦展,主辦方把她國籍標成"德國",她當場讓人改過來,說:"我嫁的是德國人,又不是德國。"

這種煙火氣十足的跨國婚姻,可能比那些光鮮亮麗的明星愛情更耐嚼。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衡水中學的神話崩塌,揭露了一個簡單的道理
特斯拉前高管:我們拆解中國電動汽車後...
婚前同居等同家人?男女網友這次竟然都炸了
解放軍明年換發《預備役人員證》 建構軍事“秒級動員”
香港大埔火災55條人命的血淚教訓和啟示




24小時討論排行

特朗普“電話教導”高市早苗內容被披露 日本尬極了
成都民企造出高超音速導彈且已量產 成本僅同類一成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創新高 專家:2026年或回6字頭
農村老人一次性繳納十幾萬的保險,靠譜嗎?
香港現代史上最致命火災:慘劇何以釀成?
香港火災已造成128人遇難 仍有約200人情況未明
華盛頓槍擊案嫌疑人曾在阿富汗與美軍合作 在等綠卡
印尼雅加達超過東京,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美媒曝德秘密對俄作戰計劃 長達1200頁 涉80萬士兵
辭去美國弗吉尼亞大學終身教職,他回到清華
錢誌敏帶走的400億比特幣,能歸還中國嗎?
錢誌敏帶走的400億比特幣,能歸還中國嗎?
CIA局長承認了:華府槍擊案嫌犯是和我們有關…
11個人隨機死於它們的疏忽,冷漠地像11個人撞到了車上
轉賣吃剩的藥,“我怎麽就成了販毒?”
近80年來傷亡最嚴重火災,“香港為何還在用竹棚?”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她是首位嫁給外國人的中國女星,一天提100次離婚

劇幕劇 2025-04-17 00:38:53

在中國影視圈,跨國婚姻早就不是什麽新鮮事,但像沈丹萍這樣把中國護照捂了36年的實在少見。

這位於八十年代紅透半邊天的女演員,用大半輩子時間證明了一件事:嫁老外不等於改命,關鍵看怎麽過日子。

她那些雞飛狗跳的跨國婚姻日常,比電視劇裏的婆媳大戰真實多了。

沈丹萍年輕時可是北電78級的尖子生,跟張鐵林、張豐毅那幫人同班。

當年她紮著兩條麻花辮往教室後排一坐,半個班的男生眼睛都直了。

謝園後來在節目裏爆料,說當年男生宿舍夜談會,十句話有八句繞不開沈丹萍。

這姑娘不光長得水靈,演戲也靈光。大二就在《被愛情遺忘的角落》裏演活了個壓抑的農村姑娘,把那個年代年輕人的憋屈演得透透的。

有場戲要她蹲在灶台前哭,導演喊卡了她還停不住,眼淚把柴火都澆濕了。

1983年那會兒,她已經是電影院海報上的常客。

全國三分之一的影院門口都掛著她的劇照,文化局的領導開會還拿她舉例子,說這才是社會主義文藝工作者該有的樣子。

可就在事業巔峰期,這姑娘幹了件驚掉人下巴的事,跟認識三個月的德國攝影師烏韋扯證了。

這事擱現在都算閃婚,更別說八十年代初。

她爹媽聽說閨女要嫁老外,直接放話:"出了這個門就別回來!"

烏韋這人挺有意思,74年就跑到中國混,普通話比很多北京土著還溜。

有次在友誼賓館聚會,他看見沈丹萍穿件襯衫進來,眼睛都直了。

追姑娘的套路也野,簽證快到期了直接求婚,被拒了就在女生宿舍門口站通宵。

沈丹萍後來回憶,那天早上開門看見他掛著倆黑眼圈,第一反應是"這老外怎麽跟胡同口等早點的似的"。

跨國婚姻的頭幾年那叫一個雞飛狗跳。

沈丹萍帶著閨女跟烏韋回德國,發現婆婆家吃飯竟然要分餐,刀叉碰碗的聲兒聽得她腦仁疼。

最要命的是德國人那個死腦筋,有回她做好四菜一湯,烏韋非說不符合膳食金字塔,硬是倒了重做。

氣得沈丹萍抄起掃把追著他滿院子跑,鄰居還以為在拍動作片。

但烏韋有招治她。有次搬家搬一半,沈丹萍撂挑子不幹了,躺床上裝死。

要換別人早吵翻天,這德國佬愣是摸黑把東西全搬回去,第二天還煮了鍋小米粥哄她。

後來沈丹萍在采訪裏說:"這老外看著憨,其實雞賊著呢。" 最絕的是那次從德國回來,家裏灰積得能種菜,孩子餓得嗷嗷哭,烏韋不緊不慢開了瓶香檳,抹幹淨桌子拉她碰杯。

沈丹萍本來氣得冒煙,結果硬是被這操作逗笑了。

外人看著浪漫,日子過得其實挺糙。

沈丹萍產後抑鬱那陣,天天把離婚掛嘴邊,最多一天能說上百回。

有回吵急眼了,她拎著行李箱就要回南京,結果在機場被烏韋逮個正著。

這德國人也不攔著,買了張票跟著飛,美其名曰"送媳婦回娘家"。等到了南京站,沈丹萍看著站台上接她的老父母,突然覺得這婚離得沒意思。

這些年她沒少被問"怎麽守住跨國婚姻",答案實在得不像明星:"哪有什麽秘訣,就是互相慣著唄。"

她家規矩也怪,每周六必須全家穿漢服吃飯,烏韋還得用毛筆寫菜單。

兩個混血閨女從小跟著學京劇,大女兒丹丹現在在柏林開武館,教老外打太極拳,生意火得預約排到三個月後。

沈丹萍自己也沒閑著,雖然拍戲少了,但話劇舞台照樣發光。前年演《雷雨》裏的繁漪,六十四歲的人穿著旗袍往台上一站,那股子勁頭比年輕演員還足。

有場戲要她連摔三個茶碗,演完才發現手心被瓷片劃了口子。烏韋在後台邊給她貼創可貼邊嘀咕:"你們中國演員都這麽玩命?"

最讓人服氣的是她對中國身份的死磕。九十年代那波改國籍潮,多少明星忙著換護照,她愣是攥著那本中國紅本本不撒手。

有次在德國辦展,主辦方把她國籍標成"德國",她當場讓人改過來,說:"我嫁的是德國人,又不是德國。"

這種煙火氣十足的跨國婚姻,可能比那些光鮮亮麗的明星愛情更耐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