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尖計劃15年,清華"姚班"的天才們去了哪兒?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2009年,為了回應“錢學森之問”——為什麽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教育部聯合中組部、財政部啟動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

它的目標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優勢基礎學科建設一批國家青年英才培養基地,改革拔尖人才教育的訓練和培養模式,培養世界級的科學家。

今年是“拔尖計劃”實施15周年。從1978年中國科技大學創建第一個“少年班”,到2020年“強基計劃”的提出,我國探索改革高校學術英才培養已有46年。近兩個月來,武漢大學“雷軍班”、清華“巔班”和複旦“相輝學堂”等招生計劃陸續引起熱議,也讓人們開始關注各個高校的“創新班”“尖子班”。

在“拔尖計劃”提出的同年,清華大學啟動“學堂人才培養計劃”。它的核心理念是,將“學堂班”的學生定位為“領跑者”,讓優秀的學生領跑,讓所有的學生優秀。

當創新人才成為培養目標,麵對更多拔尖的同學、更高難度的課程和更早開始的科研訓練,這些進入“拔尖計劃”的學生們,並非每個人都能找到方向保持領先。有學生成為“領跑者”,逐漸確立自己真正感興趣的研究方向深入探索;有人慢慢地落在後麵,成了默默無聞的普通優秀學生;也有人選擇了退出。

在過去的十幾年裏,這些班級的選拔和培養模式也在“摸著石頭過河”中反複迭代。如何識別並選拔到最適合的具有創新潛質的人才,在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的的同時,關照每一個具體的人的需求,讓所有學生發揮最大潛能,成了回答“錢學森之問”繞不開的問題。

“拔尖”

“為什麽選'姚班'?因為'姚班'最難進。很多人都會選分最高的專業,不然覺得白考了那麽高分。大部分人其實不知道自己應該選什麽。”在進入清華前,劉皓從來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學計算機。

劉皓曾經的夢想是做一名天體物理學家。中學起,劉皓開始參加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他形容自己就像真正的奧林匹克運動員一樣訓練,每天至少花4個小時刷題,在假期裏翻一番。

後來,劉皓成為省裏曆屆比賽第一個取得一等獎的高一學生,並在高三取得金牌,保送清華大學。劉皓谘詢當時還不招收本科生的清華天文係老師,對方告訴他如果想當天文學家,不僅物理基礎重要,計算機基礎也同樣重要。在老師的建議下,他選擇簽約進入“姚班”。

在計算機係甚至整個清華,都流傳著“姚班”的神話。2004年,圖靈獎首位華人獲得者姚期智辭去在美國普林斯頓的終身教職,回國到清華大學任教。他想創立一個世界上最出色的本科班之一,縮短中國計算機領域和世界領先水平的差距。第二年,“姚班”正式成立,並被率先納入清華“學堂計劃”,全稱為“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旨在培養領跑國際拔尖創新計算機科學人才。

“姚班”的神話吸引著一批最優秀的學生慕名而來。許楠在初中參加信息學競賽時就聽說過,“姚班”的錄取名單上幾乎全是保送進去的數學和物理奧林匹克競賽國家集訓隊選手,還有少數的各省高考狀元。他抱著“見見世麵”的心態報考了“姚班”的二次招生。

那次,許楠參加了一場兩個半小時的數學物理聯考。當接到被“姚班”錄取的通知時,許楠的第一反應是“冒充的詐騙電話”。後來他得知,與他同屆的90多名學生中,隻有少數學生通過二次招生進入。

在成為省高考狀元的那一年,張涵選擇進入清華另一個拔尖人才的聚集地——“錢學森力學班”。那裏同樣匯聚了眾多競賽得獎者和高考狀元,少數學生通過二次招生進入,每年隻錄取30人左右。

“錢班”還是“拔尖計劃”唯一定位於工科基礎的試驗班,由鄭泉水院士擔任首席教授。2007年,鄭泉水向清華大學校領導提出,結合清華的力學和工科優勢,創辦一個“人才培養試驗田”,並獲得了當時在病榻上的錢學森院士的許可,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個班級。

張涵選擇“錢班”的理由是,“它不限製你的發展方向”:這裏以工科為基礎,但沒有明確的專業方向,針對學生進行多學科前沿交叉創新培養。

“以科研為導向”也是“拔尖計劃”班級的最大特色之一。剛剛進入“錢班”時,張涵發現,“如果不提前預習,連跟上老師的節奏都有些吃力”。但這些課程也的確與眾不同:“老師不是在教你解題方法,而是背後的本質和理論來源”,張涵說。

同樣,當優中選優的“尖子生”進入“姚班”後,也麵對的是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標而準備的前沿課程。首席教授姚期智帶領團隊為學生製定了“深耕精耕”的培養方案,融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的計算機教育先進方法,核心專業課程采取全英文授課。

在劉皓看來,培養科學家是“姚班”的最終目標,這裏強調培養學生做研究的能力。曾擔任過普通物理和量子信息方向課程助教的一名博士生認為,“姚班”的本科生專業課程比研究生課程更為深入,目的是使學生了解這個領域的前沿,並能夠流暢地閱讀這些文獻。老師會向學生展示最近一兩年才發現的新現象,和至今未被解決的難題,激發學生思考。

許楠幾乎不缺勤任何一節課,“如果我不去聽課,我就真聽不懂了”。他認為,這些入門課程一點都不“基礎”,“姚班”的專業課進程飛快,一個學期裏教授的內容遠超計算機係的課程內容。

大池塘裏的小魚

盡管劉皓是通過保送進入“姚班”的大多數,但他發現自己對計算機學科幾乎沒有任何概念,有時甚至聽不懂同學的談話。遠離了天文學家這個目標的指引,劉皓第一次感到如此迷茫。

然而,劉皓並沒有在十字路口停留太久,嚐試科研成為了他走出迷茫的一條路。“姚班”一直以來都有著鼓勵學生走向科研的土壤。他開始聯係教授,進課題組做科研。

劉皓曾在上課時獲得研究靈感,密碼學基礎課的老師鼓勵他們用機器學習破解一個密碼學的難題。起初,劉皓隻是把它當作一個課程作業進行嚐試,後來越做越感興趣,科研成為“主業”,上課變成“副業”,最後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成功解決了一部分問題。

在同樣強調研究學習的“錢班”,張涵也很快找到方向。參加冬令營時,她記得在實驗室用一把激光槍打到石頭上,再采集受到灼燒的材料,分析它的元素和含量。這讓她覺得科研很“酷”,是“動手創造的過程”,還能夠發揮很多實際價值。

張涵走上科研道路,對她來說更像是水到渠成。從大一到大四的每一步,以科研為導向培養人才的“錢班”都有具體的課程訓練,讓學生們在研究中學習。從最初在大項目中“打工”,到自主提出研究問題,張涵逐漸積累科研素養,也意識到,自己真正喜歡做實驗。

然而,相比於這些早早就能快速適應、明確學術方向並找到研究興趣的學生而言,並非每個人都能在同樣的培養模式下被激發出內生動力並甘之如飴。在“錢班”,李嫣做科研更像是“早開始晚開始都得開始”的隨波逐流。她在大一進入課題組做理論推導和仿真實驗。但真正開始後,她發現自己不僅不會做仿真實驗,就連相關文獻也很難讀懂,需要“現學”理論。

當一群拔尖人才聚集到一起,差距也隨之顯現。作為少數通過二次招生進入“錢班”的李嫣,在隻有30個人左右的小班課堂上,依然覺得“能被看到的永遠是在前麵的少數,後麵的大多數是看不到的”。

李嫣時常感到挫敗。平時聽完專業課後,她還要自學,有時從早到晚隻能做完一個作業,周末時間也幾乎全部用來學習。盡管如此,努力了一學年,李嫣的大一平均績點是3.5左右,而“錢班”幾乎有一半的學生績點接近3.8。大一過去,她越發覺得自己既沒有卓越的專業能力,也談不上有學術理想。

“大魚小池塘理論”認為,一條魚是否認為自己是大魚,取決於池塘中其他魚的大小,作為參照的同伴團隊越強,個人的學術自我概念就越低。

在許楠眼裏,“姚班”存在“真正的天才”。在讀大一的許楠對科研還沒有什麽概念,而一個同學在大一下學期,就已經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頂級會議上發表論文。

曾是某省高考狀元的“姚班”同學告訴劉皓,自己在大一時“整個人都要崩潰”:他在過去的12年裏都堅信,“隻要努力就可以有回報”。進入“姚班”後,同學仍然保持刻苦的學習狀態,“上課講一小時,回去複習三個小時”。但他發現,有人隻在考前複習一周、成績卻比他還要高。劉皓認為,這種打擊讓同學的“整個價值觀都顛倒了”。

選出最合適的學生

“錢班”首席教授鄭泉水曾提過,早在“錢班”成立之前,他被一個學生的話觸動,“我們班裏隻有我一個人有興趣做學術。”學生的反饋,讓他開始反思本科教育的課程內容和體係,以及如何選拔並培養真正具有創新潛質的人才。

實際上,在過去的十幾年裏,“錢班”培養方案在師生共建下經曆了幾輪迭代。他們建立了導師製,實行小班教學,構建了幾十名著名專家教授講授的講座課程,讓學生出國研修,更關鍵的,是對課程大刀闊斧地改革,隻留下了高強度、高挑戰度的知識學習和實踐研究課程,教授最核心的關鍵概念和科學技術方法論。張涵慢慢體會到,這是為了讓學生們在日後的研究學習前能“紮好根”,“可以建立對學科的認知”。

最後,“錢班”確立了進階式研究學習係統,目的就是讓學生能通過研究學習,找到自己的興趣,對問題鑽研,自己能夠飛出來。

張涵也曾參與“錢班”的課程優化。她上過一節理論神經科學方麵的研究生課程,本來不被納入“錢班”的“通識課程”。在張涵給老師介紹這門課的內容和難度後,這節課被補充進培養方案。

張涵認為,這種設計既能保證數理基礎,又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環境,自由探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在做大三的科研項目時,與張涵同屆的“錢班”學生選擇了生物醫學、天體物理、算法等多個方向進行交叉研究,指導教師也來自航天航空學院、物理係、生命科學學院等多個院係。

張涵也漸漸在生物領域找到自己的方向。在學長的幫助下,張涵在大四進入麻省理工學院的課題組實習,研究微生物生態的動力學,親身體會到世界最前沿的研究在自己身邊發生。

然而,精心設計的課程和培養模式,也無法保證每個進入的學生都能保持“領跑”。教育學者仁祖利將拔尖型人才的天賦區分為兩種:校舍天賦和創造型天賦,前者也被稱為應試天賦,他認為擁有這兩種天賦的學生需要不同的課程教學。但現實是這兩類天賦學生都在同一個班級,接受同一套培養機製,在同樣的考核標準下被評價。

拔尖人才的優秀,並不一定意味著創新素養的突出,識別並選拔出具有創新潛質的人才,可能是更為關鍵的挑戰。在多年的探索中,“錢班”也在選拔方式上,有過多種嚐試。他們曾在高考前,從全國上千名高三和少數高二學生中選拔出幾十人舉辦錢學森創新挑戰營,從內生動力、開放性、堅毅力、智慧、領導力五個維度對他們進行測評,再結合高考成績錄取部分學生。

拔尖創新人才究竟該如何選拔、培養,在探索路上的也不僅僅是這些先行的班級。2018年,《教育部等六部門關於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的意見》發布,“拔尖計劃”升級為“拔尖計劃2.0”,學科領域得到拓展,包括文科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培養也受到了重視。

2020年,教育部啟動“強基計劃”,提出以“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為試點,選拔有誌於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拔尖學生進行專門培養,為國家重大戰略領域輸送人才,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學校校測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結果等進行綜合評價招生錄取,在入學之初就明確了本碩博貫通的人才培養模式。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王新鳳和團隊對我國高校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和培養進行長期研究。他們發現,近些年高考命題已經在積極探索適應創新人才選拔的命題改革,注重考察學生的創造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高校在自主選拔環節,也會重視選拔有誌從事科學研究且有創新潛質的人才。

王新鳳告訴記者,近幾年“強基計劃”最重要的調整是,從開始的36所高校增加到39所高校,除此之外,2024年,部分學校在招生中明確數學或是學校指定科目成績達到一定分數,可直接破格入圍或放寬入圍倍數或滿足第一誌願入圍等相關政策,為某個學科領域優異的學生提供入圍的機會。

但王新鳳和團隊在對各個高校拔尖計劃的調研中也發現,有的學生進入拔尖計劃的班級之前,對這種人才培養的模式其實並不了解,進入學習階段後才發現與自身需求不匹配,而很多學生也希望“信息更透明,在宣傳時可以講得更詳細更清楚,更對學生負責,更多地考慮學生,給學生以選擇的機會。”

“要麽上書架,要麽上貨架”

大二上學期,李嫣轉出了“錢班”。當她離開後,在上全校的公開選修課或其他專業的課程時,她發現,位置似乎開始顛倒,自己也能發揮參加數學競賽的優勢,“就好像我隻要離開了‘錢班’,學這些東西對我來說就沒那麽困難了。”

李嫣曾設想過,如果自己沒有轉出“錢班”,可能也會“順水推舟”地走上從事科研的道路。而她明確知道的是,“我不屬於前麵一小撮顛覆性的創新人才,我不適合做科研,也不想做。就算做了也不會成為出類拔萃的人,隻會成為很一般的科研工作者,給基礎學科研究做出有限的貢獻”。

如今,回望四年前自己做出的決定,李嫣並不後悔。在她看來,最重要的是做出選擇,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而非隨波逐流。

王新鳳告訴記者,無論是“拔尖計劃”,還是“強基計劃”,都在探索實施動態進出的評價機製,讓難以適應這種培養模式的學生退出回到普通班級,同時也讓普通班級的學生能夠有機會進入相關的實驗班級。她覺得,這種動態進出機製是保障優質資源使用效率、拔尖人才培養質量的方式,也是探索因材施教的人才培養方案。

站在本科畢業的十字路口,劉皓與“姚班”的同學們和同齡人一樣“焦慮”。他考慮的問題也越來越現實,“博士畢業後是留在學術界還是去工業界?放棄高薪工作當教授能真正地推動科技發展嗎?會不會既沒有實現生活幸福,也沒有實現理想?”

同學們談論最多的也是如何申請到國外更好的博士項目。劉皓看來,大多數人選擇讀博是因為它保留了最多的可能性,可以留在學界做科研,也可以去工業界做量化投資等高薪工作。劉皓理解不同人做出的選擇,“大家都是普通人”。

在收到國外名校博士項目的錄取通知後,劉皓選擇利用大四留校的空閑時間,在天文係做交叉學科研究,這讓他感覺自己回到了對宇宙充滿好奇的年少時光。

劉皓目前正在做的一項計算機與天文學的交叉學科研究,通過訓練人工神經網絡尋找一種名為“微引力透鏡”的天文現象。

在互聯網上,頻頻能看到人們對於“姚班”畢業生最終去向的發問。自 2005 年創立至今,“姚班”的大多數學生在畢業後都仍然活躍在全球計算機科學的舞台。他們中有人執教於國內外一流名校,有的創立人工智能領域的獨角獸公司。回望其培養“國際拔尖創新計算機科學人才”的目標,“姚班”的這一場試驗之旅,在臨近創辦20年的今天,也有了積極的回響。

前不久,王新鳳和團隊對“拔尖計劃2.0”“強基計劃”以及高校自設的一些拔尖學生培養計劃的學生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在1919份有效問卷的數據分析中,他們發現這些拔尖學生普遍對自己的創造力持有積極的態度。在創造力自我效能感、批判性思維、成就動機、專業認同等維度方麵,拔尖計劃2.0的學生都優於其他學生,但她也認為,“拔尖計劃”的實施成效,還需要更長的時間檢驗。

而當下,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以外,也出現了更多元化的拔尖學生培養目標。4月,武漢大學宣布在計算機學院新設“雷軍班”,培養“具備計算機全棧工程能力與企業家創新創業品質的領軍人才”,計劃招收30名學生,本博貫通年限6至8年。

如果將視野投向更廣處,在王新鳳看來,在當前高考體係下,在選拔拔尖創新人才方麵最需要做的,是加強大學、中學銜接,這種銜接不僅僅是人才的選拔、提前“掐尖兒”,更重要的是人才培養理念、課程、師資隊伍、實驗室等多方麵的銜接,資源共享,形成人才選拔培養的合力。

“錢班”模式在走出去的同時,也在做著這方麵的探索。2020年,深圳市政府以“錢班”培養模式為母版,支持首席教授鄭泉水及其團隊創辦深圳零一學院,並於2021年7月開辦首屆暑期班,每年選拔最具創新潛質的200到300名高中畢業生,在他們進入各個高校後進行跟蹤聯合培養,並逐年進行淘汰-補充。學院不僅與多所著名高校和企業合作,還下設零一學校,向中小學延伸,試圖打通創新人才培養全鏈條。

張涵曾在2022年擔任“零一學院”暑期班的助教。當時,學院開設了十個不同的研究方向,邀請院士級別的教授上課,指導學生完成科研項目。已經本科畢業的張涵驚異於那些高中生和低年級本科生的科研熱情和潛力,“他們不像博士生學了很多年後,想法可能被束縛住,他們有大膽的想法,而且敢想敢做”。

張涵一直記得,老師經常用一句話鼓勵他們,“希望你們做出來的成果要麽上書架,要麽上貨架”,關鍵是要對世界的改變造成影響。

sf3649 發表評論於
樓下別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衡水中學的學生是憑自己能力考進大學的,不是推薦也不是靠北京上海的考區優勢。靠死記硬背是不能進清華的
矽穀工匠 發表評論於
這個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騙局,就是把衡水中學搬進了清華。本科生什麽也不怕?這些班裏學生和他們老師一樣,都是什麽也不知道的孤芳自賞。
bsmile 發表評論於
天才班需要天才的老師和考核方式/試題,老師水平不行,天才也上不去的
一劍霜寒 發表評論於
同意人才不是這樣培養的。中國認真做事的的科學家工程師不少,幾十年來成就非凡。否則,美國就不打壓了!惡意貶低不可取!
不好吃懶做 發表評論於
天才/人才不是這樣就可以培養出來的,這些班沒太大用,'拔苗助長',中國的文化氛圍就很難出人才,所以幾千年也沒有真正的科學家,頂多有些好的工匠/技術人員。現在'定於一尊'就更不可能出人才了,還是老老實實做'世界工廠'/打工人吧!
Maui2021 發表評論於
大部分畢業了都在美國。不需要問。
Armweak 發表評論於
土共國缸民自古以來隻會做八股文,以致到了現代,還認為教育,就是教學生如何做八股式的文章,越早越好。本質上說,當今土共國很少人真正懂教育,懂科學。被教育出來的“人才”,創造那種從無到有的新理論新思想的創造力不足,但對於現成的理論和技術,會模仿,領會得快。

從1978年第一屆科大少年班開始至今,46年過去了,這中間全國各種各樣的神童班天才班,如雨後春筍。那些被教育出來的人才遍布中國美國和世界各國。就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主流移民國家而言,來自中國各種天才班並在這些國家當大學教授做科研工作的人,應該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在美國的絕大多數研究型大學尤其是top school裏,在物理化學醫學生物等領域做教授的中國人,平均比例不會低於20~30%吧。因此,在過去的46年尤其是最近的十年二十年內,來自改革開放後的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華裔美國人,按比例,應該也有20~30%。可是,在過去的46年裏,沒有一個具有這樣背景的諾貝爾獎獲得者!這僅僅是一種偶然?

這是統計規律,應該說,它能說明一些問題。它反映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土共國那種教人做“八股文”式、培養精英大使大腕(相當於政治上的英明領袖和獨裁者)的教育體係有嚴重的缺失。土共國有人意識到這種問題?沒有!在那裏,從習三濫到各路精英再到蟻民老百姓,人人還是在不亦樂乎搬弄醬缸精英文化中的垃圾。道理很容易理解,因為那裏自古以來的文化就是走上層路線,人人想做“上等人”。有話語權的各路精英們,都想維護自己的精英地位。精英文化,說穿了,和封建王朝高高在上的獨裁文化一脈相承。
北美小鎮 發表評論於
哈哈哈,“錢學森力學班”!清華這幫人為了惡心錢偉長,真是臉都不要了!這個班連名字都用來搞派係鬥爭的,這種環境還想出人才?
小二哥李白 發表評論於
自由是學術的空氣,沒有自由,再好的苗子將來也要移民來美國的。
biophysics 發表評論於
天才班就是對天才的摧殘,除了滿足一下學校和家長的虛榮心,有百害而無一利。
usa_fan2 發表評論於
無論錢班還是姚班,最後都成了草台班
吃貨2001 發表評論於
依然還是舉國體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思路,這些班隻是集中了聰明孩子,大多就是個高級白領。看看那些成名的學術大家,都是怎麽成才的就知道這樣的教育有多可笑。
矽穀工匠 發表評論於
創新不是靈感突發,而是靈感遇上了問題。在姚班鄭班,都不提問題,隻是空談”聰明“。
矽穀工匠 發表評論於
鄭泉水我很認識。這些所謂”創新“的老師比如姚,都是象牙塔裏麵養尊處優幾十年的學術書呆子而已。他們把這麽多清華學生拿去騙,我也是服了。這些老師是半點世界是怎麽轉的都不懂得人。
咲媱 發表評論於
淺水鯉魚終有難,百載繁華一夢消
常態 發表評論於
為你解惑:
因為帝國主義企圖扼殺天朝人才,故意不發諾獎給襠國天才。
你看看,林主席鼓吹的天才就不得獎。當今聖上也被帝國主義千般封鎖。發明創造漿沒得到,文章全宇宙出版最多,但連文學獎都摸不著。

競選 發表評論於 2024-06-24 01:43:49
2009年,為了回應“錢學森之問”——為什麽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viBravo5 發表評論於
用雙語(漢語,英語)才是中國科學技術創新的出路.

象形文字語言環境是培養不出世界級科學大師。

隻有文藝複興熏陶過的語音語言環境才能培養出世界級科學大師。

過往100多年的曆史再三表明,

隻有經曆過雙語環境的中國人, 才會成為中國的世界級科學大師。
弟兄姐妹 發表評論於
百家5毛,中國專利第一,你用的現代科技產品什麽是中國發明的?
京西觀察使 發表評論於
在習思想的指導下,任何尖子都會變成沙茶
viBravo5 發表評論於
象形文字語言環境培養不出世界級科學大師。

隻有經曆過文藝複興熏陶的語音環境才能培養出世界級科學大師。

過往100多年的曆史再三表明,隻有經曆過雙語環境的中國人才會可能成為中國的世界級科學大師。
爭爭日上 發表評論於
其實錢學森自己知道答案而故意提問。答案就是體製
百家爭鳴2012 發表評論於
任何創造都是靈感的突然噴發,也是在不斷實踐和思考最終的結果。因此創造既和個人的創造能力有關更和自己從事的工作很有關係,兩者缺一不可。

現在中國工業雄踞世界第一,因此每年的發明創造都是世界第一。中國現在的專利保有量是400多萬,是世界唯一一個突破此數量的國家。就算去年的國際專利申請,中國也是世界第一。

現在中國的論文數量也是世界第一。

任何科學創造發展的土壤來自中國高端科技工業發展的需求。
已經4段 發表評論於
隻有共匪在, 黨領導一切, 所有的天才都出不來。錢學森是真傻, 還是別有用心? 習是想回到毛時代, 可惜14億人除了紅衛兵一代, 沒人聽他的
令胡衝 發表評論於


錢學森問了一個好問題。但中國的解決方案很愚蠢:少年班計劃是人家最蠢的解法之一。


原因何在。因為人們不理解錢學森的問題,錢學森自己也不知道他的問題的巨大深度。他的問題其實是:我們為什麽總中不了大獎?

中國給出的方案是:我們從小就培養一些會做概率題分析獎票規律的孩子。他們就更有可能中大獎?Really?


美國給出的方案:我們美國政府隻管經營彩,不負責篩選培養中彩人。我們開放社會,開放文化,開放經營,鼓勵世界人民來買我的彩票。誰中了我都高興,都是我的錢。我最多再送他一張綠卡,一張護照,鼓勵他在我美元市場上花錢。裏外通吃。


See the difference? 境界差了多少?




XM25 發表評論於
計劃經濟,計劃生育,計劃天才培養。。。自稱唯物主義者的共產黨一天到晚在做脫離實際的白日夢。
FollowNature 發表評論於
國家隻要加強基礎學科的培養,總有一天能看到人才輩出的一天。中國登月航天的工作人員據說平均年齡隻有三十歲左右。
vincentsjtu 發表評論於
紮堆ai領域
桃木釘 發表評論於
姚班的天才們?有多天才呢,說得好像是盧卡遜數學教授一般。
size0 發表評論於
楊振寧、李政道、錢學森們應該都不是新中國成立的那些天才班培養出來的吧。天才絕對不是刷題,上補習班什麽的培養出來的,是偶然生出來的。而中國目前的教育模式與其說培養天才,更不如說扼殺天才,因為整個國家和社會隻有一種聲音,定義了一條成功的道路,好無個人獨立自由存在的空間。天才肯定跟大多數人不同,而國內環境不允許不同,不一致。
競選 發表評論於
2009年,為了回應“錢學森之問”——為什麽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
----------
換一個問法:楊振寧、李政道、錢學森都是同時代留學美國的物理學家,為什麽留在美國的楊、李可以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而從美國回到新中國的錢學森,就隻會寫如下“畝產4萬斤、160萬斤”的馬屁文章:

今後,通過農民的創造和農業科學工作者的努力,將會大大突破今天的豐產成績。因為,農業生產的最終極限決定於每年單位麵積上的太陽光能,如果把這個光能換算農產品,要比現在的豐產量高出很多。現在我們來算一算:把每年射到一畝地上的太陽光能的30%作為植物以利用的部分,而植物利用這些太陽光能把空氣裏的二氧化碳和水分製造成自己的養料,供給自己發育、生長結實,再把其中的1/5算是可吃的糧食,那麽稻麥每年的畝產量就不僅僅是現在的2000多斤或3000多斤,而是2000斤的20多倍!

這並不是空談。舉一個例:今年河南有些特別豐產試驗田要在一畝地裏收160萬斤蔬菜。雖說蔬菜不是糧食,但到底是畝產160萬斤!

所以,隻要我們有必需的水利、肥料等等條件,加上人們的不斷創造,產、量的不斷提高是沒有問題的。今天條件不具備,明天就會創造出來,今天還沒有,明天一定會有!

來源:

163.c om/news/article/4SQ5HP7800011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