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生活百態 » 最新一批被AI逼轉行的人,已經出現

最新一批被AI逼轉行的人,已經出現

文章來源: 南風窗 於 2025-03-05 08:53:3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不到五年的時間,桃子的同事幾乎都轉行了。

桃子從事的是網文翻譯。2020年前後,她和譯員們有一個小群,十來個人,大家都把翻譯作為自己的主業。

她用“火爆”來形容當時的網文出海市場。群裏的譯員常常互相介紹工作機會。大家都覺得,隻要還有人看小說,這個行業就不會垮掉,“很有奔頭”。

AI翻譯的興起改變了他們對未來的想象。如今,群裏真正從事網文翻譯的,隻剩下了兩個人。AI的介入,使得譯員的薪酬快速縮水到過去的一半甚至更低,桃子能感覺到,大部分同行都抱著一種悲觀的態度。

不論是在社交平台,還是在更大的翻譯社群裏,她經常能聽到人們討論:“這一行不值得幹了”“不建議接網文翻譯,價格很低”。

與此同時,網文出海仍在蓬勃發展。《2024中國網絡文學出海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網絡文學行業海外市場營收規模達到43.50億元,同比增速7.06%。在此背景下,AI翻譯的存在感不斷增強。

上述報告顯示,2024年新增出海AI翻譯作品超2000部,同比增長2000%,且網文暢銷榜排名top100作品中,AI翻譯作品占比42%。AI翻譯的作品也能夠成為爆款。其中,由AI翻譯的《驚!天降老公竟是首富》成為六大語種全年收入最高作品。

對於譯員來說,“網文翻譯”曾是一個新的職業風口,卻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迅速坍塌。行業變動下,有人思考如何與AI共繁榮,有人則計劃另尋他路。

不同的選擇背後,譯員們麵臨著一致的問題:在這場人類與AI的賽跑中,如何才能成為最後的勝者?

AI“入侵”

2022年,晚秋的工作迎來了一次變化:她多了AI這個“同事”。

那時她已從事網文翻譯近兩年,每次接到新的任務,她都會和同組的四五個譯員一起,分工完成各自的網文篇章,從頭到尾都是“純人工”。

而在2022年下半年某一天,客戶發過來一份由AI翻譯的文稿。自此,他們的工作從翻譯變成了對AI翻譯後的文本進行審核與校對。

這讓當時的晚秋難以接受:“為什麽要讓機器來代替我們人類的一些思考模式?”她記得,那時客戶所采用的AI翻譯軟件還不夠成熟,翻譯後的文章仍然存在不少詞不達意的情況。

《AI時代》劇照

但到了2024年的夏天,譯員師師遇到的AI已經進步不小。她第一次接到網文翻譯的任務,就已經告別了過去純人工翻譯的工作模式,變成了直接與AI合作。她要進入一個由客戶提供的係統,係統自帶AI翻譯功能,她隻用點一下按鍵,不到一分鍾,AI就能把通篇約5萬字的網文全部翻譯出來。

AI的能力打破了師師最初的懷疑。她從事的是意大利語翻譯,而意大利語中所有的詞匯都要區分陰陽性,說話者的性別不同,話語裏的名詞、動詞、形容詞都要進行相應的變化。

讓師師驚訝的是,AI能根據前後文,區分出人物的性別和相應的陰陽性,即使那句話裏沒有寫明人物的性別,甚至也沒有提到名字。

但AI並未完全替代人。受訪譯員都強調,目前網文、短劇的翻譯工作並不能全部交給AI,而譯員們的工作模式大多由過去的純人工翻譯變成了人機協同。

在翻譯領域,這被稱為“MTPE(machine translation+post-editing,譯後編輯)”,原文本經由AI翻譯之後,再由譯員進行審核校對。

在不同領域,AI翻譯的準確性存在差異。針對都市言情題材,AI翻譯的難度較小,而玄幻、奇幻、古偶等題材中所涉及到的中國文化背景,則是AI的“知識盲區”。

麵對一些中國文化中常見的俗語、俚語,AI也理解不了它的本意,一句“你想得真美”,AI往往采用直譯的方式,把“美”翻譯成“美麗”。

《我們的翻譯官》劇照

師師曾碰上一句台詞,把女主稱為“小賠錢貨”。這其中暗含著傳統思想裏對女性嫁不出去、嫁得不好的一種貶低,但這在意大利語的語境裏很難找到對應的表達,AI將其此譯為“賠錢的貨物”,將表達帶離了婚娶和貶低女性的語境。

為了盡量靠近台詞的本意,師師不得不翻譯成“喪失價值的人”,然後給這個詞打上雙引號。

AI做不到的,恰恰是網文與短劇出海中無法避免的一大難題:“本地化”。中國文化裏的俗語、詩詞,都需要“意譯”為能夠被海外讀者、觀眾理解的表達,有時還需要用對應國家的人名、地名,來替換作品中的名稱。

譯員溫宏文從2015年開始翻譯網文,經他翻譯的《詭秘之主》,曾在連載期間創造全球網絡文學訂閱紀錄。他曾多次在采訪中提到,翻譯過程中最大的難點莫過於解釋那些蘊含著中國文化的詞匯,例如“金丹”“元神”。

為了能夠更好地翻譯,他會查找不少資料,也會通過注釋、圖片等方式幫助讀者理解,還在長期的翻譯過程中積累了一個近700餘字的專有詞匯庫。

《詭秘之主》泰文版書封

某網絡文學從業人員也告訴南風窗,目前,AI翻譯最有局限性的作品類型,便是古典仙俠題材,因為其中有太多的文化元素難以尋得各個語言中的對等概念。

而針對AI翻譯的不足,最主要的解決方案仍舊是人力的介入。

桃子了解到,一些項目的本地化要求非常精細。比如筷子要替換成刀叉、麵條替換成意大利麵,人物眼睛、皮膚的顏色也要修改,“中國人是黑色(眼睛),外國人可能是藍眼睛,我們中國人喜歡白皙的皮膚,外國人可能喜歡古銅色的”。

細節的本地化,對譯員的語言能力、文化積累和翻譯經驗都提出了不低的要求。這也給了桃子信心,網文與短劇所必須的本地化,“AI短時間內不可能精確地去(完成)”。

“錢少事多”

網文翻譯仍然需要譯員,但AI的加入,一定程度上擠壓了譯員的生存空間。他們必須麵對更低的薪資水平,與更為繁雜的工作內容。

網文譯員的薪酬幾乎降到了過去的一半,甚至更低。2019年,是桃子從事網文翻譯工作的初期,她的薪酬大約是每千字70元,“再早些年,有的大佬能接到每千字90元、100元”。但現在,她了解到的市場價大多是每千字30元左右,“也有十幾二十塊錢的”。

而前述網絡文學從業人員也告訴南風窗,應用AI翻譯後,網文翻譯成本平均降低超九成。

2024年第一季度短劇相關行業在獵聘平台上的新發職位招聘年薪超過20萬元以上的職位僅占四分之一

短劇翻譯的薪酬下滑得更為劇烈。譯員林昕主要從事短劇翻譯工作,將漢語譯成西班牙語。2024年5月開始接單時,她的薪資是每分鍾15元,過了半年她重新投簡曆時,發現業內的平均薪酬降到了每分鍾10元,甚至5元。

從事日語翻譯的Lauren也了解到,不少短劇公司的開價是每分鍾8至10元,“不足8元的也有很多”,而如果譯員隻負責校對,薪資則會更低。

起初,翻譯完一整部短劇,林昕大約能拿到1500元的報酬。後來,她曾遇到一個客戶,報價一部劇200元,“我還以為他少打了一個零”。

林昕認為這很不合理,她試圖向對方解釋,即使是用AI翻譯,她的審校工作也需要花費20到24小時,而按照客戶的報價,她一小時能拿到的薪酬可能還不到10塊錢。

對方最後沒有再回複她。大多數時候,林昕和客戶的溝通都是同樣的結果,“他們會重申公司的要求,如果你不能接受的話,那就算了”。

《遇見王瀝川》劇照

晚秋的薪酬也在AI介入後降了一半。她曾經追問過薪酬降低的原因。她記得客戶的回答很樂觀,他們認為,有了AI翻譯的輔助,譯員就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也就可以去接更多的單,賺取更多的薪資。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大多數譯員告訴南風窗,由於AI在本地化翻譯等方麵的局限性,自己的工作效率並沒有大幅提升。

過去,晚秋在翻譯玄幻類作品時,一千字的翻譯可能會花30到45分鍾,應用AI之後,她有時不得不花1小時以上的時間,且大多數精力都花費在修改AI翻譯的內容上。

另一位譯員則直言,按照客戶的報價去計算自己的時薪,發現“還不如去搖奶茶”。

有時候,譯員還需要承擔翻譯以外的工作。曾有客戶要求林昕在翻譯之外,還要給短劇做字幕。這使得她的工作時間增加了三分之二,林昕不理解,“工作量其實翻倍了,但是工資並沒有漲”。

增加的工作時間裏,很多是重複的勞動。林昕要花時間把台詞複製粘貼給AI,或者是把台詞一條一條地放到對應的時間點上。

另一位譯員也提到,短劇翻譯的麻煩之處在於,她必須來來回回地倒時間軸,就為了反複查看短劇的台詞。

瑣碎之中,翻譯工作似乎也“變味”了。

《遇見王瀝川》劇照

AI帶來的諸多變化,讓很多譯員選擇退出。而網文與短劇出海所帶來的巨大需求量,依舊吸引著新人的加入。

在林昕看來,翻譯公司並不擔心招不到譯員。“因為學語言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林昕說,“他如果招不到一個有專八證書的,或者是碩士、博士學曆的,他也能招到大三大四,還在學習和摸索過程中的(學生)。”

譯員的流動影響著翻譯的質量。晚秋感到可惜,因為那些離開的譯員們大多都很有能力,對待工作也很用心。

她記得,合作翻譯時,同事之間常常互相幫助。每當晚秋遇到翻譯上的問題,同組的其他譯員會一起討論,幫她想出更好的點子,即使這並不是他們分內的工作。

如今,晚秋卻接觸到一些偷懶的譯員。有時候,原作者為了讓讀者理解人物所麵臨的情境,花了很多筆墨,用了好幾個形容詞去呈現當時的畫麵。有的譯員卻在翻譯時會用概述的方式帶過,或是把四五個詞語簡化為一個。

留到最後的人

離開網文翻譯領域的譯員中,有不少人本就是網文愛好者。網文出海,最初也少不了海外粉絲們自發的翻譯工作。

2016年,有關“中國網文在歐美受捧”的新聞讓中國讀者了解到,海外已經存在Rulate,Fyctia,Wuxiaworld等多個網文翻譯網站。當時,翻譯組並不盈利,完全依托於成員共同的興趣而運轉。

在Wuxiaworld的已完結作品列表裏,能找到譯者們在早期翻譯的多部古龍作品

晚秋最初也是因為興趣踏入網文翻譯領域。她的本職工作是建築師,但她從小就喜歡學習語言,在2019年左右開始廣泛閱讀網文。翻譯工作中,有時候讀到自己很喜歡的網文,她覺得自己不像在工作,“感覺隻是有人在給我錢,讓我去看小說”。

興趣將網文譯員們更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在工作組裏,譯員們的交流常常超出工作範疇,某篇網文的角色、寫作風格,或是喜歡的作者出了新作品,都會成為他們的話題。“不像是嚴肅地在辦公室裏上班,更像是一群朋友,因為喜歡同樣的東西聚在一起。” 晚秋說。因為恰好追更同一部網文,或是喜歡同一個作者,她後來和不少同事成了朋友,直到現在也每天保持聯絡。

讓她感到遺憾的是,這些“並肩作戰的夥伴”接連離開。有人感到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對這個行業失望;也有人覺得,在目前的市場上,自己喜歡的東西並沒有得到認真對待。

在AI一次接一次的衝擊之下,譯員們都需要思考自己接下來的道路。

《陽光普照》劇照

留下來,意味著要更快、更熟練地與AI合作。在網文翻譯賽道,桃子是堅定留下的譯員之一。

2019年至今,她積累了超過1000萬字的翻譯經驗,如今她已經習慣了用AI來輔助工作,AI給了她一種“新的解題思路”。很多網文的本地化要求替換人名,以前她得自己去網上搜索,現在AI一秒鍾就能給她很多人名、地名。

把AI用順手了,過去要花兩天才能翻譯完的文本,她現在不到3個小時就能完成。

“隻要做得好,你在哪一行都有拔尖的機會。”桃子仍然很樂觀。她是一個很“卷”的人,工作幾乎排滿了她的生活,大年三十晚上也沒有休息。

高強度的工作安排,加上熟練運用AI的工作方式,反而使她的整體薪資一直在往上走。

更多的譯員在尋找新的賽道。AI影響下,大多數譯員並不將網文、短劇翻譯作為主業,有人同時接多個領域的翻譯工作,有人也從事語言教學。有些還在讀書的的譯員,則希望朝更加困難的文學翻譯、專業領域翻譯的道路上發展。

他們知道,AI會淘汰掉一大部分人,或者是已經淘汰掉了很多人,但他們都希望自己能成為留到最後的那個。

Lauren就是如此。於她而言,翻譯是一座橋梁,能讓她通往更大更廣闊的世界。最初做短劇翻譯,她就抱著從中學習口語化表達的打算。

往後,她計劃多學一些法律、醫療相關的知識,為此後的發展做準備。她還得到一次機會,進入一個央視的項目裏做劇組翻譯,既翻譯劇本,也給現場的外籍演員做口譯。片場的運轉模式,導演、製片還有更多工作人員的分工,都讓Lauren感到新奇。

“接劇組翻譯之前,我也沒想到自己能進入這種項目。”翻譯工作給她帶來新的機會,也同時為她打開了新的視野。

至於AI,在她看來更像是協助自己抵達目的地的工具,在任何領域都能幫她快速學習與成長,“如果不去擁抱它(AI),就會被它淘汰”。

令譯員們感到慶幸的是,翻譯工作中最具有滿足感的那一刻,還沒有被AI奪走。

“當我遇到不知道怎麽翻譯的東西,然後突然想到了一個非常確切的、很美的表達,這是我滿足感最強的時候。”林昕說。

這可能是她還原了台詞裏俏皮的語氣,或者是為一句俚語找到了尤為對應的表達,又或者,她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感歎詞,能夠對應漢語裏的豐富意義。AI往往做不到這些。

晚秋也有同樣的感受。她喜歡言情題材的網文,其中少不了氛圍的烘托,與細膩的情感表達,可AI往往很難讀懂話語裏的複雜情緒。

作為譯員,晚秋會通讀整個故事,才能理解這一語境下女主角話裏的委屈、撒嬌和不滿,而在AI的直譯裏,這句台詞的情緒可能就隻剩下了生氣。

無法將原文的精髓傳遞給讀者,晚秋會覺得特別可惜。因此,她常常願意下更多的功夫,思考如何能把讀者帶入原作者描寫的情境。

有的作品裏寫到春天,描寫花開和花瓣的掉落,晚秋會抓住花香與花瓣的細節,盡力把春天的體驗帶給英文讀者。這樣的功夫,被她稱為“雕刻”。

在這些被譯員珍視的時刻裏,閃爍著的依舊是AI無法替代的,屬於人類的“靈光”。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稱中國人有股“怪臭味” 外國網友搬去住驚:我也有了!
這女星慘了!被指“邀於朦朧赴虐殺飯局”遭抵製+換角
朝鮮隨機抓巨乳妹“強製送醫”!還遭公審羞辱
中國網紅窮遊日本 入境就“惡搞” 國內外網友都炸了
清華學霸、普林斯頓博士後家中猝逝 死因引揣測




24小時討論排行

故宮拒絕身著女裝漢服的男生入內,"穿衣自由"還有多遠
“該死的中國人老是咳嗽” 意大利名將打中網翻車
美商務部長:台灣晶片製造占全球95%,應變成美台各50%
美國教堂槍擊縱火案,死者增至五人
川普18歲孫女自創服飾品牌"白宮拍廣告",挨轟:公器私用
驚曝:俄正在幫中國軍隊提升空降能力 準備攻台
一份兩國協議,川普對俄的一張大網正悄然形成
AI神話, 快要編不下去了…
於朦朧墜樓死亡事件疑點重重,輿情洶湧持續發酵
紐時:反對起訴科米的最佳理由 恰是川普解雇他的理由
中國前農業部長收賄2.68億!遭判“死緩”下場慘了
FBI解僱15名探員 涉以單膝跪地應對弗洛伊德集會
72小時倒計時:兩黨僵持,美政府關門危機升級
一心阻絕外國人生美國人 川普要最高法院“修正錯誤”
愛潑斯坦檔案:除了馬斯克 彼得蒂爾和班農都被提及
美國考慮援烏長程「戰斧」飛彈,川普握最終決定權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最新一批被AI逼轉行的人,已經出現

南風窗 2025-03-05 08:53:33

不到五年的時間,桃子的同事幾乎都轉行了。

桃子從事的是網文翻譯。2020年前後,她和譯員們有一個小群,十來個人,大家都把翻譯作為自己的主業。

她用“火爆”來形容當時的網文出海市場。群裏的譯員常常互相介紹工作機會。大家都覺得,隻要還有人看小說,這個行業就不會垮掉,“很有奔頭”。

AI翻譯的興起改變了他們對未來的想象。如今,群裏真正從事網文翻譯的,隻剩下了兩個人。AI的介入,使得譯員的薪酬快速縮水到過去的一半甚至更低,桃子能感覺到,大部分同行都抱著一種悲觀的態度。

不論是在社交平台,還是在更大的翻譯社群裏,她經常能聽到人們討論:“這一行不值得幹了”“不建議接網文翻譯,價格很低”。

與此同時,網文出海仍在蓬勃發展。《2024中國網絡文學出海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網絡文學行業海外市場營收規模達到43.50億元,同比增速7.06%。在此背景下,AI翻譯的存在感不斷增強。

上述報告顯示,2024年新增出海AI翻譯作品超2000部,同比增長2000%,且網文暢銷榜排名top100作品中,AI翻譯作品占比42%。AI翻譯的作品也能夠成為爆款。其中,由AI翻譯的《驚!天降老公竟是首富》成為六大語種全年收入最高作品。

對於譯員來說,“網文翻譯”曾是一個新的職業風口,卻在不到10年的時間裏迅速坍塌。行業變動下,有人思考如何與AI共繁榮,有人則計劃另尋他路。

不同的選擇背後,譯員們麵臨著一致的問題:在這場人類與AI的賽跑中,如何才能成為最後的勝者?

AI“入侵”

2022年,晚秋的工作迎來了一次變化:她多了AI這個“同事”。

那時她已從事網文翻譯近兩年,每次接到新的任務,她都會和同組的四五個譯員一起,分工完成各自的網文篇章,從頭到尾都是“純人工”。

而在2022年下半年某一天,客戶發過來一份由AI翻譯的文稿。自此,他們的工作從翻譯變成了對AI翻譯後的文本進行審核與校對。

這讓當時的晚秋難以接受:“為什麽要讓機器來代替我們人類的一些思考模式?”她記得,那時客戶所采用的AI翻譯軟件還不夠成熟,翻譯後的文章仍然存在不少詞不達意的情況。

《AI時代》劇照

但到了2024年的夏天,譯員師師遇到的AI已經進步不小。她第一次接到網文翻譯的任務,就已經告別了過去純人工翻譯的工作模式,變成了直接與AI合作。她要進入一個由客戶提供的係統,係統自帶AI翻譯功能,她隻用點一下按鍵,不到一分鍾,AI就能把通篇約5萬字的網文全部翻譯出來。

AI的能力打破了師師最初的懷疑。她從事的是意大利語翻譯,而意大利語中所有的詞匯都要區分陰陽性,說話者的性別不同,話語裏的名詞、動詞、形容詞都要進行相應的變化。

讓師師驚訝的是,AI能根據前後文,區分出人物的性別和相應的陰陽性,即使那句話裏沒有寫明人物的性別,甚至也沒有提到名字。

但AI並未完全替代人。受訪譯員都強調,目前網文、短劇的翻譯工作並不能全部交給AI,而譯員們的工作模式大多由過去的純人工翻譯變成了人機協同。

在翻譯領域,這被稱為“MTPE(machine translation+post-editing,譯後編輯)”,原文本經由AI翻譯之後,再由譯員進行審核校對。

在不同領域,AI翻譯的準確性存在差異。針對都市言情題材,AI翻譯的難度較小,而玄幻、奇幻、古偶等題材中所涉及到的中國文化背景,則是AI的“知識盲區”。

麵對一些中國文化中常見的俗語、俚語,AI也理解不了它的本意,一句“你想得真美”,AI往往采用直譯的方式,把“美”翻譯成“美麗”。

《我們的翻譯官》劇照

師師曾碰上一句台詞,把女主稱為“小賠錢貨”。這其中暗含著傳統思想裏對女性嫁不出去、嫁得不好的一種貶低,但這在意大利語的語境裏很難找到對應的表達,AI將其此譯為“賠錢的貨物”,將表達帶離了婚娶和貶低女性的語境。

為了盡量靠近台詞的本意,師師不得不翻譯成“喪失價值的人”,然後給這個詞打上雙引號。

AI做不到的,恰恰是網文與短劇出海中無法避免的一大難題:“本地化”。中國文化裏的俗語、詩詞,都需要“意譯”為能夠被海外讀者、觀眾理解的表達,有時還需要用對應國家的人名、地名,來替換作品中的名稱。

譯員溫宏文從2015年開始翻譯網文,經他翻譯的《詭秘之主》,曾在連載期間創造全球網絡文學訂閱紀錄。他曾多次在采訪中提到,翻譯過程中最大的難點莫過於解釋那些蘊含著中國文化的詞匯,例如“金丹”“元神”。

為了能夠更好地翻譯,他會查找不少資料,也會通過注釋、圖片等方式幫助讀者理解,還在長期的翻譯過程中積累了一個近700餘字的專有詞匯庫。

《詭秘之主》泰文版書封

某網絡文學從業人員也告訴南風窗,目前,AI翻譯最有局限性的作品類型,便是古典仙俠題材,因為其中有太多的文化元素難以尋得各個語言中的對等概念。

而針對AI翻譯的不足,最主要的解決方案仍舊是人力的介入。

桃子了解到,一些項目的本地化要求非常精細。比如筷子要替換成刀叉、麵條替換成意大利麵,人物眼睛、皮膚的顏色也要修改,“中國人是黑色(眼睛),外國人可能是藍眼睛,我們中國人喜歡白皙的皮膚,外國人可能喜歡古銅色的”。

細節的本地化,對譯員的語言能力、文化積累和翻譯經驗都提出了不低的要求。這也給了桃子信心,網文與短劇所必須的本地化,“AI短時間內不可能精確地去(完成)”。

“錢少事多”

網文翻譯仍然需要譯員,但AI的加入,一定程度上擠壓了譯員的生存空間。他們必須麵對更低的薪資水平,與更為繁雜的工作內容。

網文譯員的薪酬幾乎降到了過去的一半,甚至更低。2019年,是桃子從事網文翻譯工作的初期,她的薪酬大約是每千字70元,“再早些年,有的大佬能接到每千字90元、100元”。但現在,她了解到的市場價大多是每千字30元左右,“也有十幾二十塊錢的”。

而前述網絡文學從業人員也告訴南風窗,應用AI翻譯後,網文翻譯成本平均降低超九成。

2024年第一季度短劇相關行業在獵聘平台上的新發職位招聘年薪超過20萬元以上的職位僅占四分之一

短劇翻譯的薪酬下滑得更為劇烈。譯員林昕主要從事短劇翻譯工作,將漢語譯成西班牙語。2024年5月開始接單時,她的薪資是每分鍾15元,過了半年她重新投簡曆時,發現業內的平均薪酬降到了每分鍾10元,甚至5元。

從事日語翻譯的Lauren也了解到,不少短劇公司的開價是每分鍾8至10元,“不足8元的也有很多”,而如果譯員隻負責校對,薪資則會更低。

起初,翻譯完一整部短劇,林昕大約能拿到1500元的報酬。後來,她曾遇到一個客戶,報價一部劇200元,“我還以為他少打了一個零”。

林昕認為這很不合理,她試圖向對方解釋,即使是用AI翻譯,她的審校工作也需要花費20到24小時,而按照客戶的報價,她一小時能拿到的薪酬可能還不到10塊錢。

對方最後沒有再回複她。大多數時候,林昕和客戶的溝通都是同樣的結果,“他們會重申公司的要求,如果你不能接受的話,那就算了”。

《遇見王瀝川》劇照

晚秋的薪酬也在AI介入後降了一半。她曾經追問過薪酬降低的原因。她記得客戶的回答很樂觀,他們認為,有了AI翻譯的輔助,譯員就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完成工作,也就可以去接更多的單,賺取更多的薪資。

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大多數譯員告訴南風窗,由於AI在本地化翻譯等方麵的局限性,自己的工作效率並沒有大幅提升。

過去,晚秋在翻譯玄幻類作品時,一千字的翻譯可能會花30到45分鍾,應用AI之後,她有時不得不花1小時以上的時間,且大多數精力都花費在修改AI翻譯的內容上。

另一位譯員則直言,按照客戶的報價去計算自己的時薪,發現“還不如去搖奶茶”。

有時候,譯員還需要承擔翻譯以外的工作。曾有客戶要求林昕在翻譯之外,還要給短劇做字幕。這使得她的工作時間增加了三分之二,林昕不理解,“工作量其實翻倍了,但是工資並沒有漲”。

增加的工作時間裏,很多是重複的勞動。林昕要花時間把台詞複製粘貼給AI,或者是把台詞一條一條地放到對應的時間點上。

另一位譯員也提到,短劇翻譯的麻煩之處在於,她必須來來回回地倒時間軸,就為了反複查看短劇的台詞。

瑣碎之中,翻譯工作似乎也“變味”了。

《遇見王瀝川》劇照

AI帶來的諸多變化,讓很多譯員選擇退出。而網文與短劇出海所帶來的巨大需求量,依舊吸引著新人的加入。

在林昕看來,翻譯公司並不擔心招不到譯員。“因為學語言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林昕說,“他如果招不到一個有專八證書的,或者是碩士、博士學曆的,他也能招到大三大四,還在學習和摸索過程中的(學生)。”

譯員的流動影響著翻譯的質量。晚秋感到可惜,因為那些離開的譯員們大多都很有能力,對待工作也很用心。

她記得,合作翻譯時,同事之間常常互相幫助。每當晚秋遇到翻譯上的問題,同組的其他譯員會一起討論,幫她想出更好的點子,即使這並不是他們分內的工作。

如今,晚秋卻接觸到一些偷懶的譯員。有時候,原作者為了讓讀者理解人物所麵臨的情境,花了很多筆墨,用了好幾個形容詞去呈現當時的畫麵。有的譯員卻在翻譯時會用概述的方式帶過,或是把四五個詞語簡化為一個。

留到最後的人

離開網文翻譯領域的譯員中,有不少人本就是網文愛好者。網文出海,最初也少不了海外粉絲們自發的翻譯工作。

2016年,有關“中國網文在歐美受捧”的新聞讓中國讀者了解到,海外已經存在Rulate,Fyctia,Wuxiaworld等多個網文翻譯網站。當時,翻譯組並不盈利,完全依托於成員共同的興趣而運轉。

在Wuxiaworld的已完結作品列表裏,能找到譯者們在早期翻譯的多部古龍作品

晚秋最初也是因為興趣踏入網文翻譯領域。她的本職工作是建築師,但她從小就喜歡學習語言,在2019年左右開始廣泛閱讀網文。翻譯工作中,有時候讀到自己很喜歡的網文,她覺得自己不像在工作,“感覺隻是有人在給我錢,讓我去看小說”。

興趣將網文譯員們更緊密地聯係在一起。在工作組裏,譯員們的交流常常超出工作範疇,某篇網文的角色、寫作風格,或是喜歡的作者出了新作品,都會成為他們的話題。“不像是嚴肅地在辦公室裏上班,更像是一群朋友,因為喜歡同樣的東西聚在一起。” 晚秋說。因為恰好追更同一部網文,或是喜歡同一個作者,她後來和不少同事成了朋友,直到現在也每天保持聯絡。

讓她感到遺憾的是,這些“並肩作戰的夥伴”接連離開。有人感到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對這個行業失望;也有人覺得,在目前的市場上,自己喜歡的東西並沒有得到認真對待。

在AI一次接一次的衝擊之下,譯員們都需要思考自己接下來的道路。

《陽光普照》劇照

留下來,意味著要更快、更熟練地與AI合作。在網文翻譯賽道,桃子是堅定留下的譯員之一。

2019年至今,她積累了超過1000萬字的翻譯經驗,如今她已經習慣了用AI來輔助工作,AI給了她一種“新的解題思路”。很多網文的本地化要求替換人名,以前她得自己去網上搜索,現在AI一秒鍾就能給她很多人名、地名。

把AI用順手了,過去要花兩天才能翻譯完的文本,她現在不到3個小時就能完成。

“隻要做得好,你在哪一行都有拔尖的機會。”桃子仍然很樂觀。她是一個很“卷”的人,工作幾乎排滿了她的生活,大年三十晚上也沒有休息。

高強度的工作安排,加上熟練運用AI的工作方式,反而使她的整體薪資一直在往上走。

更多的譯員在尋找新的賽道。AI影響下,大多數譯員並不將網文、短劇翻譯作為主業,有人同時接多個領域的翻譯工作,有人也從事語言教學。有些還在讀書的的譯員,則希望朝更加困難的文學翻譯、專業領域翻譯的道路上發展。

他們知道,AI會淘汰掉一大部分人,或者是已經淘汰掉了很多人,但他們都希望自己能成為留到最後的那個。

Lauren就是如此。於她而言,翻譯是一座橋梁,能讓她通往更大更廣闊的世界。最初做短劇翻譯,她就抱著從中學習口語化表達的打算。

往後,她計劃多學一些法律、醫療相關的知識,為此後的發展做準備。她還得到一次機會,進入一個央視的項目裏做劇組翻譯,既翻譯劇本,也給現場的外籍演員做口譯。片場的運轉模式,導演、製片還有更多工作人員的分工,都讓Lauren感到新奇。

“接劇組翻譯之前,我也沒想到自己能進入這種項目。”翻譯工作給她帶來新的機會,也同時為她打開了新的視野。

至於AI,在她看來更像是協助自己抵達目的地的工具,在任何領域都能幫她快速學習與成長,“如果不去擁抱它(AI),就會被它淘汰”。

令譯員們感到慶幸的是,翻譯工作中最具有滿足感的那一刻,還沒有被AI奪走。

“當我遇到不知道怎麽翻譯的東西,然後突然想到了一個非常確切的、很美的表達,這是我滿足感最強的時候。”林昕說。

這可能是她還原了台詞裏俏皮的語氣,或者是為一句俚語找到了尤為對應的表達,又或者,她找到一個恰到好處的感歎詞,能夠對應漢語裏的豐富意義。AI往往做不到這些。

晚秋也有同樣的感受。她喜歡言情題材的網文,其中少不了氛圍的烘托,與細膩的情感表達,可AI往往很難讀懂話語裏的複雜情緒。

作為譯員,晚秋會通讀整個故事,才能理解這一語境下女主角話裏的委屈、撒嬌和不滿,而在AI的直譯裏,這句台詞的情緒可能就隻剩下了生氣。

無法將原文的精髓傳遞給讀者,晚秋會覺得特別可惜。因此,她常常願意下更多的功夫,思考如何能把讀者帶入原作者描寫的情境。

有的作品裏寫到春天,描寫花開和花瓣的掉落,晚秋會抓住花香與花瓣的細節,盡力把春天的體驗帶給英文讀者。這樣的功夫,被她稱為“雕刻”。

在這些被譯員珍視的時刻裏,閃爍著的依舊是AI無法替代的,屬於人類的“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