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到了重要關頭,法國人民拒絕讓極右翼掌權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左翼支持者慶祝反轉式的勝利。

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二輪投票中,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N)遭到打擊,被左翼政黨和中間派擠到第三位,目前沒有任何政黨獲得多數席位,法國正麵臨政治僵局。

法國人再次表明:他們不希望極右翼掌權。

法國極右翼在歐洲議會選舉中大獲全勝,也在法國議會選舉的第一輪投票中大勝。

但到了重要關頭,法國選民就和總統大選時一樣,又從邊緣退了回來。

一周前,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RN)在第一輪投票後預料可在議會贏得300席位,但第二輪投票的結果出人意料,他們可能隻有150個席位。

根據法國選舉製度,組成下議院也就是國民議會的577名國會議員由兩輪製選舉產生。獲得絕對多數有效選票且得票總數超過登記選民25%的候選人將在第一輪選舉中當選。如果沒有候選人達到此標準,則將由所有得投票數達到登記選民數12.5%的候選人之間舉行決選,在第二輪投票中獲得最多票數的候選人當選。

第二輪投票過後,國民聯盟會辯解說,這隻是因為其它黨派聯合起來玩弄選舉製度,而這種說法不無道理。

他們指出,左翼不同黨派忽然拋開分歧,組成了一個新的反國民聯盟的統一陣線;同時,馬克龍的中間派和左翼也暫時放下了分歧。

這些政客橫跨左右光譜,從中右翼的愛德華·菲利普(Edouard Philippe)到托洛斯基左翼的菲利普·普圖(Philippe Poutou),他們團結起來的唯一基礎是反對國民聯盟,沒有其它原因。這種不一致預示著未來的不妙。

盡管如此,事實仍然擺在眼前,就是大多數法國人都不希望出現極右派掌權的局麵——要麽是因為他們反對極右派思想,要麽是因為擔心極右派上台後會引發動亂。

那麽,如果國民聯盟主席喬丹·巴爾德拉(Jordan Bardella)不會成為法國下一任總理,誰會成為呢?

這是一個巨大的未知數。與以往法國議會選舉後的慣例不同,我們可能要等數周才有答案。

因為過去幾個禮拜發生的事情,改變了法國政治製度的本質。

正如戴高樂以來曆次大選的資深評論人士阿蘭·杜哈梅爾(Alain Duhamel)所說: “今天,不再有任何主導政黨。自馬克龍7年前上台以來,我們一直處於政治力量的解構期。”

“也許現在我們正在開始一個重構期。”

他的意思是,現在有多種政治力量:三大集團(左翼、極右翼和中間派),加上中右翼,而在這些集團內部還有相互競爭的黨派。

目前沒有一個政黨占據議會的大多數,因此無可避免要進行長時間的討價還價,以形成一個從中右翼到左翼的新聯盟。

極右翼黨派“國民聯盟”領袖瑪麗娜·勒龐(Marine Le Pen)說勝利隻是有所延遲。

鑒於不同潛在黨派迄今所表達的相互厭惡,這個聯盟將如何組成,還遠未明朗。

但可以打賭,在過去幾周的緊張局勢之後,馬克龍總統現在將呼籲進入一段“和解期”(apaisement)。

恰好這段時間將持續到巴黎奧運和暑假,讓法國人恢複元氣。

與此同時,馬克龍將指定領導會談的人,與不同黨派進行接觸。那會是左翼人士嗎?中間派人士嗎?還是政治圈外人?我們不得而知。

但似乎可以肯定的是,法國政治即將進入一個更加由議會主導的體製。

權力將從馬克龍總統手中流向新政府的領袖。

在左翼勢力強大之下,即使馬克龍能讓中間派人士擔任總理,該人士也將在議會支持的基礎上行使權力。

而2027年無望再次參選的馬克龍,其地位將大打折扣。

那麽,他在這場政治豪賭中輸了嗎?是否後悔倉促召集議會選舉?他是否準備退出政治圈?

馬克龍肯定不會這麽認為。他會說,他之所以召集選舉,是因為形勢已經難以為繼;他重新分配了政治力量,給予備受支持的國民聯盟更公平的議會席位比例;而他賭法國人永遠不會讓極右翼掌權,這是正確的。

與此同時,他沒有完全消失。馬克龍的權力也許正在減弱,但他仍在愛麗舍宮,與他的團隊磋商並督促著各方政客,他仍是政治議程的主人。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