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惹出驚天大禍的尹錫悅最近竟然被放出來了。
這場始於2024年12月3日“緊急戒嚴令”的政治地震,已演變為韓國憲政史上最跌宕的權力絞殺戰。根據《韓國憲法》第65條,若彈劾成立(需憲法法院9名法官中至少6人支持),尹錫悅將永久喪失總統職權,韓國將在60天內啟動新一屆大選;若彈劾不成立,他將重返青瓦台,但麵臨的將是更凶險的政治殘局。
回顧尹錫悅的政治生涯,真的好像過山車。
他的崛起始於“樸槿惠親信幹政門”調查。作為時任檢察總長,他以“司法屠龍者”形象親手將樸槿惠送入監獄,卻在2022年總統大選中複刻對手的劇本:以保守派身份上台,卻因權力傲慢陷入更深的泥潭。
去年12月初,麵臨國內外的壓力,尹錫悅悍然發動政變,結果遭到眾叛親離,朝野兩黨連夜開會,全票終止了他的所謂“戒嚴”。2025年1月15日尹錫悅被捕,成為首位被羈押的現任總統。連執政黨國民力量黨也與其切割,黨首韓東勳公開稱“尹已無法履職”
雖然尹錫悅早就宣布不住青瓦台,可他還是沒逃過“青瓦台魔咒”。
從李承晚到尹錫悅,韓國總統似乎就沒有善終的,要麽因政變下台,要麽被手下刺殺,要麽下台後被政治清算。此前尹錫悅覺得是總統府所在地青瓦台風水不好,從這次政變的結果來看,恐怕不是。
不過,在野的共同民主黨也不是沒有失誤,司法程序上的操之過急,過度聚焦彈劾案,未能及時修補法律程序漏洞。國會律師團曾試圖刪除彈劾理由中的“內亂罪”條款以加速進程,反而削弱了檢方指控的法理基礎。
為了保住執政地位,國民力量黨通過司法係統內的保守派力量施壓,推動“程序違法”議題成為輿論焦點。該黨緊急對策委員會委員長權寧世公開宣稱“逮捕總統違反法治精神”,為法官裁決營造政治正當性。
彈劾的結果還沒出來,但韓國各大陣營已經開始總統寶座“卡位戰”了。
首先是最大的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李在明,在對抗尹錫悅的道路上,他已經成為韓國最火的政治網紅。李在明作為尹錫悅的老對手,2022年以0.7%微弱劣勢敗選。此次借彈劾東風,李在明民調支持率已達46.3%,遠高於其他競爭對手。其團隊已啟動“清算積弊”宣傳,主打經濟改革與司法去特權化。
執政黨臨時前領導人韓東勳明白,保尹錫悅不如保自己,早就開始和尹錫悅切割,主打“穩定優先”牌,結果被當成叛徒,在黨內支持率暴跌。
如今,韓國幾個叫得上名的候選人,支持率加起來都不如李在明。
雇傭勞動部長官金文洙是18.9%,韓東勳是6.9%,大邱市長洪準杓6.8%,首爾市長吳世勳5.1%,前議員劉承旼2.1%,這幾位加起來,還沒李在明一個人多。
這也就意味著,執政黨要想不下台,隻能讓尹錫悅不被彈劾成功。
今天有韓媒曝韓國最大在野黨12日稱收到軍方線報,有人走私俄製手槍要刺殺黨首李在明。雖然韓國共同民主黨已經向警方申請加大對李在明進行貼身保護。但李在明在韓國大選前能否渡過難關仍是一個未知數。
大家覺得韓國《紙牌屋》劇情會怎麽發展呢?尹錫悅又能否絕地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