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爆改辣妹裝、代跳舞蹈也擦邊
南方都市報
2025-03-25 19:30:44
“被催熟”的孩子:流量經濟下的未成年網紅亂象調查
近日,4歲網紅“瑤一瑤小肉包”深陷擺拍風波,“網紅兒童”這一群體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當兒童被物化為“流量工具”,當童真成為“變現”的土壤,在流量裹挾之下,“網紅兒童”的權益應由誰守護?南方都市報、南都大數據研究院即日起推出“‘被催熟’的孩子”係列調查報道,深挖網絡平台上的未成年網紅亂象,揭露背後推手的套路與邏輯,共同探討治理思路,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第一期,聚焦沾上網絡軟色情的平台兒童網紅。
“希望小孩子不要跳這種擦邊舞蹈,跳跳手勢舞就可以了。”近日,有網友吐槽在網絡平台刷到未成年人跳擦邊舞的視頻,評論區中還有不少低俗評論。
近日,南都大數據研究院調查發現,多個短視頻和社交平台上,確有不少疑似小學生、初中生的“網紅”用戶發布性感舞蹈、性感變裝等視頻內容,且收獲了較高的流量;另疑有未成年人涉足“代跳(舞蹈)”業務圈子,或存在軟色情擦邊風險。
廣州市政協委員、廣東諾臣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律師鄭子殷在接受南都采訪時指出,平台算法模型過度關注用戶停留時長,形成“高點擊量-高推薦量”的閉環循環,或會導致平台內容生態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小孩跳熱舞、秀性感身材
校服爆改“辣妹裝”
根據網友提供的線索,視頻中的小女孩麵容稚嫩,年齡約在10歲左右,穿著小短裙,不時做著眯眼、扭胯動作。評論區中,“老婆”“性感”“從小就出來*”等評論讓人覺得不適。經檢索,該小女孩主要活躍在小紅書、快手等平台,賬號粉絲量分別有5萬、11萬,疑似主要由媽媽運營打理。其賬號首頁發布的作品多為日常生活記錄、舞蹈等視頻內容,個別舞蹈視頻確因衣著或舞蹈動作過於成熟而引來了一些爭議。
部分未成年“網紅”的跳舞視頻截圖。
南都民調數據顯示,近四成受訪者曾在網絡上看到未成年人發布擦邊、帶有性暗示的內容。經檢索,小紅書、快手、抖音等平台上活躍著不少疑似未成年的“小網紅”,有的粉絲量在百萬以上。“小性感”“純情女高”“扭腰圈新人報道”“被校服封印的身材”......部分疑似未成年的“網紅”通過頻繁發布秀性感身材、跳熱舞等視頻內容收獲了不少流量,一些女孩上裝穿吊帶或露臍短衣,下裝穿短裙或短褲,還會刻意做出眯眼、嘟嘴、吐舌、扭屁股等表情動作。例如,在快手平台上,一名為“悅****”的賬號粉絲量多達37萬,首頁發布的多個舞蹈視頻作品中,小女孩穿著超短褲、露臍緊身上衣,扭腰扭胯的同時,還配合做出吐舌等帶有挑逗意味的不雅動作及表情,部分作品點讚量高達2.5萬。同平台上,一聲稱為該女孩媽媽的用戶在去年9月曾發布視頻,慶祝女兒剛剛升上小學六年級。
值得一提的是,在部分未成年人用戶發布的性感舞蹈視頻評論區,還能見到不少疑似男性用戶艾特快手平台官方認證賬號“AI小快(Deepseek滿血版)”,讓平台多給推薦同類視頻內容,“我愛看這種跳舞”“尤其是未成年人的”“多給我推小孩跳舞”。
部分用戶發布的校服爆改內容截圖。
此外,在上述短視頻平台的“脫下校服就是兵”“初中生變裝”等內容標簽下,也能看到有不少疑為未成年人的用戶發布變裝反差視頻:上一秒還穿著校服坐在教室內,下一秒則穿著緊身露肩裝、超短裙等秀起了性感身材,或跳起了扭胯舞。個別平台還出現校服爆改“辣妹裝”的內容,即將校服的上衣裁剪為露臍上衣和超短裙穿在身上。
“舉牌”後又現“代跳”擦邊?
疑有未成年人涉足
本次調查發現,在短視頻和社交平台上,多個粉絲量較高的疑似未成年的博主在主頁簡介中寫有“舉牌”業務,“舉排(牌)10r(元)”“10天沒拍可退(錢)”,個別用戶疑似才10歲左右。首頁發布的視頻作品評論區中,也有不少人表示“想買”,詢問價格。南都研究員聯係了幾位聲稱可以“舉牌”的未成年博主,對方多表示“舉牌”形式主要是舉下單用戶的首頁簡介,拍攝跳手勢舞、“慢搖”等舞蹈視頻。據了解,此前有媒體曝光了“舉牌”延伸出的擦邊色情灰色“交易”,指出有未成年人在網絡平台上拍攝“臉舉”“腿舉”等軟色情擦邊視頻,引起了廣泛關注。
部分短視頻和社交平台“代跳”相關信息截圖。
“接代跳,可製定衣服和舞蹈”“jk製服、緊身短褲都可以”......“舉牌”之後,“代跳”業務也悄然在網絡平台上蔓延,疑有未成年人卷入。據了解,所謂“代跳”即博主拍攝“擋臉”舞蹈視頻,他人花錢購買後即可當成自己的跳舞視頻隨意發布。在多個網絡平台上以“代跳”“代跳舞蹈”等關鍵詞進行檢索,能發現不少接“代跳”的博主,部分甚至明目張膽地在價目表中標注“可擦(邊)”“小擦(邊),大擦(邊)都有”。其中,便有疑似未成年人的身影。例如,在小紅書平台上,一自述正就讀初二的未成年用戶多次發布接“代跳”帖子,還配上了多段不適宜該年齡段的性感舞蹈視頻,評論區中有人提出“未成年人還是不要跳這種舞蹈比較好”,帖主卻回複稱自己是自願跳的,與是否成年無關。
“這是正經業務嗎?”不少網友對所謂的“代跳”提出了質疑。小路對“代跳圈”有過一些了解,對未成年人過早涉足十分擔憂,“如果是正常舞蹈、簡單的手勢舞倒還好,但誰知道下單的人打的什麽主意的?”她給南都研究員發來了一條關於“代跳”的科普帖子,然而帖子的評論區卻發展成了買家與賣家接頭的場所,“找代跳,要胸大的”“收擦(邊)的”“出舞蹈視頻,白菜價,可定製”......小路覺得“代跳圈”的隱患太大了,未成年人很容易就會被帶歪,“如果有人高價找她跳擦邊的,她會不會就接了呢?”南都民調數據顯示,有近兩成受訪網友擔憂未成年人會遭遇網絡性騷擾、隔空猥褻。
專家:“高點擊量-高推薦量”算法
或助長平台內容生態亂象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係主任鄭寧認為,部分平台對兒童軟色情“擦邊”等內容的審核標準比較模糊,為了追求流量還會傾向於推薦低俗、不良內容來吸引眼球。
廣州市政協委員、廣東諾臣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律師鄭子殷在接受南都采訪時表示,部分網絡平台在流量經濟驅動下,內容審核標準趨於寬鬆,對軟色情、低俗劇本等違規內容審核不到位甚至采取默認態度,同時算法模型過度關注用戶停留時長,形成“高點擊量-高推薦量”的閉環循環,也會導致平台內容生態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他進一步指出,未成年人正處於價值觀塑造期,認知能力有限,難以辨別網絡中的不良信息,易產生認知偏差或受外界誘惑,從而參與不良內容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