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華農兄弟的竹鼠回歸,為什麽讓百萬網友淚目?

華農兄弟的竹鼠回歸,為什麽讓百萬網友淚目?

文章來源: 差評 於 2024-11-18 12:05:4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今夕是何年。

特朗普當選總統,守望先鋒 6V6 懷舊服上線,索尼推出 Pro 型號主機,騰訊和卡普空合作推出新的怪物獵人遊戲,李子柒發了新視頻。

就連華農兄弟,也重新養起了竹鼠。

我的頭腦一陣恍惚,感覺這七八年時間,像是穿插進來的某段錯位時空,而現在時間線重新收束,整個世界的主線劇情,終於又要繼續推進了。

看到老劉重新拎起伊麗莎白鼠的那一刻,仿佛讀取了一個老存檔。

我的朋友,回來了,都回來了。

但這隻不是當年的小白

隻能說菀菀類卿

說來慚愧,差評君已經忘記上次看華農的視頻,具體是什麽時候了。

因為 2020 年初疫情爆發,包括華農在內的養殖戶,被全麵禁養竹鼠,一陣輿論風波後,連彈幕、評論區都開始變味,最終導致這兩兄弟雖然一直在我的關注列表裏,但刷到後也很少再點開。

直到前兩天,首頁突然又出現了那個男人,才頓時有些恍惚。

曾經那個精瘦的村霸小夥,現在臉上顯然已經有了歲月的痕跡,就連下巴都變成好幾層,和脖子連在了一起。

點開一期視頻,看著滿屏飄過的“ 淚目 ”和“ 今夕是何年 ”,多少有點感慨。

甚至,評論區逛著逛著,還真讓人鼻子酸酸的。

因為竹鼠的回歸,可以說是華農為觀眾們,實現了一個近乎奢望的約定。

就像你我變了,世界風雲莫測,但他們還在古家營村悠悠哉哉,一點沒變。

緊接著,差評君報複性地把這幾年落下的華農視頻,又狠狠惡補一遍,了解了一番華農兄弟這些年的日子。

今天,就跟這幾年同樣沒怎麽關注的差友們,說道說道。

雖然但是,現在一些年輕的觀眾們,沒準兒都不認識華農兄弟。

但大夥隻要知道,華農兄弟當年是 B 站頂流中的頂流。幾個人從 17 年開始回老家養殖竹鼠,拍攝並上傳視頻( 那時候還在好看視頻 ),而在 18 年轉戰 B 站後熱度一發不可收拾,截止目前的 B 站粉絲數已經突破 600 萬。

因為總用各種理由吃自家竹鼠,霸占村民兄弟的吃喝,在當時,播放量就常年維持在幾百萬,彈幕中誕生了無數熱梗。

什麽“ 送終雞 ”“ 兄弟敢怒不敢言 ”“ 漂亮警告 ”“ XX 也是 KEEP 哦 ”“ 華氏老方 ”等,即便多年過去,現在也仍然有不少人記憶猶新。

華農的視頻,沒什麽包裝與華麗剪輯,突出一個樸實。

真正成就他們的,除了純天然的鄉村生活,就是竹鼠與 B 站網友。

畢竟單看華農的視頻,肯定會覺得少了什麽,必須配合彈幕食用才對味兒。

幾個播放量破千萬的經典老番,無論什麽時候回去看都一堆人同時在看。

但因為疫情影響,加上當時人們對野味的擔憂。

讓 2020 年 1 月這集鼠來寶大賽,成了他們最後一期竹鼠相關的視頻。

盡管接下來幾個視頻,華農都在刻意回避竹鼠的話題,但評論區依然充滿了質疑和反擊,與之前的社區氛圍完全不同,從其樂融融,變成了針鋒相對。

也是在這段時間,華農的視頻播放量開始慢慢下降。

轉型、避免輿論發酵,成了華農兄弟不得不麵臨的問題。

可轉型這事,做起來遠沒有說起來這麽簡單。

因為在互聯網上華農是視頻博主,但現實裏,他們也是規模不小的竹鼠養殖戶,竹鼠無法售賣,也就沒了繼續養殖的意義。

於是,同年 6 月,他們做出了個艱難的決定,放生。

幾個大倉房裏的上千隻竹鼠,用時 3 天,全部拉進山中分散放生。

被圈養得好好的鼠鼠們,一入深山一臉懵。

沒了竹鼠這個主要的收入來源,且放生又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不僅意味著他們需要找到下一個養家糊口的生意,也意味著視頻內容要調整。

好在,華農哥倆的心態挺好,沒了竹鼠,那就養點牛羊。

拍不了竹鼠,也仍然有兄弟家養的雞種的菜,可以偷一偷、搶一搶。

尤其是這麽久以來,觀眾和華農兄弟之間已經形成了某種默契,隻要是他們拍了視頻,藍色戰衣一出現,就還是有人愛看。

隻是這一遭,苦了那些跟著華農養殖竹鼠的村民。

大夥去年才投了不少錢,現在全部白玩,華農作為領頭的,怎麽說也得想辦法,給鄉親們個交代。

剛好,那段時間農產品視頻帶貨剛剛興起,華農順理成章也走上了這條路。

他們一口氣承包了全村的地,低價租給父老鄉親,讓他們再去種水果,銷售渠道也全靠華農在網上的影響力,比起線下的閉塞,放到網店裏基本不太愁賣。

在鳳凰網 2022 年的一期視頻中,當時的老劉說一年能賣出 380 多萬斤臍橙。

村裏的大夥,每個月收入也能達到 4000-8000 不等,再加上華農還會提供一些種水稻、打包快遞之類的務工內容。

因此,村民的整體生活水平,在華農的幫助下,也肉眼可見的變好了。

甚至,華農還出息了,當上了古家營村的團支部書記。

任誰也想不到,曾經那個總找借口吃竹鼠的小夥,現在已經兒女滿堂,把頭發梳成大人模樣了。

頻道運營方麵,新華社也開始和華農聯合投稿,華農也帶領過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的學生,體驗農村生活。

總之,現在是既獲得了官方認可,肩膀上也承擔了更多責任。

在這期間,華農的視頻也並非一本正經起來,失去了靈魂。

其實依然誕生了不少名場麵,包括各種國產劇情,都被大夥津津樂道。

特別是跟王剛聯動那幾期,幾次華農做的珊瑚魚差點沒給我樂背過氣去。

真心推薦大夥找來看看,絕對抽象。

可是,就算物是人非,兄弟倆如今的成就,也遠超他們當年的想象。

華農兄弟和粉絲最忘不掉的,還是竹鼠。

今年 3 月份的一期視頻,華農用了蒙太奇式的剪輯手法,將曾經的竹鼠歲月與目前的牛羊交相呼應,彈幕也終於玩起了熟悉的梗。

畢竟一隻隻可愛的竹鼠,才是一切的起點,是華農和觀眾最牢固的紐帶。

也是因為以上種種,才使得網友對竹鼠回歸這件事,無比感動。

但是最新一期的視頻裏,大家並不隻是在為回歸喝彩。

更多的人開始在評論區憶往昔,感歎時間飛逝。

雖然竹鼠已經不是曾經的那批竹鼠,但它們在那個最好的時間出現,成為了一個記憶錨點、時間戳,是大夥共同記憶的一部分。

而華農這幾年也沒讓網友失望,一連串的因果疊加,才有了如今這般朝花夕拾的情景,難免開始致青春。

印象裏,華農應該算是最早的一批農村美食向 UP 主。

這幾年間,隨著各平台受眾變廣,也陸續出現了不少體量更大,更有話題性和熱度的知名農村博主。

但該過氣的過氣,該翻車的翻車,忘了初心的也大有人在。

以至於總聽到有人說——

“ 三農博主和網紅的身份,是相悖的 ”

因為三農博主,之所以被大夥喜歡,是他們代表了鄉村和純粹。

可粉絲量、變現和三農寧靜、祥和的內容邏輯,似乎永遠是個不可能三角。

網友們喜歡有關農村的美食和生活,想在難分真假的世界找到一片淨土,奈何一個個博主,屬實有點讓人失望。

所以像華農這種經曆過各種風風雨雨,仍然能一直保持淳樸和真誠,還會利用自身優勢帶動整個村子的,值得 respect。

最關鍵的是,華農一直沒忘記粉絲們到底想要什麽。

也許,這才是竹鼠回歸後,大夥滿屏淚目的真正原因。

出走半生,還能堅守本心的人,在這個時代,真的不多了。

查看評論(6)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人類用了二十七年,吃光了這些六噸重的巨獸
地鐵漲價,公共服務也要過緊日子了
攻擊一所學校事小,抹黑祖國傳統醫學事大
裝都懶得裝,為什麽不直接搶呢?
4個月工費暴漲50%,這屆年輕人開始迷上“煉金爐”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國突暫停留學簽證預約 全麵審查社媒 影響麵在擴大
美媒:特朗普家族利用總統職權變現,規模令人震驚
特斯拉員工上書建議“開除馬斯克” 結果…
川普下重手整治哈佛 都是為了以色列……
川普:普京“在玩火” 俄:最壞情況是第三次世界大戰
“我老公為微軟工作25年 被算法隨機選中解雇”
信用崩塌?中國50年超長期國債拍賣大翻車
網瘋傳:哈佛因拒收川普小兒子遭報複?
中國3千5百萬剩男找不到老婆 買外國新娘問題猖獗
川普點頭答應 美股開盤直接反彈大漲400點
特朗普政府要求:聯邦機構終止與哈佛所有合約
任誌強獄中獲高規格探視 政局鬆動的信號?
羞辱?川普要撤回哈佛30億補助金 給全美技職學校
滑行時引擎起火 北京飛舊金山客機緊急中斷起飛
突發!川普擴大留學生社媒審查 領館暫停簽證麵試
高中生和教授父親共發3篇SCI論文,沒問題嗎?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華農兄弟的竹鼠回歸,為什麽讓百萬網友淚目?

差評 2024-11-18 12:05:47

今夕是何年。

特朗普當選總統,守望先鋒 6V6 懷舊服上線,索尼推出 Pro 型號主機,騰訊和卡普空合作推出新的怪物獵人遊戲,李子柒發了新視頻。

就連華農兄弟,也重新養起了竹鼠。

我的頭腦一陣恍惚,感覺這七八年時間,像是穿插進來的某段錯位時空,而現在時間線重新收束,整個世界的主線劇情,終於又要繼續推進了。

看到老劉重新拎起伊麗莎白鼠的那一刻,仿佛讀取了一個老存檔。

我的朋友,回來了,都回來了。

但這隻不是當年的小白

隻能說菀菀類卿

說來慚愧,差評君已經忘記上次看華農的視頻,具體是什麽時候了。

因為 2020 年初疫情爆發,包括華農在內的養殖戶,被全麵禁養竹鼠,一陣輿論風波後,連彈幕、評論區都開始變味,最終導致這兩兄弟雖然一直在我的關注列表裏,但刷到後也很少再點開。

直到前兩天,首頁突然又出現了那個男人,才頓時有些恍惚。

曾經那個精瘦的村霸小夥,現在臉上顯然已經有了歲月的痕跡,就連下巴都變成好幾層,和脖子連在了一起。

點開一期視頻,看著滿屏飄過的“ 淚目 ”和“ 今夕是何年 ”,多少有點感慨。

甚至,評論區逛著逛著,還真讓人鼻子酸酸的。

因為竹鼠的回歸,可以說是華農為觀眾們,實現了一個近乎奢望的約定。

就像你我變了,世界風雲莫測,但他們還在古家營村悠悠哉哉,一點沒變。

緊接著,差評君報複性地把這幾年落下的華農視頻,又狠狠惡補一遍,了解了一番華農兄弟這些年的日子。

今天,就跟這幾年同樣沒怎麽關注的差友們,說道說道。

雖然但是,現在一些年輕的觀眾們,沒準兒都不認識華農兄弟。

但大夥隻要知道,華農兄弟當年是 B 站頂流中的頂流。幾個人從 17 年開始回老家養殖竹鼠,拍攝並上傳視頻( 那時候還在好看視頻 ),而在 18 年轉戰 B 站後熱度一發不可收拾,截止目前的 B 站粉絲數已經突破 600 萬。

因為總用各種理由吃自家竹鼠,霸占村民兄弟的吃喝,在當時,播放量就常年維持在幾百萬,彈幕中誕生了無數熱梗。

什麽“ 送終雞 ”“ 兄弟敢怒不敢言 ”“ 漂亮警告 ”“ XX 也是 KEEP 哦 ”“ 華氏老方 ”等,即便多年過去,現在也仍然有不少人記憶猶新。

華農的視頻,沒什麽包裝與華麗剪輯,突出一個樸實。

真正成就他們的,除了純天然的鄉村生活,就是竹鼠與 B 站網友。

畢竟單看華農的視頻,肯定會覺得少了什麽,必須配合彈幕食用才對味兒。

幾個播放量破千萬的經典老番,無論什麽時候回去看都一堆人同時在看。

但因為疫情影響,加上當時人們對野味的擔憂。

讓 2020 年 1 月這集鼠來寶大賽,成了他們最後一期竹鼠相關的視頻。

盡管接下來幾個視頻,華農都在刻意回避竹鼠的話題,但評論區依然充滿了質疑和反擊,與之前的社區氛圍完全不同,從其樂融融,變成了針鋒相對。

也是在這段時間,華農的視頻播放量開始慢慢下降。

轉型、避免輿論發酵,成了華農兄弟不得不麵臨的問題。

可轉型這事,做起來遠沒有說起來這麽簡單。

因為在互聯網上華農是視頻博主,但現實裏,他們也是規模不小的竹鼠養殖戶,竹鼠無法售賣,也就沒了繼續養殖的意義。

於是,同年 6 月,他們做出了個艱難的決定,放生。

幾個大倉房裏的上千隻竹鼠,用時 3 天,全部拉進山中分散放生。

被圈養得好好的鼠鼠們,一入深山一臉懵。

沒了竹鼠這個主要的收入來源,且放生又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不僅意味著他們需要找到下一個養家糊口的生意,也意味著視頻內容要調整。

好在,華農哥倆的心態挺好,沒了竹鼠,那就養點牛羊。

拍不了竹鼠,也仍然有兄弟家養的雞種的菜,可以偷一偷、搶一搶。

尤其是這麽久以來,觀眾和華農兄弟之間已經形成了某種默契,隻要是他們拍了視頻,藍色戰衣一出現,就還是有人愛看。

隻是這一遭,苦了那些跟著華農養殖竹鼠的村民。

大夥去年才投了不少錢,現在全部白玩,華農作為領頭的,怎麽說也得想辦法,給鄉親們個交代。

剛好,那段時間農產品視頻帶貨剛剛興起,華農順理成章也走上了這條路。

他們一口氣承包了全村的地,低價租給父老鄉親,讓他們再去種水果,銷售渠道也全靠華農在網上的影響力,比起線下的閉塞,放到網店裏基本不太愁賣。

在鳳凰網 2022 年的一期視頻中,當時的老劉說一年能賣出 380 多萬斤臍橙。

村裏的大夥,每個月收入也能達到 4000-8000 不等,再加上華農還會提供一些種水稻、打包快遞之類的務工內容。

因此,村民的整體生活水平,在華農的幫助下,也肉眼可見的變好了。

甚至,華農還出息了,當上了古家營村的團支部書記。

任誰也想不到,曾經那個總找借口吃竹鼠的小夥,現在已經兒女滿堂,把頭發梳成大人模樣了。

頻道運營方麵,新華社也開始和華農聯合投稿,華農也帶領過清華大學鄉村振興工作站的學生,體驗農村生活。

總之,現在是既獲得了官方認可,肩膀上也承擔了更多責任。

在這期間,華農的視頻也並非一本正經起來,失去了靈魂。

其實依然誕生了不少名場麵,包括各種國產劇情,都被大夥津津樂道。

特別是跟王剛聯動那幾期,幾次華農做的珊瑚魚差點沒給我樂背過氣去。

真心推薦大夥找來看看,絕對抽象。

可是,就算物是人非,兄弟倆如今的成就,也遠超他們當年的想象。

華農兄弟和粉絲最忘不掉的,還是竹鼠。

今年 3 月份的一期視頻,華農用了蒙太奇式的剪輯手法,將曾經的竹鼠歲月與目前的牛羊交相呼應,彈幕也終於玩起了熟悉的梗。

畢竟一隻隻可愛的竹鼠,才是一切的起點,是華農和觀眾最牢固的紐帶。

也是因為以上種種,才使得網友對竹鼠回歸這件事,無比感動。

但是最新一期的視頻裏,大家並不隻是在為回歸喝彩。

更多的人開始在評論區憶往昔,感歎時間飛逝。

雖然竹鼠已經不是曾經的那批竹鼠,但它們在那個最好的時間出現,成為了一個記憶錨點、時間戳,是大夥共同記憶的一部分。

而華農這幾年也沒讓網友失望,一連串的因果疊加,才有了如今這般朝花夕拾的情景,難免開始致青春。

印象裏,華農應該算是最早的一批農村美食向 UP 主。

這幾年間,隨著各平台受眾變廣,也陸續出現了不少體量更大,更有話題性和熱度的知名農村博主。

但該過氣的過氣,該翻車的翻車,忘了初心的也大有人在。

以至於總聽到有人說——

“ 三農博主和網紅的身份,是相悖的 ”

因為三農博主,之所以被大夥喜歡,是他們代表了鄉村和純粹。

可粉絲量、變現和三農寧靜、祥和的內容邏輯,似乎永遠是個不可能三角。

網友們喜歡有關農村的美食和生活,想在難分真假的世界找到一片淨土,奈何一個個博主,屬實有點讓人失望。

所以像華農這種經曆過各種風風雨雨,仍然能一直保持淳樸和真誠,還會利用自身優勢帶動整個村子的,值得 respect。

最關鍵的是,華農一直沒忘記粉絲們到底想要什麽。

也許,這才是竹鼠回歸後,大夥滿屏淚目的真正原因。

出走半生,還能堅守本心的人,在這個時代,真的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