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錦賽男團的金牌還沒捂熱,國乒在阿斯塔納的賽場上忽然猝不及防地迎來了全線潰敗,不僅林詩棟幾乎被伊朗14歲的“小孩哥”淘汰出局,王楚欽也居然倒在了18歲的韓國選手吳晙誠的拍下,男雙和女單更是全軍覆沒……
早已習慣了國乒作為“無敵之師”的乒迷們,此時此刻,難免要問一句,國乒到底怎麽了?
01 男隊,多種問題導致的青黃不接
如果是經常看比賽的乒迷們,應該會發現一個事實——以巴黎奧運會周期為節點,世界男乒的整體水平,似乎距離中國男乒已經相當之接近了。
具體的表現為,中國球員想要擊敗外協球員變得越來越難,甚至開始越來越經常性地被外協球員所擊敗。
這其中,有世界乒乓球整體水平進步的原因,也有國乒整體水平退步的原因。
首先,自2016年世界乒協將比賽用球改為40+的大球之後,至今已過去整整八年,雖然中國隊憑借深厚的底蘊率先開發出了適配大球體係的各種技戰術並不斷嚐試革新,但到目前為止,40+大球的核心思路依然是正手全台、中近台擺速和反手相持變線,打法特點逐漸同質化,球員的身體素質、尤其是力量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
可以說,中國隊靠著底蘊優勢所獲得的40+大球時代的技戰術紅利期,正在逐漸過去,球員的技戰術訓練也不再是秘密——現在外協年輕選手的選材和訓練方式,本質上與中國選手並沒有什麽不同。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眼鏡俠”勒布倫、“小孩哥”本雅明、還有張本美和,這些最近在世界賽場上脫穎而出的年輕選手,都是按照這個思路培養出來的。
其次,馬龍和樊振東拔高了所有乒迷的期待值。
馬龍毫無疑問是乒乓曆史上的GOAT,而單單從球員能力上來說,樊振東可以說是無限接近馬龍,兩人一前一後,便導致了國乒男隊對世界乒壇形成了一個超長的統治時代。
但問題在於,具備這種天賦水平的選手並不是大白菜,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有的——全世界那麽多那麽多的職業足球運動員,但百年職業足球曆史,球王也不過隻有三個而已!
隨著全世界乒乓球水平的進步,很有可能世界乒壇的格局會逐漸回到新千年時那種“中國隊整體占優,但不一定有絕對奪冠把握”的時代。
不考慮立場的話,這種狀況對乒乓球運動的未來發展狀況也是相對有利的。
而且,馬龍的超長待機(36歲還能拿世界杯冠軍)與樊振東的過早上位(17歲已經是世界頂級選手),導致國乒92LINE幾乎完全出不了頭,以至於年齡結構不合理,極度缺乏中堅力量——舉個例子,林高遠這樣華麗的技術,如果能有更多的比賽錘煉,未必不能出頭,甚至有望成為又一個許昕,但在這兩個奧運周期的國家隊裏,他也隻能是一個替補而已,現在年近三十的時候,終於才熬出頭成為國家隊主力。
最後,國乒一直在推行的商業化改革,尤其是WTT係列賽事,固然對乒乓球運動在全世界的推廣和普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確實提高了選手的收入水平,但代價卻是犧牲了國內已經逐漸做出了樣子的乒超聯賽——而且,從體製化過渡到市場化,對國內青訓也必然有所衝擊。
總而言之,男隊現在的問題是個曆史遺留問題,需要時間去慢慢解決。
02 王楚欽,這一次沒有了任何借口
很尷尬,王楚欽又輸球了。
其實對於最近狀況不佳的王楚欽來說,止步亞錦賽八強這個成績不是就一定拿不出手——但問題也要看是輸給了誰。
要是輸給張本智和,或者哪怕是林昀儒,那也不是不能接受,但輸給吳晙誠的話,確實就有一點……找不到借口了。
更何況,就在前天的男團半決賽裏,這位18歲的韓國小將才剛剛被王楚欽輕鬆擊敗。
確實很尷尬。
但總要說點什麽。
老實說,即便這場球輸了,但王楚欽的實力依然還是在吳晙誠之上的,沒有必要對球員一竿子打死——不過這場球也確實說明了,當前的王楚欽,狀態真是很不穩定,上下限差距太大。
筆者在此前的文章裏多次提到過,王楚欽最大的缺陷有三,一是“殺熟不殺生”,對旋轉和空間的判斷並不好,不擅長處理陌生的球路,而且臨場調整能力不足;二是正手殺傷力不足,進入相持球之後缺乏一錘定音的能力;三是心態不穩,很容易急躁。
之前團體賽怎麽贏吳晙誠的?
做好發接發和前三板的爭奪,堅決不退台。
那麽昨晚是怎麽輸的?
吳晙誠主動放棄與王楚欽拚技術,轉而打相持,同時提升了自己的單板質量,隻在關鍵性的一拍上旋轉,而且打得特別有隱蔽性——幾乎全打在王楚欽的軟肋上。
這要是換一個戰術思路清晰的像馬龍,早就想辦法用長短球落點調動對麵了,但王楚欽卻是死板地跟著對手的節奏,鬥氣一樣的總想搶攻。
那麽,王楚欽為什麽會這樣打呢?
因為裁判不僅警告了他的發球,而且還在一個擦邊球裏存在了疑似的誤判,導致了王楚欽的心理波動。
但這些都不是輸球的理由——正如華裔韓國女球手田誌希所點評的那樣,這場比賽吳晙誠是通過合理的戰術運用擊穿了王楚欽。
當然,可能也有王楚欽身體疲勞的原因,但這個時候恐怕不合適提,就不多說了。
那麽,目前為止,男隊出征單打的五位選手裏,除了王楚欽之外,梁靖崑也是令人失望地0-3輸給了阿拉米揚,姑且不提;而兩位上了考察名單的“留學生”,向鵬和徐瑛彬,倒是難兄難弟,都是0-3輸給了世界前十的名將,林昀儒與張本智和——雖然結果並不令人感到意外,但也再次說明了當前的國乒二線人才儲備已經完全不足以去應付世界頂級好手了。
好在還有獨苗林詩棟——他半決賽的對手是同年齡段的篠塚大登,如果能進決賽,對手大概率會是張本智和,這也將會是比WTT更為重要的考驗。
如果挺過去了,那麽這次亞錦賽多少也算是完成了大半新老交接的任務,但如果沒挺過去,國乒教練組以及高層領導們,或許就要去找某個正在打快樂網球的哥們談一談了。
03 男雙和女單的全軍覆沒,隻是偶然,無需太過擔心
男雙麽,歸根結底還是男隊問題的延伸,而且不是奧運金牌點,重視程度有限,倒也無需太過緊張——而且緊張也沒用。
女單的問題,在筆者此前的文章【乒乓】亞錦賽女團果然丟金?天沒有塌下來,但有些問題該要想明白了裏已經講過,當前國乒女隊不像男隊那樣存在迫切的危機,因為哪怕不算正賦閑的陳夢,隻說孫穎莎和王曼昱,這對海產姐妹在健康狀態下的實力還是要強於外協其他所有選手一檔的——哪怕是最近風頭正盛的張本美和。
不得不說的是,張本美和已經走在了正確的道路上,4年後的洛杉磯奧運會,她的技術和體能都會來到全盛期,很有可能會對國乒發起衝擊——但現在的她,技術框架還有些粗糙,狀態並不算穩定。
所以,女隊在這個周期裏的任務就非常明確了:一是要保證好孫穎莎和王曼昱的健康與狀態,不要再什麽商業賽都讓小姑娘去拚了;二是重點研究張本美和;三是在合理範圍內多試用一下年輕人。
那麽在最後,就盤點一下亞錦賽的女隊單打狀況:
作為重點考察對象的石洵瑤在輸給杜凱琹之後,短時間內將很難再撼動王曼昱的位置;蒯曼雖然也輸給了申裕斌,但她是尊貴的左手將,主戰場在雙打;陳幸同輸給張本美和,不算意外;而王藝迪則是輸給了金琴英,就是之前在女團裏贏過孫穎莎的那一位……
在筆者此前的文章【乒乓】王楚欽和孫穎莎同時失手亞錦賽團體戰,對國乒而言卻未必是壞事?裏就說過,盡管孫穎莎輸給金琴英的原因是她的身體太過於疲憊,但金琴英自身絕對是有著可以挑戰頂尖高手的實力,她的正手功底非常厚實,反手又是詭異的長膠,在這個奧運周期裏對國乒造成的衝擊不一定就會比張本美和要小。
至於具體是個什麽水準,就要看一看她和張本美和在決賽裏的龍虎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