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魯多正麵臨十年來最大的執政危機。 德法政壇動蕩不止,另一個七國集團(G7)成員國加拿大也未消停。 當地時間12月20日,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正式改組聯邦政府,任命8名新部長、調整4名部長的職務。今年7月以來,他領導的自由黨內閣已有9名部長宣布辭職或不再參加下屆聯邦大選,尤當前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克裏斯蒂婭·弗裏蘭日前突然宣布辭職,更將政府危機推向極致。 特魯多改組內閣之際,自由黨政府的議會“盟友”、新民主黨領袖賈格米特·辛格在社交媒體發表公開信,表示該黨將在聯邦眾議院提出對特魯多政府的不信任動議。這意味著加議會三大反對黨(保守黨、新民主黨、魁北克集團)都確認加入“倒特”行列,處於少數黨執政地位的特魯多總理位置朝不保夕。 ◆辛格的“倒特”公開信。 盡管特魯多一如既往地不屈不撓、“敢於鬥爭”,但內有不斷下滑的支持率、勢頭正盛的反對黨、愈演愈烈的黨內“逼宮”,外有戲謔自己為“加拿大州州長”、揚言征收25%關稅的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他不再是多數國民眼中能應對挑戰的國家領航人。待到明年1月27日眾議院結束假期、重新開會,加拿大距離政壇洗牌為期不遠。 十年來最大的政治危機 “自由黨不值得再有一次機會……無論誰領導自由黨,這屆政府(執政)的時間都到了。我們將在眾議院下次開會期間明確提出不信任動議。我呼籲特魯多辭職,他應該這麽做。”在公開信中,辛格代表新民主黨正式宣布加入“倒特”行列。 這是今年下半年以來加拿大政府危機的最新動態,其殺傷力或許不亞於12月16日特魯多副手弗裏蘭的突然辭職。2019年和2021年兩次大選,自由黨都未能在眾議院單獨過半,作為少數派政府能在議會通過政府預算和重要法案(如《加拿大牙科護理計劃》),全憑政治光譜接近的新民主黨的支持。 ◆加拿大眾議院政黨席次。圖源: House of Commons Canada 上次大選結束後,兩黨在2022年3月達成所謂“信任供給協議”。按照這種比聯合政府更鬆散的協議安排,新民主黨議員在政府預算和(不)信任動議等關鍵議題上支持執政黨,但在其他具體政策和法案中不受約束、依據自身意誌投票。這份協議的原始有效期至下次大選前的2025年10月。 然而今年9月4日,辛格發布視頻聲明,宣布新民主黨單方麵退出上述協議,理由是自由黨“太虛弱、太自私”,無法為加拿大人而奮鬥。彼時,特魯多的內閣辭職潮和執政團隊危機呼之欲出,皮埃爾·普瓦列夫爾(Pierre Poilievre,又譯為博勵治)領導的最大反對黨保守黨趁機於9月25日、10月1日、12月9日連續發起三次不信任動議,隻是新民主黨尚未把事做絕,投票支持特魯多逃過三劫。 但現如今,曾經的中左翼盟友不僅放棄支持,還主動提出彈劾政府,可謂給特魯多送上致命一擊:下屆總理最大熱門普瓦列夫爾一心隻想提前大選、保守黨盡早上台;魁北克集團領袖伊夫—弗朗索瓦·布朗謝也認為信任投票越快越好。目前三大反對黨的議席總和達到178席,對隻有153席的自由黨形成壓倒性優勢,隻要投票,必然彈劾成功。 ◆下屆總理最大熱門人選、保守黨領袖普瓦列夫爾。 毫不誇張地說,這是特魯多11年自由黨領袖、9年總理生涯最艱難的“至暗時刻”。除了盟友背棄、反對黨一致出擊,自由黨內也有越來越多同仁發難、呼籲他辭職下台。 進入今年秋季,自由黨議會黨團內接連有人密謀“倒特”。在10月24日的黨團會議上,議員帕特裏克·韋勒率先打破沉默,宣讀了24名議員要求特魯多下台的聯名信,後者則表態堅決不下台。 ◆特魯多在自由黨團會議上接受黨內議員的質詢。來源:加拿大廣播公司網站 而當弗裏蘭辭職後,黨內議員“倒特”呼聲愈演愈烈。來自安大略省的議員海倫娜·亞采克直言,特魯多“沒有展現出我希望從領袖身上看到的東西”。12月16日,至少有21名自由黨議員公開要求特魯多辭職。 辛格的最新聲明進一步加強了黨團內部的“倒特”風向:12月21日,安大略省自由黨團舉行視頻會議,該省75名眾議員中有51人達成“特魯多需要辭去黨首”的共識,並授權該省黨團主席邁克爾·科托(Michael Coteau)與特魯多溝通、轉達黨團的意見。 ◆新民主黨領袖辛格。 黨籍議員紛紛反水,與近幾個月的內閣辭職浪潮一脈相承:9月19日,交通部長巴勃羅·羅德裏格斯為競選魁北克省自由黨領導人辭職;11月20日,就業部長蘭迪·布瓦索諾因“冒充原住民血統”、持股公司競標聯邦政府合同的醜聞辭職;12月15日,住房部長肖恩·弗雷澤因“個人原因”表達離開內閣的意向;12月16日,內閣核心人物、副手弗裏蘭去職,被視為本屆政府的轉折點…… 內閣成員和普通議員先後拋棄特魯多,根本原因在於今年以來他的執政表現不盡如民意、執政黨支持率持續走低。眼下,經濟疲軟,住房危機、通貨膨脹、物價高漲顯著影響該國民生,政府卻無能為力。益普索12月20日的最新民調顯示,自由黨支持率僅有20%,不僅比保守黨落後25個百分點,還被新民主黨追上,下屆大選恐怕連“最大反對黨”都當不上。 ◆2025年大選選情最新預測,圖源:338Canada,截至2024年12月22日 12月16日舉行的克羅弗代爾—蘭利選區眾議員補選結果,更是給自由黨議員們敲響警鍾:自由黨以50.27%的劣勢大幅落敗保守黨;假如自由黨保持此等頹勢,明年大選必然有更多議員會丟掉議席。自由黨的命運和黨籍議員們的政治前途,已然與特魯多保住總理位置的訴求相矛盾。 特魯多沒有第一時間做出任何回應,據稱他已告知黨內同僚,自己將利用議會假期“反思並決定下一步怎麽辦”。顯然,在明年1月27日議會重開甚至下屆大選結論確定之前,本輪風波已然成為加拿大十年來最大的政治危機。 誰能帶領國家應對特朗普? 自由黨不可避免的滑落趨勢,決定了特魯多政治命運的轉向,而加速這一進程的關鍵人物,除了他曾經的親密助手弗裏蘭,還少不了即將上任的特朗普。 確定將於明年1月重返白宮後,特朗普便迫不及待對主要貿易夥伴發出“關稅警告”,一南一北兩大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均不例外。盡管在上一個任期成功談下《美墨加協定》,現在的特朗普無疑有著更大的胃口,他不止一次威脅要對加拿大產品征收25%的關稅,除非後者采取措施確保兩國邊界“更加安全”。 除了在貿易政策上率先發難,特朗普也不忘玩弄言辭、製造無形壓力。特朗普發出關稅威脅後,特魯多於11月29日專程來到佛羅裏達州海湖莊園,試圖與其麵對麵交談“以展現加拿大的誠意”,不料特朗普在當天晚餐席間調侃說,加拿大可成為美國第51州,特魯多可擔任“州長”。 ◆特朗普最近調侃說,加拿大可成為美國第51州,特魯多可擔任州長。 盡管加政府試圖淡化這條新聞,稱之為“一個玩笑”,可特朗普此後不止一次提及“州長說”,還在12月8日參加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電視節目訪談時,公開以貿易逆差為由放言:“我們每年補貼加拿大累計超過1000億美元;我們每年補貼墨西哥幾乎3000億美元。我們不該這樣——我們為什麽補貼這些國家?如果我們要補貼它們,就讓它們成為(美國)一個州。” ◆特朗普的“州長說”貼文。 特朗普主動出擊,實際上給加拿大政界拋出兩個問題:加拿大如何應對未來來自鄰國的挑戰?更進一步說,誰能領導加拿大應對特朗普2.0?對這兩個問題的看法,直接引發加政壇乃至自由黨內部的分裂,最終導致弗裏蘭與特魯多的分道揚鑣。 加拿大對美國的出口貿易依賴度極高,75%的產品出口至美國。麵對加征25%關稅的威脅,各地方省長存在兩種不同意見。以人口第一大省安大略省省長道格·福特為代表,多位省長強烈支持聯邦政府“強勢回應”沒有正當理由的關稅措施,提議用“省內生產、出口至美國的關鍵礦產和金屬產品”進行反製。福特還表示,已經“準備好切斷對周邊美國幾個州的能源(電力為主)供應”。 副總理弗裏蘭也持類似立場,她堅稱加拿大聯邦政府及各省會強有力地回應美方加征關稅之舉。她堅定捍衛平等進步的經濟理念,由此獲得特魯多的青睞,應邀加入自由黨並成為內閣要員。 作為美加關係主要負責人,弗裏蘭應對過特朗普上一任期對加拿大鋼材、鋁材的關稅措施,並代表加拿大就《美墨加協定》進行了“非常艱難的談判”,展示了突出的談判技巧和堅定的韌性,最終達成了新的自貿協定,並加入了保護環境和勞工權益的條款。 與之相對的觀點認為,以牙還牙的貿易戰隻會令加經濟進一步衰退。典型的代表例如阿爾伯塔省省長丹妮爾·史密斯,由於這個石油儲量大省每天向美國輸送430萬桶石油和燃氣,她明確表示,任何情況下都不會對美國用“斷供”來反製,還強調貿易逆差背後是美國來料加工、全球出口的隱性紅利。 特魯多在前往海湖莊園拜會特朗普時,分管美加關係的弗裏蘭並未同行,而是其密友、時任公共安全部長的多米尼克·勒布朗陪同。“州長說”一出爐,不僅反對黨領袖普瓦列夫爾指責特魯多“過於軟弱”、無法得到他國尊重,弗裏蘭也不認同他獨自與特朗普私下會談的舉動,強調應以“加拿大國家隊”的方式,做好應對關稅壁壘的詳盡計劃。 關稅威脅波及加拿大的財稅預算計劃,致使特魯多與弗裏蘭的矛盾不可彌合。 弗裏蘭認為,麵對特朗普加征關稅的威脅,加拿大“必須保持財政儲備以應對可能到來的關稅戰爭,這意味著要摒棄代價高昂的政治噱頭”,而後者正是特魯多“拉攏選民的最後一搏”——兩個月聖誕購物季免征聯邦銷售稅(部分商品和服務),為年收入少於15萬加元的在職加拿大人一次性發放250加元支票。 弗裏蘭堅持聯邦政府財政赤字不可逾越上限,自然不能同意特魯多的舉措,雙方信任早已破產。按原計劃,弗裏蘭應在12月16日發表聯邦政府2024秋季經濟聲明,可她卻在當天早上通過社交媒體發布辭職信,稱特魯多三天前便告知希望她不再出任財長。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話稱,特魯多提議弗裏蘭轉任內閣不管部長,隻負責處理美加關係,等同於“重大貶職”。 政府核心人物的“突然反擊”,不啻為對特魯多的沉重打擊。渥太華大學高級研究員、政治分析人士瑪格麗特·麥凱格-約翰斯頓告知加拿大國際廣播電台(RCI):“過去九年來,弗裏蘭一直是特魯多的堅定支持者……她的辭職表明她是一位有原則的人。2025年加拿大大選時,選民們不會忘記這一幕。” ◆弗裏蘭的“突然反擊”,不啻為對特魯多的沉重打擊。 在姍姍來遲的秋季經濟聲明中,2023至2024財年的聯邦財政赤字達到619億加元,明顯超出弗裏蘭定下的目標(不高於401億加元),而且回避了特朗普的關稅威脅這一外界關切。同時,弗裏蘭在辭職信中表示,會繼續留任自由黨籍議員、參加下屆大選,這同樣意味深長——她過去是特魯多的潛在繼任者,此言令外界猜測她將競逐下一屆自由黨領袖。 之後幾日,這種信號更加強烈。弗裏蘭不僅於12月17日致信感謝支持者,表示“這不是道路盡頭”,關於她的個人傳記亦於12月20日提前出版,比原計劃早了兩個月。 對比之下,誰能帶領加拿大應對特朗普乃至嚴峻的內外挑戰?民調傳遞了加拿大人的看法:34%的民眾認為普瓦列夫爾更能勝任這一職責,信賴特魯多的隻占22%。 “不屈不撓”,仍躲不過下台 無論是否提前辭職,特魯多的總理生涯最晚到2025年大選必將畫上句號。即便如此,已擔任9年總理的他是目前任期最長的G7成員國領導人,其在位時間超過了三分之二的加拿大總理,亦是該國曆史上僅有的7位履職長達三個任期的總理之一。 特魯多將在聖誕節當天迎來自己的53歲生日,但這一次他恐怕難有喜悅。9年前初次勝選後,特魯多成為加拿大曆史上第二年輕的總理,唯一比他年輕的保守黨人喬·克拉克僅任職9個月——他在1979年的提前大選中擊敗了特魯多的父親皮埃爾·特魯多(下稱老特魯多),隔年便被後者成功“複仇”。 特魯多1971年在首都渥太華出生時正值父親擔任總理期間,他在很大程度上承襲了老特魯多的光環和運氣,以及不屈不撓、“敢於鬥爭”的特質。 老特魯多是加拿大在位時間第三長的總理,曾四次勝選,總理府生涯累計超過15年。他利用領袖魅力掀起“特魯多狂熱”並成功上位,經曆國內政治生態的深刻改變,應對風起雲湧的魁北克主權運動和獨立公投,將克裏斯瑪型、強硬、好鬥的領導風格展現得淋漓盡致。 ◆老特魯多擔任總理時接受CBC記者采訪。 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1970年“十月危機”(魁北克極端民族主義組織綁架英國外交官和魁北克副省長事件)期間,老特魯多應對記者質問時的答複:“就看著我(Just watch me)。”這句話成為他的經典語錄之一。 從小耳濡目染的特魯多不僅學會引用父親的語錄,更學會在危機之中照搬父親的鬥爭作風。加拿大政治專欄作家勞倫斯·馬丁認為,“這在一定程度上讓他覺得自己能戰勝一切巨大阻礙”,因此特魯多在政治上采用“過度自信”的方式行事。 ◆特魯多父子具有類似的好鬥風格。 2015年10月,特魯多帶領自由黨走出頹勢,從議會老三邁向單獨過半的大勝執政。出任總理後,他秉持父親的鬥爭精神,挺過了每一次麻煩:第一個任期,前司法部長喬迪·威爾遜-雷布爾德指責特魯多幹預腐敗案、宣布辭職;第二個任期,因家人涉嫌幫助慈善機構“我們”(WE)獲取聯邦政府合同,遭到道德專員的調查。 前兩個任期,特魯多數次因“失德”被查,且一度衝擊到自由黨的選情,可他每次都挺過挫折,兩度勝選連任。裏賈納大學教授、曆史學家雷蒙德·布萊克分析,正因為“多次幸免於難”,政治上一路成功,又承襲了父親的領導風格,因此哪怕醜聞不斷,特魯多仍能贏得黨內不少人的忠心。 但這一次,情況起了變化。就曆史來看,除了首任總理、在位18年的約翰·亞曆山大·麥克唐納,再無後人能連續做滿四屆加拿大總理。而特魯多的支持率從最高的68%滑落至僅剩兩成,與老特魯多時代毫無可比性。此外,如今的加拿大麵臨經濟、民生、財政困境,無法僅憑強硬、好鬥就能凝聚起黨內團結和民心。 40年前,老特魯多麵臨同樣近乎絕望的民調支持率,最終決定辭職引退,並告訴媒體自己是在渥太華的暴風雪中散步時下的決心。從此,“雪中漫步”(walk in the snow)成為加拿大政壇的辭職專用術語。40年後的這個冬天,子承父業的特魯多恐怕也要以“雪中漫步”作為結束。(作者係國際政治專欄作家、中國翻譯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