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洪水上熱搜的時候,“正在退水”也上熱搜了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上午10點左右,央視新聞發布了約1個小時後的“桂林洪水”登上微博熱搜榜第一位。

這個內容可以從該話題的閱讀量曲線圖裏看出來。



而再過了一個小時之後,“漓江桂林市區段正緩慢退水”的熱搜也上榜了,排在第十位。



從熱度曲線圖上能看到,該熱搜的“高光時刻”為上午11點。



從熱度出現,到熱度消散,可以說是曇花一現。很多人甚至隻知道前兩天的梅州水災,根本沒聽說桂林也遇到洪水了。

事實上,桂林此次遇到的澇災相當大,是1998年以來最大洪水。

在6月19日晚上7點,桂林站水位便已經上升到148.55米,超過1998年漓江特大洪水148.4米,超警2.55米。



並在20日淩晨0時55分,漓江桂林水文站出現148.88米的洪峰水位,超出警戒水位2.88米。



而這麽嚴重的災情,昨天一整天都沒有出現什麽熱度。我一個閑來就喜歡看看新聞的人,都壓根不知道桂林洪水,那比我更後知後覺的人,不會是少數。

昨晚7點出現刷記錄的最高水位,顯然,7點之前水災就已經相當嚴重了,可那個過程卻變得似乎沒什麽人願意關注。



我之前認為這是“媒體不報道”和“網友拍攝的圖片與視頻無法發布”所導致的問題,但現在看來,那麽去想過於簡單了。因為如果你用關鍵字去搜索,那麽便會發現,昨天在網上就已經有很多當地網友所發布的水災的視頻與照片,隻是我們不專門去搜索的話,是看不到的而已。





這些照片裏,完全可以看出水災的嚴重程度,並且這些照片、甚至更多的圖片以及文字描述,昨天都已經可以在互聯網上搜索到了。問題是,你必須去搜索,或者等待自己所關注的一些大v們接到投稿後轉發才能看到。

但不知道桂林洪水的人,怎麽可能莫名其妙去搜這個關鍵字?為什麽平台不直接推薦這些時效性的災情給網友,讓他們提供熱度呢?讓人們知道有地方遇到災情了。

這是平台算法的謹慎,他們所推薦的內容,越來越多趨向於一些垃圾性的東西。

以往,本地媒體不發布本地的相關消息,外地媒體在收到本地網友的投稿之後,可能會發布相關內容。隻是現在這類情形也在減少,畢竟窗子糊起來之後,門也該加入考慮的序列之中。況且呂台長說了:我們從來不做跨省的輿論監督,我們從來不看別人的笑話,我們從來不轉播灰色地帶的東西……

外地媒體也開始變化,他們更願意去等一個帶頭的發布了相關內容,再去轉發,或通過自己後台收到的資料整理發布。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今天央視新聞發布桂林洪水後,很多社會媒體也在紛紛轉發,而像我們這種普通人,也得益於此看到了大量新聞,然後驚歎:呀,原來昨天桂林的洪水這麽嚴重……

不必擔憂,因為那是昨天。在“桂林洪水”上熱搜一個多小時之後,“緩慢退水”的消息也同樣上熱搜了,想必用不了多久,我們又可以看到“山水甲天下”美好。

一方水土一瘋人 發表評論於
切,我們五毛都在關注美帝爆水管,哪有心情理你?國內人民都好好的,屁民遭災,那是命