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德國多個媒體發表相關長文。《新蘇黎世報》指出,中國在經曆了飛速崛起之後,應該適應停滯甚至衰退這一發展過程;《法蘭克福匯報》則走訪了幾名與共和國年齡相仿的老人,聽他們撫今追昔。【德語媒體:中國信守了"富裕和強盛"的諾言】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October 1, 2024
英國拉夫堡大學的曆史學家、漢學家克萊因(Thoralf Klein)認為,中國信守了讓國家“富裕和強盛”的諾言,不過,它的發展模式已觸碰到限度。https://t.co/ePmz5RDHdL
《新蘇黎世報》發表客座長文,作者是任教於英國拉夫堡大學的曆史學家、漢學家克萊因(Thoralf Klein)。他認為,中國信守了讓國家“富裕和強盛”的諾言,不過,它的發展模式已觸碰到限度。
克萊因認為,在毛澤東時代,首要的就是革命,而革命卻給個人、社會和國家均帶來巨大損害。鄧小平領導下的改革時代,讓共產黨重新獲得了人民的支持。六四事件將中共領導推向執政危機,但改革開放的經濟政策得到繼續執行。九十年代,中國已發展成為一個消費社會,國民經濟繼續飛速發展:1992年時中國的經濟總量排世界第五,2008年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文章寫道,“尤其是自2012年習近平擔任黨和國家領導人以來,中國在經濟、軍事、技術和文化領域,以更為自信的姿態參與全球事務。這種自信也體現在習近平提出的‘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的理念中。”
在國際領域,“中國的私人企業開始在全球投資,尤其是在歐洲和美國。同時,中國模仿美國和其它國家的戰略,在世界各處建立軍事基地,但目前其規模還很有限。它與西方國家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關係,即夥伴與競爭並存的局麵。
由於經濟上與中國的緊密聯係,歐洲和美國很難采取激烈的對抗路線。即便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貿易戰,以及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支持俄羅斯,也未能改變這一現狀。”
文章總結認為,“自1978年以來,中國黨和國家領導層通過成功的經濟政策提高了民眾的生活水平,從而獲得了廣泛的支持。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中國的國際聲譽和影響力也得到了提升。
不過,這一模式似乎正在麵臨瓶頸,但也可能會產生某種‘常態化’。執政者和民眾必須適應一個現實:政府不可能確保永無止境的經濟成就,停滯甚至衰退也是發展過程種的一部分。這一適應過程是否成功,也會影響到中國能否繼續扮演其自我定位的全球角色。”
國慶之際 80歲的老人談其感受
《法蘭克福匯報》記者在中國國慶前夕走訪了幾名幾乎與共和國同齡的老人,其中一名生活在安徽蚌埠附近的村裏。這位現年82歲的吳姓農民同妻子一道,5年前搬到這個離玉米地不遠的平房裏。
“‘原先的房子,那片地被用來種植農作物了’,他們別無選擇,政府拆了舊房,‘按照中央的規定,我們的房子應該是建築土地,拆遷的賠償費應該更高,但實際上它被當作普通田地計算了’,吳姓農民說,他們自己要再加上約合9000歐元才搬進新家。現在,他們有兩室,一個廚房,有自來水,有電,臥室裏有空調。同50年代相比,變化很大。”
文章寫道,“在習近平領導下,中國的經濟明顯放緩。2008年西方金融危機後,作為反應,北京推出了一項大規模支出計劃,而這一計劃的影響也促成了今天的危機。
“如今,吳姓農民的家離蚌埠高鐵站不遠,一條四車道的柏油路穿過他的村莊,但最多行駛的是三輪車。他的妻子視力不好,卻沒有佩戴眼鏡。他自己失去的牙齒後,從未安裝過假牙。他們實際上沒有真正的醫療保險,每月隻有合計約30歐元的養老金,他們無力負擔以上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