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認為自己的統治牢不可破,而人民證明並非如此
文章來源: 紐約時報中文網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孟加拉國總理謝赫·哈西娜的生活以及她的政治生涯都深受早年創傷的影響,這種創傷既是個人的痛苦,也是國家的印記。
那是1975年,她的父親、富有魅力的孟加拉國開國領袖謝赫·穆吉布·拉赫曼和大部分家人在一場軍事政變中遇害。當時身在國外的哈西娜被迫流亡印度。
她後來回到孟加拉國,並成為了該國總理,這體現了孟加拉國對更美好、更民主未來的希望。她試圖控製動輒發動政變的軍隊,勇敢地對抗伊斯蘭好戰分子,並在這個貧窮國家推動經濟改革,作為一名世俗的穆斯林女性得到讚頌。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變了。她變得越來越專製,鎮壓異議,仿佛孟加拉國就理所應當由她來繼承。然後,在周一,多年的專製統治終於帶來了後果,將她趕下台,她的人生故事又回到了原點:她在一場聲勢浩大的抗議運動的強大壓力下辭職,並再次流亡國外。
她對起初本來和平的抗議運動發起了致命鎮壓,激怒了學生領導的抗議者,他們衝進她的官邸,將裏麵洗劫一空。他們毀壞她的肖像,拆毀她父親在城中各處的塑像,並襲擊了她所在政黨的官員的住所和辦公室。
就在哈西娜倉促下台的數月前,她連續第四次獲得了五年任期,並認為自己對權力的控製牢不可破。在她走後,孟加拉國再次陷入了她父親建國之初這個國家時常出現的混亂和暴力。
她的下台令抗議者立刻陷入一片歡騰,但他們需要麵對的還有更為令人擔憂的問題。
目前,這個擁有1.7億人口的國家似乎處於沒有領導人的狀態。造成至少300名抗議者死亡的執法機構已經名聲掃地。哈西娜的政黨與反對黨之間的敵意不太可能迅速消退,對她領導下多年來的殘酷鎮壓,許多人心中會產生報複的念頭。還有人擔心孟加拉社會的伊斯蘭極端主義可能會在政治真空中重現。
“我們終於擺脫了獨裁政權,”孟加拉國首都達卡的著名憲法律師、法律活動人士沙赫丁·馬利克說。“之前,我們有過軍事獨裁者。但這位文職獨裁者比以前的軍事獨裁者更為獨裁。”
馬利克說,上世紀90年代末剛開始擔任總理時,哈西娜曾令人耳目一新。孟加拉國的政壇充斥著政變、反政變和暗殺。哈西娜是民主黨人,她所在的政黨試圖以更負責任的態度行事。
但在2009年重新掌權後——經曆了選舉失敗、流亡和導致20多人死亡的行刺未遂——她似乎受到了黑暗本能的驅使。在她的反對者身上,她看到了給自己造成持久創傷的力量的延伸。
她開始了按照父親的願景塑造孟加拉國的使命,盡管在遭到暗殺前,他因想在這個國家實施一黨專製受到指責。哈西娜似乎將一切都置於這一使命的背景之下,用它的話語來闡述,仿佛這個國家一直停留在那段很久之前的日子裏。
在孟加拉國,她父親的形象隨處可見。她稱讚自己的支持者是孟加拉國從巴基斯坦獲得解放這一政治遺產的繼承者,對自己的反對者則進行妖魔化,指責他們背叛了那場久遠的戰爭。
“不可否認,她遭受的創傷是旁人幾乎無法想象的,她失去了整個家庭,”馬利克說。“我們一直認為,她的政治行為和活動都受到了個人創傷的影響。”
近年來,哈西娜的權力依賴於兩大支柱:一是無情鎮壓反對派,使其無法動員起來;二是確立一個無所不包的利益網絡,這個網絡以保護她為己任,進而換取自身利益。
在被問及她的策略時,她會回答說,政治反對派在過去對她更為惡劣,而且公眾對她的傳統對手也沒有多少同情。但顯而易見的是,對她權力的真正考驗是權力政治之外的民生問題。
去年大選之前,反對派展現出了在圍繞停滯不前的經濟重新組織自身力量的跡象。哈西娜作為國家經濟轉型設計師的形象早已不複存在,因為該國對服裝產業的過度依賴變得顯而易見,而且不平等現象越來越嚴重。食品價格飆升,外匯儲備減少到危險的程度。
然而,她的政府仍有足夠的資金維持運轉,有需要的時候,她就向中國和印度尋求外交和經濟支持。她利用自己對安全部隊的控製來打壓反對派的勢頭,讓對手陷入數十甚至數百起訴訟中,而審理這些案子的法官都曾受惠於她。
上月開始的學生抗議所針對的是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問題:政府工作崗位的優待配額製度。但這種憤怒是更廣泛的經濟壓力的表現。
麵對示威遊行,76歲的哈西娜采取了鎮壓手段,以往遇到的每一次發難,她都是這樣化解的。不過,這一次,這將導致她的下台。
起初,她對這些學生不以為然,稱他們的祖輩就是在她父親贏得的獨立戰爭中背叛了孟加拉國的那群人。這激怒了學生,於是她訴諸於鎮壓。
她派出其政黨下屬的一個作風凶狠的青年組織來攻擊曾經和平的抗議者。當衝突爆發時,她向街頭派遣了更多武力——警察、軍隊,甚至被指控實施酷刑和製造失蹤事件的反恐部隊——快速行動營。
7月下旬,街頭發生大屠殺,造成200多人死亡,其中大多數是學生和其他年輕人,她的處境變得岌岌可危。她加強了鎮壓——宣布宵禁,切斷互聯網,將1萬人關進監獄,並對數萬人發起檢控。抗議活動似乎被驅散了。
“如果這種情況永遠持續下去,最終人們當然會噤聲,”東方與非洲研究學院研究孟加拉國的學者內奧米·侯賽因在鎮壓力度加大時說。“如果你的朋友被槍殺,那你還能抗議多久?但你知道,這樣做也可能會付出高昂的代價,”以至於哈西娜會失去“所有支持”。
當宵禁和通訊封鎖放鬆後,人們很快發現,抗議活動並沒有被撲滅,而是擴大到就早些時候的流血事件追究責任。
周日,抗議者聚集在一起,人數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哈西娜再次以武力回應,近100人在抗議活動中喪生,這是抗議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天,她長期以來製造的恐懼威懾顯然已被打破。
周日,當抗議者呼籲周一在她的住所舉行遊行時,她的回應像是挑釁——她呼籲國家“用鐵腕鎮壓無政府主義者”。
周一淩晨,通往她在達卡住所的道路被重重封鎖,互聯網被關閉,公共交通停運。安全部隊試圖把大批人群擋在城門外。
但到了中午,事態變得很明顯,這些策略隻是為了給幕後發生的事情爭取時間。哈西娜已經辭職並準備離開該國,陸軍參謀長正與各政黨就組建臨時政府進行磋商。
模糊的手機視頻顯示,哈西娜在一個空軍基地從一輛黑色SUV中走出來,一架直升機在那裏等候。她啟程前往印度,預計將在那裏停留一段時間,然後前往另一個目的地,很有可能是倫敦。
陸軍參謀長瓦克·烏茲·紮曼將軍向全國發表講話,宣布結束她的統治。他承諾“為所有的謀殺和不法行為伸張正義”。
抗議者們陷入一片歡騰。他們湧上街頭,衝進她的住所,自拍留念、拿走紀念品。一名抗議者帶走了一株植物,一人帶走了幾隻雞,還有一人帶走了一個盤子。一名抗議者從總理府池塘裏撈走一條大魚。
但是,隨著夜幕降臨,人們的憤怒仍未平息。抗議者推倒了哈西娜父親的雕像,放火燒了以他的名字建立的博物館(位於他被暗殺時的住所),並襲擊了哈西娜的部長和黨內官員的住所。也有報道稱,作為少數群體的印度教徒的住宅和禮拜場所遭到襲擊,這讓人們擔心,她曾遏製的伊斯蘭主義分子可能會更加大膽。
“隻是讓謝赫·哈西娜逃走是不夠的,”學生抗議領袖之一納希德·伊斯蘭在她逃離後說。他在鎮壓行動中曾兩次被拘留並遭受酷刑。“我們會將她繩之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