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和日本星期一(7月8日)簽署了《相互準入協議》(RAA),允許兩國軍隊進入對方國家進行聯合軍事訓練。菲律賓曾在二戰期間遭受日本殘酷占領,如今麵對越來越強勢的中國,馬尼拉正與東京的關係正日益緊密。
菲律賓國防部長吉爾伯托·特奧多羅(Gilberto Teodoro)和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Yoko
Kamikawa)在菲律賓總統費迪南德·小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的見證下簽署了該協議。
《互惠準入協定》(RAA)能簡化軍隊互訪及武器彈藥運輸的程序,減輕聯合訓練的程序負擔,促進兩國軍隊的互相操作性,被視為“準同盟”的防衛合作。該協議將經兩國立法機構批準後生效。
這是日本在亞洲簽署的首個防務協定。日本去年已分別和英國與澳大利亞簽署RAA,並於11月開始與菲律賓就簽署RAA進行細節談判。菲律賓已與美國和澳大利亞簽署了類似的部隊互訪協議(VFA)。
曆經七個月的協商,日本駐菲律賓大使遠藤和上周透露,相關談判已“近乎完成”,並對此表示“期待”。他說:“一旦完成,RAA將促進兩國部隊互訪,進一步加強我們的安全合作。”
日本外務大臣上川陽子和防衛大臣木原稔(Minoru
Kihara)於7月7日至7月8日訪問馬尼拉,與菲律賓外長恩裏克·馬納洛(Enrique
Manalo)、國防部長吉爾伯特·特奧多羅(Gilberto
Teodoro)舉行外長和防長“2+2”會談,期間完成了這項關鍵協定的簽署。
除了RAA,外界預計兩國的2+2會議也聚焦有關《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支持》(OSA)的討論。
亞洲許多國家、包括菲律賓,在二戰時都曾遭日本侵略,這一曆史背景使得日本加強軍事力量可能成為敏感議題。不過,為了對抗北京在南中國海日益侵犯性的行動,菲律賓近年積極向外尋求安全合作,並與日本穩步深化防務合作關係。
資料圖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首相官邸迎接菲律賓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2023年12月17日)
日本去年4月推出《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強化支持》(OSA),對理念相近的國家無償提供武器裝備。去年11月,日本宣布首次將此政策適用於菲律賓,將提供監視雷達,強化菲律賓海岸監管能力。
2023年11月,菲律賓海岸警衛隊通過日本提供的資金追加接受五艘全長97米的大型巡邏船(MRRV),加上已交付的12艘船,日本馳援菲律賓海岸警衛隊的船隻總數達到17艘。
2023年12月,馬尼拉向日本采購的首座空中監視雷達係統啟用,提高了馬尼拉監視南中國海爭議海域及區域內海空活動的能力。另外的監視雷達係統預計在未來兩年安裝。
日本和菲律賓都是美國的條約盟友。三國領導人今年4月在白宮召開史無前例的美日菲領導人峰會,強化了三方之間的經濟和安全關係,以應對來自越來越咄咄逼人的中國的挑戰。
6月17日,在南中國海有爭議的第二托馬斯淺灘(菲律賓稱阿雲金淺灘;中國稱仁愛礁),中國海警人員手持刀具、長矛和斧頭,多次撞擊並摧毀兩艘菲律賓海軍補給船,造成數名菲律賓船員受傷。
這是迄今為止菲律賓與中國最嚴重的海上衝突,菲律賓強烈抗議並要求賠償,日本和美國呼籲北京遵守國際法,華盛頓重申其對菲律賓的防衛承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