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特朗普靠攏普京——為離間俄羅斯與中國?
BBC
2025-03-10 08:46:44
Getty Images,特朗普對普京的支持標誌著美國對俄政策的重大轉變 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BBC國際部和BBC Global China Unit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川普,Donald Trump)正逐步向俄羅斯靠攏,顛覆數十年來的美國外交政策。
他在烏克蘭戰爭的和平協議問題上站在普京(Vladimir Putin,普丁)一邊,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施壓,要求他接受俄羅斯開出的嚴苛條件,即便俄羅斯是入侵的一方。此外,特朗普還告訴歐洲盟友,不要指望美國繼續支持他們的防禦。
這一切都向普京釋放了支持的信號,也引發了一個關鍵問題——美國是否正在推動一項新的重大外交戰略?
這是否在下一盤更大的棋,試圖拉攏俄羅斯、削弱其與中國的關係?還是說,特朗普的行為純粹出於個人情感,以及他與普京的親密關係?
特朗普政府如何站在俄羅斯一邊?
美國對俄羅斯態度的重大轉變最早出現在2月12日,當時特朗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進行了一次長達90分鍾的電話交談。
通話後,特朗普向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施壓,要求他接受一項和平協議——讓出部分領土給俄羅斯,但美國卻不提供任何安全保障。
談及這次通話,特朗普表示:“我們同意密切合作,包括互訪彼此的國家。”
此外,特朗普還明確表示,戰後烏克蘭將無法成為北約成員,這與其前任喬·拜登(Joe
Biden)的承諾相悖,而俄羅斯則強烈反對烏克蘭加入北約。
Reuters,澤連斯基與特朗普。
自那以後,特朗普多次批評澤連斯基,稱他“無能”、“獨裁者”,並在白宮會麵時向他說烏克蘭“根本不應該發動”這場戰爭。這與普京的言論如出一轍。
特朗普還拒絕支持歐洲國家在戰後可能派遣維和部隊進入烏克蘭的計劃,而俄羅斯則堅決反對任何西方軍隊進入烏克蘭。
此外,美國在聯合國的表決中站在俄羅斯一邊,在烏克蘭戰爭三周年之際,拒絕譴責俄羅斯的入侵行為。
美國拉攏俄羅斯以削弱俄中關係?
Getty Images,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表示,他不希望俄羅斯淪為中國的“附庸夥伴”。
特朗普政府向俄羅斯靠攏、遠離歐洲盟友的行為,顛覆了80年來的美國外交政策。但目前尚不清楚這是否代表一項全新的戰略。
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盧比奧)在2月25日接受保守派媒體《布萊巴特新聞》(Breitbart)采訪時表示,特朗普政府正試圖削弱俄羅斯與中國的聯係。
魯比奧說:“如果俄羅斯長期淪為中國的附庸,因為必須依賴中國,對其言聽計從,我認為這不僅對俄羅斯不利,也不利於美國、歐洲,乃至全球。”
他強調,這種局麵對美國而言極其危險,因為“這意味著兩個擁有核武的強權聯手對抗美國”。
此外,魯比奧還表示,美國將試圖挑戰中國推動的全球貿易網絡——“一帶一路”倡議。
中國對此作出強烈反應,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回應稱:“中俄兩國的發展戰略和外交政策是很長遠的……美方對中俄關係挑撥離間完全是徒勞的。”
Getty Images,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鬆(中)於1972年訪華,被視為外交史上的一次神來之筆(資料照片)。
魯比奧的戰略——拉攏俄羅斯以圖削弱中國——可被視為美國前總統尼克鬆(Richard
Nixon,尼克遜)外交勝利之策的“鏡像翻版”,該策略使中國與蘇聯分道揚鑣。
當年,尼克森透過與中國建立關係,使蘇聯陷入孤立。而現在,特朗普可能希望與俄羅斯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從而孤立中國。這一策略被稱為“反向尼克鬆”(Reverse
Nixon)或“反向基辛格”(Reverse Kissinger)策略。
1972年,尼克鬆在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的協助下,與中國簽署條約,結束了中國與蘇聯這兩個共產國家聯手對抗美國的時期。
美國智庫“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對魯比奧的計劃評論道:“白宮及其對華超級鷹派似乎相信,他們可以利用俄羅斯來孤立中國,削弱其全球影響力。”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客座教授克勞斯·韋勒(Klaus
Welle)表示:“美國不希望俄羅斯變成中國的‘原材料殖民地’。這將使俄羅斯廉價向中國出售資源,進一步強化中國對美國的經濟競爭力。”
然而,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的達納·奧林(Dana Allin)博士認為,特朗普未必會全力支持這一戰略。
“這與特朗普的思維不矛盾,他甚至可能覺得可行,但這其實是魯比奧和傳統共和黨外交政策人士的構想,而不是白宮決策核心的主導方向。”
“反向基辛格”策略可行嗎?
圖表顯示俄羅斯對中國石油出口額增長趨勢:從2019年每年370億英鎊增至2024年620億。
美國要拆散俄中聯盟,恐怕並非易事。
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前夕,俄中曾宣布“無上限”夥伴關係,此後兩國貿易蓬勃發展。
中國目前是俄羅斯最大原油進口國,2024年中國從俄羅斯購買了620億美元的原油,在2021年隻有約三分之二。西方製裁使俄羅斯石油被中國大量吸收。
此外,中國還向俄羅斯提供高科技零件,包括半導體晶片,這些零件被廣泛用於武器係統。美國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AEI)和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的報告均指出,俄羅斯進口的半導體大部分來自中國。
Getty Images,中國是俄羅斯原油的最大買家。
上海全球治理與區域國別研究院教授楊成認為,俄美不可能完全結盟,因為“曆史上的互不信任及意識形態差異”仍然存在。
“俄羅斯將保持戰略自主,而不會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單方麵工具。”
瑞典國際事務研究所(Swedish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的亨裏克·瓦赫特邁斯特(Henrik
Wachtmeister)博士則指出:“普京或許會短暫配合美國的策略,但他不會拿與中國的關係去交換美國的承諾。”
他補充道:“俄中在資源方麵是天然盟友,但俄美則是競爭對手,尤其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
特朗普倒向俄羅斯出於個人原因?
Getty Images,特朗普稱他與普京“曾共同經曆通俄門騙局”。
奧林博士認為,特朗普親俄的動機並非外交戰略,而是“極其個人”的,可追溯到他的第一個總統任期。當時,俄羅斯被指控幹預美國總統選舉,而特朗普及其團隊則被指與俄方勾結。
在最近與澤連斯基於白宮會麵時,特朗普談及普京時表示:“我認識他很久了。我們曾一起經曆過‘通俄門騙局’。”
奧林博士表示:“特朗普將自己和普京視為同一條船上的人,都認為自己是‘獵巫行動’的受害者。”
韋勒先生補充道:“我們清楚特朗普與俄羅斯之間有深厚且長期的聯係。這可以追溯到他在俄羅斯舉辦的‘環球小姐’選美大賽,以及俄羅斯資金對他的房地產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幫助其渡過財務難關。”
“他與俄羅斯的互動一直是正麵的。”
本文由BBC記者傑裏米·豪厄爾(Jeremy Howell)、安庫爾·沙阿(Ankur Shah)、傑克·劉(Jack
Lau)撰文,埃弗雷姆·格布雷布(Efrem Gebreab)製作,凱特·福布斯(Kate Forbes)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